当前养殖大环境疾病呈现多发性、复杂性,再加上规划化、集约化养殖程度不断加深,加剧了畜禽疫病流行性、爆发性的风险,防控疫情已是养殖场生产中的首要任务。而养殖场的日常消毒工作是防控疫病的重要举措,但是很多养殖户还不能合理运用消毒剂,养殖场消毒效果自然也就不好,本文就养殖场消毒问题,探讨下如何科学规划的使用消毒剂?

一、养殖场常用的消毒剂分类

酚类消毒剂主要有酚、来苏尔、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气味,杀菌能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并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除来苏尔外,其它还少在养殖场使用。

猪场消毒剂如何区别好坏(认识消毒剂是猪场管理人员必修的一堂课)(1)

酸类,对细菌和芽孢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体,不常用于室内消毒。

醇类,例如乙醇75%可迅速杀灭细菌,对病毒作用较慢,对真菌孢子有一定的灭杀作用。

溶剂蛋白质消毒剂,主要为火碱、石灰、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一定浓度杀菌、杀病毒效果强,因此不稳定,常现配现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长链季铵盐复方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灭杀效果显著。

烷基化消毒剂,例如福尔马林、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环氧乙烷、碘制剂、都有一定的杀菌、杀病毒效果。

猪场消毒剂如何区别好坏(认识消毒剂是猪场管理人员必修的一堂课)(2)

二、养殖场常用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作用于病原细胞壁,消毒剂通过溶菌、破坏细胞壁聚集和交联的作用。

作用于病原细胞膜,消毒剂通过氧化磷酸化多的解偶联及其他方式抑制或破坏细胞膜的机构和功能。

作用于病原体内成分,消毒剂通过与病原体内的胞浆内蛋白质、酶发生不可逆行的反应,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可与核苷酸反应,破坏核糖体的合成,和基因的表达。

三、影响下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的特性

养殖场管理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平常消毒频率很高,消毒很仔细,但是养殖场还是有疫情发生,很可能消毒剂没有选对。因为消毒剂对病原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一些病原有很好的灭杀作用,但对另一些病原可能灭杀效果一般,或者没有效果。

猪场消毒剂如何区别好坏(认识消毒剂是猪场管理人员必修的一堂课)(3)

消毒剂的浓度

消毒剂的浓度的大小与它灭杀病原的效果有很多的关系,一般浓度越高其消毒效果越好,但也有少数消毒剂浓度越大消毒效果反而会有所下降。

消毒剂作用时间

消毒剂与病原接触的时间越长,消毒效果就会越好,更长的时间就意味着可以充分的与病原的细胞壁、细胞膜作用,使其失去结构生物活性,使病原内的物质变性,失去合成蛋白、繁殖能力。

影响消毒剂效果的还有温度、湿度、环境PH值、异物、消毒方法,因此养殖场在进行消毒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排出干扰,才能收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