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观众朋友,

《挖出来的“汉东大国”——曾国青铜器精品展》

正在海战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展出中。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曾国青铜器,

现推出“曾国青铜大展·文物篇”,

与你一起深入了解曾国历史,

走进文物背后的故事!

提起”缶“,你想起了什么?

是庄子的击缶而歌?

是秦王为赵王击缶?

还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震撼的击缶迎宾?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1)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2)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3)

其实,缶的背后还有更多秘密,

你可知否?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4)

缶是一种古老的器型,原本是一种陶器,类似瓦罐,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最初的缶是陶器,因此也被称为陶缶、瓦缶。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5)

陶缶(示意图)

从字形字源上看,“缶”字的甲骨文,下面的构件是正在制作的陶器坯子,上面则是制陶的工具,展示的正是制坯的场景。由“缶”字则演化出“匋”(陶)字。金文中“匋”字中包含一个“缶”,而“勹”则是一个弯腰俯视的人形,表示一个人正在躬身制做陶器。可见,缶与陶密切相关,是古代最常见的陶器,拥有悠久的使用历史。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6)

“缶”字与“匋”字

到了青铜时代,先民开始用铜铸造器物,“缶”这种常见器型,结合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摇身一变,从粗糙的“瓦罐”成为青铜技艺的杰作。

在《挖出来的“汉东大国”——曾国青铜器精品展》中,就有一个精美的青铜缶,它的名字叫”镶绿松石铜缶”,这可是件一级文物!一起来看看吧!

奇妙的镶绿松石铜缶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7)

文物名:镶绿松石青铜缶

文物等级:一级文物

年代:战国中期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文峰塔

此次展出的镶绿松石铜缶是曾国的 “大国重器”。镶绿松石铜缶整体器型基本呈方形,带有方盖。方盖面上有4个对称的环钮,平顶,中部凸起一个方台,盖沿下折,外壁有一道宽凹槽。铜缶为方口,宽方唇,矮颈,方肩,方腹略下收,方圈足。肩部有对称的兽首衔环。盖、器纹饰相同,满饰银线菱形勾连纹。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8)

铜缶上的纹饰和绿松石矿

方缶做工精美,表面布满菱形勾连纹,最为独特之处在于通体上镶嵌着绿松石。绿松石是一种矿物,属于铜矿的次生矿,“形似松球,色近松绿”,因此被称为绿松石。早在商代以前的二里头文化时期,贵族们便已经将绿松石视为珍宝,通过镶嵌工艺将其装饰在青铜器之上。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9)

除此之外,其双耳造型设计也十分别致。镶绿松石铜方缶的两侧耳,造型为公兽与母兽作接吻状。公兽在上,双角弯卷,圆目暴突,造型十分刚健。母兽无角,双目圆鼓,造型十分丰腴。两兽口对口结合成为铜缶的双耳,两兽之间的空洞中安置有铜环。这种设计让人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浪漫想象。兽身上可见铭文“曾侯缶硖以为”,展示了其为曾侯所用之器物。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10)

在铜缶器盖内壁方形凹槽内,则可看见完整的铸铭,共2行11字 “曾侯丙之赴缶硖以为长事”。这个豪华的青铜器主人正是曾侯丙,而“赴缶”则为楚系青铜器常见器物,即为“沐缶”,即沐浴的盛水器,“硖以为长事”说明曾侯丙也用此盛酒作为祭祀的酒器,此缶既作水器沐缶,又兼作酒器尊缶。

缶的组合器 鉴缶

缶,还和鉴一起,组合成为器型“鉴缶”。鉴缶是一种楚系青铜器,是缶与鉴组合而成。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11)

鉴是一种盛水器,器型类似盆,大口深腹,无足或有圈足,多有两耳或四耳。在铜镜出现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也把铜镜也称为“铜鉴”。

出土文物拍卖青铜(曾国青铜大展)(12)

曾侯乙铜鉴缶

最有名的鉴缶,便是曾侯乙铜鉴缶,由外部的鉴与鉴内的缶组成,二器合璧后,功能也增强了。缶内盛酒后,放入鉴内,而鉴内夏天可以装冰,冬天可以热水,起到了冰箱与暖壶的作用,在几千年前是功能非常强大的酒器。

从缶中,人们了解了从陶器到铜器的发展历程。镶绿松石青铜缶,正是古代缶型器的杰出代表,虽然历经二千多年,器身残存的绿松石依旧能让人想象到其当年“金镶玉”的风采。它不仅是一个日常实用器物,也是一个绚丽的工艺品,造型里倾注了设计师浪漫主义的情怀,二千多年后依旧绚丽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