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近日,特朗普挥起了贸易战的大旗,中美双方互相对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那么这次贸易战会影响中国电影出口美国么、好莱坞大片还能进入中国国内吗?

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同时对中国企业实施投资限制。此举标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全面升级。随即,中国商务部也发布了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可以说自此,中美两国的贸易战一触即发。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电影引进和贸易纠纷关系不大。其实,电影作为当今世界最流行的文化产品,也带有一定意识形态,因此两个国家的电影合作,必定是出于文化、商业和政治全方位的考量。

中美电影引进历史回顾

据知名影评人梁鹏飞评述,“1994年是中国第一次引进好莱坞大片,2001年起中国向美国作出了逐步向美国在内的国际资本和商品开放国内市场的承诺,这里面自然也包括美国电影,以及其它音像、图书等文化商品。”

2002年起中国引进好莱坞大片数量增加到20部,到了2007年以后,美方多次向WTO上诉,指责中国对好莱坞电影市场开放的速度太慢。直到2012年,时任国家副主席访美,配额从之前20部增长到34部。

增加好莱坞大片的配额数量效果立竿见影,2012年引进片国内票房比例首次超过50%,2015年9月,再次访美,中美签订新一批贸易协议,其中电影引进方面承诺增加引进批片(即一次性买断版权电影)数量。之后,批片在国内上映数量逐步增加到50部以上。2017年国内上映引进片数量达到89部之多,预计近两年会突破百部。然而去年4月访美之后,中美并未达成新的电影产业协议。

从市场角度看中美两国电影产业现状

据搜狐报道,中国当代著名电影人、电影学者、海推专家周铁东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面临两个难题”:

一是同步发行的问题,上映3天就出现高清盗版,哪还能谈到下游市场开发呢?要向下游市场深度开发就必须有规范的市场环境,严格地说就是要有干净的市场环境;

二是中国电影在国外市场屡次碰壁,原因之一是外国人看不懂电影内容,所以中国电影在翻译成外文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接受国的文化背景,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有机结合,译出佳作,译出地道,这无非是中国电影成功输出的一大重要因素。

由此看来,在海外,“中国制造”的影片影响力本就有限,相对于中国的医药、智能行业对美经济造成的影响算是蚍蜉撼树,因此美国也不会对中国的影片采取任何限制措施。

中国电影市场目前仍需要好莱坞

虽然近年来国产片进步明显,但是每年真正值得称道的国产片依然不多。换句话说,光靠中国国产片无法撑起每年500亿票房市场。中国近年来十分重视电影和文化产业,恐怕也无法容忍电影市场增长停滞,更不用说下滑了。

在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好莱坞。中国电影市场从每年10亿跨进百亿,再到现在已经是500亿规模,好莱坞大片拉动票房的作用一直比较明显。

好莱坞的吸引力在下降

《战狼2》在2017年7月上映,而2017年1-6月,中国电影市场票房272亿,引进片票房达到167亿,占比超过60%。而在7-12月,整个下半年好莱坞只有2部动画电影票房破10亿,引进片票房也只有82亿,比上半年缩水一半。国产片票房则接近200亿,超过同期进口片2倍有余。

如今2018年第一季度即将过去,靠着《红海行动》等国产大片的超强票房表现,国产片对进口片形成了强势压制。目前产出的190亿票房中,引进片票房不到40亿。好莱坞大片别说破10亿,连7亿都没有一部。更令人意外的是,引进片票房最高的是还是一部印度电影《神秘巨星》。

仅仅只看正常的市场行为,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前景都有点不妙。中国政府又何必刻意打压好莱坞电影呢?

再比如像中韩因为萨德问题出现裂痕,中国火爆的韩剧就成了明日黄花;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出现摩擦,火爆的日漫也曾消失;所以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所以就算官方不做出进一步举动,中国观众也会自发抵制好莱坞电影。所以在短期内,好莱坞电影受中国官方限制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对此,中国网友也表示赞同

关于中美贸易战对日本的影响(分析中美贸易战可能对两国造成的影响之)(1)

关于中美贸易战对日本的影响(分析中美贸易战可能对两国造成的影响之)(2)

除此之外,据观察者网报道,目前中国商务部对美国采取的贸易措施主要在于:鲜果、干果、见过、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猪肉和废铝。

而美国对于中国的贸易措施主要在于: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设备。这其中并不涉及到文化、电影产业。

综上,无论是从市场角度还是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的贸易战短期内影响电影产业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