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款名为“我的哲学气质”的测试H5刷屏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心理测试你的大智慧?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心理测试你的大智慧(我们为什么热衷朋友圈的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你的大智慧

最近几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款名为“我的哲学气质”的测试H5刷屏了。

仔细一看,这款网易哒哒出品的测试和2个月前网易云音乐联合第五人格推出的“人格测试”玩法套路几乎没有区别,只不过是主题内容做了差异化,前者套用了经典哲学理论,后者号称是基于荣格心理学。虽然所基于的标准不同,结论却是一样的空泛,“浪漫”、“单纯”、“感性”等词几乎对每个人都成立,不具备太确切的意义。而我们却依旧孜孜不倦地进行测试和转发。

“我的哲学气质”以及“人格测试”截图

事实上,“哲学气质测试”和“人格测试”并不是个例。每隔一段时间,类似的测试就会刷屏。

“测测你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测测你的性格偏向”等等测试在朋友圈屡见不鲜,对于商家来说,这显然是一种低成本、有效利用社交裂变获得用户增长的宣传手法之一。那么对于用户来说,这些心理测试又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各种各样换汤不换药的朋友圈心理测试中乐此不疲呢?

不靠谱的测试,主观化的我们

“哲学气质测试”爆红之后,有不少人提出,虽然该测试借着世界哲学日的噱头推出,但是对哲学概念缺乏基本的尊重,具体的解读也往往没有明确意义。例如,在测试结果中,有一项为“达尔文主义”,但并没有说明这是自然科学意义的达尔文主义(支持进化论)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达尔文主义(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支持社会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细看解读和描述,也由于太空泛而得不到任何答案。其“不靠谱”的本质显而易见。

朋友圈的心理测试不靠谱传统早已有之,去年,一则“这个男人的眼睛在一条直线上吗”的心理测试引发朋友圈的热传。测试内含几何题、代数题、文字题,朋友们之间玩得不亦乐乎。但随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该测试开始被质疑。不少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知识的专家或医生指出,目前学界更多的共识是,大脑两侧半球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侧化现象,但是左右脑并非是那么分工明确的。除了某些患有特殊疾病的病人,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左右脑并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运动功能,无论是情绪、知觉还是语言、数学,只要稍微复杂一点的任务,两侧大脑都是共同参与的,只是大脑的一侧比另一侧可能在某些功能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显著,不可能出现测试中左右脑年龄有明显差别的结论。

该测试声称可以测出被试者的左右脑年龄。

同时,有测试者开始发现,自己多次测试得到的结论并不相同。随后有人将后台测试代码扒出,指出代码测试结果是随机生成的,即打开页面之后,结果已经生成,而且这个测试只有10种结果。该测试不具备任何意义,完全是通过欺骗获得流量的工具。

目前得到认可的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的心理测试有很多,比如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

(MMPI)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6PF)

、90项症状清单

(SCL-90)

等。临床上应用的专业测验,除了都经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还有特定人群的常模。而朋友圈流行的所谓的职业测试、性格测试、魅力指数测试,从科学和逻辑角度来说都不成立,题目往往过于简单,答案也显然有不靠谱之处,无论信度、效度还是从描述上都根本无法与专业心理测试相提并论。但有趣的是,它们依旧能征服不少测试者的心,许多人都对测试结果深信不疑,认为这个测试结果“蛮准的”,“很符合自己的情况”。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arn Forer)

这种信任往往是由人们的主观认知得来,在心理学历史中,对此有专门的研究和解释。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

(Bertarn Forer)

给自己的学生做完一套人格测试题后,告诉学生,每个人得到的性格分析报告是唯一的,但其实每一份内容都一样,充斥着似是而非的空泛话语:

“你希望他人能喜欢并仰慕你。你倾向于对自己要求严格。你还有很多潜力尚未开发。虽然你的性格中有些缺陷,但你整体上可以想办法克服。你在与异性相处时遇到过困难和难题。在外人看来你显得自律稳重,但实际上内心却缺少安全感……有时你很外向、和蔼、容易相处,但有时你很内向、矜持、充满警惕。你的部分愿望不太实际。你人生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追求稳定。”

之后,福勒让学生以0至5分的标准对报告的准确度进行打分,最终获得4.26分的平均分。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都认可这份“独一无二”的报告描述的情况比较符合自己。这个结果看似惊人,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大部分看过这段描述的人,都会觉得它符合自己。

福勒借此实验描述了这样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面对比较笼统、模糊的描述时, 会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情形对号入座,着重注意那些符合自己的部分,感觉完全是针对自己给出的。这一现象被称为“福勒效应”

(Forer Effect)

或“巴拿马效应”

(Barnum Effect)

。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众在面对不靠谱的心理测试或者星相描述时,往往有“真的很准”的错觉。

新时代的安慰剂和群体狂欢

更重要的是,人们倾向于记住让他们高兴的描述

(波丽安娜效应,即Pollyanna principle,也称积极偏向)

。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自我测试的结论大部分是正面的。依旧以网易“哲学气质测试”为例,10个测试题,27个选项,匹配出几十个不同的形容词和主义,组合结果高达上千种,基本都是正面的花式夸赞,可见设计团队的良苦用心。与之类似,其他流行心理测试给出的结论,往往都是各种正向形容词的堆砌,对测试者进行毫不吝啬的表扬。

有时候,与其说人们是相信结果,不如说,人们偏爱星座、心理测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对自己已有观点的验证和肯定,即,不是通过测试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是通过测试验证了自己就是所设想的那样,或者某件事就是自己认为的那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同样一度红极一时的测试“测测你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测试者只要输入名字,就可以显示出答案,几乎都是一些浮夸名词堆砌,诸如“你是由流星雨、花朵、寒冷的冬天组成的”等等。这样的结论显然不可能有任何意义,但在网友的分享中依旧有测试者自欺欺人地认为“超级准”。

“左右脑年龄”测试中大家转发的测试结果,不少人表示测试结果很像自己、很能代表自己。

可见,测试者并非真的想通过一个测试来认识自己,而是在参与测试之前就已经对测试结果有所预期。“超级准”意味着这些似是而非的关键词或标签描述符合测试者期待的自我定义或者自我标榜。人们对自己的某些特质有所期待,渴望得到肯定的答案。如果没有得到,就认为测试不准确,或者测试多次,直到得到肯定答案为止——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心理测试总有人反复尝试,最后把符合自己预期的那一个版本发到朋友圈的原因。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心理测试,在趣味之外,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人求证“我是谁”。而与“我是谁”的问题紧紧勾连的,是身份的缺失和焦虑。当下的的社会正处于某种程度上的普遍焦虑不安的困顿期,多元的陌生人社会和巨大的都市生活压力催生出精神层面的混乱、孤独与空虚,极易使人陷入焦虑不安的境况中。而心理测试就像安慰剂,能够妥帖地给测试者贴上标签,让他们能够将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突出自己优点和个性的同时,又不至于太脱离群体,还是能够和大家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共通点和共鸣。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作者: (美) 欧文·戈夫曼 译者: 冯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美国社会学家、拟剧论的倡导人欧文·戈夫曼,在此书中用戏剧表演理论去考察社会组织,并由此聚焦于人们的自我认知与人格标签的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安慰之所以如此有效,不仅因为它被包装成某种“专业测试”,更因为它超强的互动和趣味性。无论是“你的心理年龄只有3岁”还是“你是由流星组成的”,都既能引起人们的自我认同,又能帮助人们找到新的趣味表达方法。测试中的几乎所有符号经过理解选择、意义转换、价值异化,被部分消减或者是全部剥夺了惯常意义,并通过重新解构和描述,颠覆其原初意义,增强了自身的表意能力,建构为一个新的话语体系和文化模式呈现,最终引发的是转发热潮和集体狂欢。事实上,当“左右脑测试”的骗局曝光之后,不少人表示并不在意,因为自己只是想“找个乐子”“轻松一下”,觉得“有趣”。

显然,互联网塑造的新型社交文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时空概念和交流方式,还能够给人带来集体感和狂欢感。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和一般的上网浏览新闻网页情形不同,由于发布内容的互动性强且大多都是熟人,让人们在信息共享环节后似乎能够找到某种“社群主义”。

人们纷纷交流“我是不是唯一一个测出这个结果的”或者“为什么我们夫妻测出来性格差好远,总算找到不和的原因了”,又或者“我的同事们心理年龄都比我小,看来我才是办公室元老”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收获回应中“握手,我也是”和“天啦我们差好远”。在此,他们去除平日的严肃,通过调侃、逗乐宣泄着往日的压抑与激情,并且形成了短暂的无差别化的平等关系。这种集体化的狂欢需要一个共同话题作为支点——比起娱乐八卦、政治民生等容易产生冲突和不和的话题来说,轻松有趣,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心理测试显然来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仿佛一旦躲进这些精心包装的H5页面中,就能够获得小型乌托邦。

泛社交和标签化的年代

另一种更商业化和功利化的说法是,朋友圈转发的心理测试是一种“社交货币”。社交货币概念意思是在社交关系链中来自他人的关注、认同,出自一本营销学著作《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作者乔纳·伯杰

(Jonah Berger)

认为人的社交行为中,有一种很重要的就是形象展示。只要满足这种社交心理,人们就会乐意对某个信息进行传播。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最常得到转发的心理测试中确实存在难以忽视的“求关注”色彩,展示形象的目的性极强。例如“使用说明书”这则通过网易云音乐歌单分析生成的“性格解读”中,就有着极其强烈的表达欲。试图用简洁但不同寻常的自我描述来吸引朋友圈中其他友人的注意。而通过进行积极的自我呈现,人们在朋友圈建构了自己的身份,正如霍尔所言:“身份其实是一种由话语实践所建构起来的临时附属物。”人们发在朋友圈的心理测试结果,往往就是一份身份宣言,帮助他人更简单,更快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或者说,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形象。

《你的使用说明书》测试截图

人们对自我标签化从未像现在一样痴迷。社交媒体将现实社交转移到网络空间,以“符号社交”代替“现实交往 ”,实现的是一种“泛社交”,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现实社交的专注和情感价值。现实社交中,双方需要用眼神和身体语言表达情感,需要身体表达与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对对方的专注。

网络社会中,个体借助网络媒体进行交流与互动,受交流平台的限制,互动双方对于对方的身体缺乏具体的感受,难以获得深刻的印象,对于对方的认知来自于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尤其是,在没有具体对象的朋友圈中,大多数人没有预设观看的目的,“浏览”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是漫无目的的游荡者, 在朋友圈制造的图文杂烩中信息过载。此时,如果需要得到注意和认同,就必须找到最引人注意的方式。

因此,没有什么比自我标签化更方便,更快速,更单刀直入,让人在最短时间内留意。心理测试的结论不仅仅提供各种充满赞誉、夸张积极的词汇,还能够用精美的设计和图像在视觉上引起冲击力,从其他规范排版的朋友圈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当发布者是朋友圈中第一个开始发布该心理测试的人时,很容易获得好奇心和关注。

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许多人话语权,使表达更自由:在朋友圈发表意见和观点也需支付成本,需要思考、组织和编辑成文,还要顾虑配图是否美观,观点和表达方式是否妥当,呈现出来的形象是否能够符合自己的预期等等,往往让许多不擅长社交或者生活乏味的人感到头疼,这时候,心理测试趁虚而入,改变内容生产方式,通过问卷与结果结合的方式,轻轻点击几下,就可以自动形成“独特定制、彰显个性”又简单易懂,人人可参与的自我表达,降低了人们在朋友圈生产内容的门槛——这是一种简易和新手友好的社交模板。

《社会性自我》作者: (英)伊恩•伯基特 译者: 李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3月。该书讨论了个体自我、社会自我的观念,涉及自我的文化形成与历史形成、作为认同与展演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等内容。

随着一个个心理测试的爆红,我们也日复一日地得以不断地自我表达,在某种意义上加强着与朋友的联系。但空洞和形式化的测试,最终指向的是重重套路。如此套路化的表达,指向的又是粗暴简单的形象扁平化。人类的情感和个性毕竟是复杂而多面的,本就无法用简单的几个分类或者标签来形容。再加上,当人人都有一份面目相似的“个性描述”时,这些标签便也显得没有那么特别了。

回想几个月前还风靡一时让人津津乐道的测试,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抑或朋友的测试结果到底是什么。但无论如何,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理测试继续铺天盖地地充满着我们的朋友圈——一切都由此被便利化和美化了,无论是“个性”还是社交的方式,但最终留下的,仿佛只是一地虚空。

作者:阿莫

编辑:徐悦东

校对: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