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给年轻人的跨学科工具箱》,第三篇笔记,如果觉得不错,可以去B站购买原课程。

上一篇为系统论--如何高效地解决问题, 我们学习了通过系统论快速地掌握事物全貌,避免一叶障目,通过归因的方法来找到杠杆解,来解决当前困境,并引进了蓄水池的概念,来让自己的能够贯彻行动,持之以恒。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点击文章名查看。


本文主要包括4个部分

1. 什么是工程学

搬砖思维和风口思维的差别,多巴胺快乐和内啡肽快乐不同,如何建立健康愉悦的生活公式

2. 分解结构

分解与聚焦,理出看似无处下手的庞大项目的落脚点,让你不再束手无策,比如,怎么造一个火箭?

3. 如何量化

无需理科背景,从最简单的变量着手,经过推演得出所有变量,再做四则运算即可

4. 列清单与取舍

如何列清单及工具推荐

学习系统论,可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工程学

如果说艺术的核心是表达;科学的核心是发现;那么工程的核心就是实现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1)

工程学主要是能动手不动口。倾向于与确定性更高的东西打交道,而不是高不确定的东西打交道,更像是一种搬砖思维。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2)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人,搬砖思维的人会过得更好,因为他们一直在投入与产出,风控思维则容易陷入空想。

但是搬砖的重复劳动十分枯燥,能长期坚持下去的快感在哪里?

从生物学上,人类快乐是分泌三种神经递质的时候,分别是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

我们将快乐分为两种:

内啡肽一般是身体遭受痛苦之后,身体分泌用来镇定和平静,相比多巴胺,持续时间更持久,而且促进内分泌系统和增强免疫力

所以一般人在长时间学习,机械运动,长跑之后,都会分泌内啡肽,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会对长跑上瘾,甚至请假坐飞机去另一座城市参加马拉松。

所以信奉搬砖生活的人,其实也就是形成了一种对完成任务上瘾的生活循环。

在远古时代,人不是经常能够找到好的食物,所以即便对多巴胺型的快乐上瘾,想要满足这个快乐,也要等很久的时间(抓到猎物时),而内啡肽型的快乐反而更容易得到,所以形成一种循环。

一连串的内啡肽型的小快乐会带来一次多巴胺型的大快乐的良性循环。

但现代社会,物质唾手可得,可以轻松地获得多巴胺型的快乐,而很少有内啡肽型的快乐。而沉迷于此,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亚健康,愤怒抑郁,从而去寻求更多的多巴胺型的快乐来缓解压力。长此以往,形成以下负循环,落入非酋式的人生。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3)

由此,我们得到了健康愉悦的真正公式

日常工作学习,通过搬砖获得内啡肽愉悦感,当达到了一定成果,适当放空一下,享受身体分泌内啡肽带来的平静感,当获得阶段性的目标,就允许自己激发一些多巴胺型的快乐来奖励自己。但是不完成目标,就刻意不让自己去获得多巴胺的快乐。

二、工程分解结构

分解这个技能,是工程学的精髓所在,工程师都善于把任何复杂的事情拆分成易于操作的简单模块,然后一个一个搞定。这个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承受不了的成本。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4)

再难的任务,通过拆分,当分解到一个个小步骤的时候,理论上来说,就可以实现了。

如果,你现在要造一艘火箭,你打算怎么做?

大部分人能想到的可能都是“我丢,太难了吧”。如果学过工程学的人会怎么做呢?

第一步,先拆分

先把火箭拆开成若干个系统,零部件。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5)

第二步,找聚焦

即聚焦于当下做的事情,不再被其他事情分心

毕竟如果没有分解,就无法聚焦。如果没有聚焦,那分解也就没有意义

乔丹曾说过,focus like a laser, not a flashlight(像激光一样专注,而不是手电筒那样)

聚焦发动机后,再拆解,再聚焦,直到找到可以动手的地方,即可实现从想到做的转变。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6)

像道德经里面所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王阳明也说,知易行难,那怎么从知到行呢?

其实从知到行,分为五个阶段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7)

设定目标,分解聚焦,上文已经阐述,可是分解之后,还得知道怎么做,做什么,这就涉及到了量化。

三、量化

量化关键在于应该计算什么,而不是执着于计算结果

很多大公司如摩根,微软,谷歌的面试题里面,都会考到量化思维,比如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主要是看面试者是否能够有条理地对现实生活进行量化模型思考

如果面试遇到此类问题,可以用工程分解结构来解答

1. 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架设

2. 推演所有变量(elaborate)

3. 简单的四则运算

比如,如何知道开一家奶茶店是否赚钱?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8)

1.列出首先想到的变量有这些:

成本:店租,员工,水电费

收益:奶茶售价

2. 推演,假设自己要开奶茶店,会怎么做?将衍生的变量写下来

那是自己开,还是加盟?店面要装修,店面还要转手费,做奶茶需要设备和原料。通过推演整个过程,就可以列出大部分变量

3. 定下门店大小,员工人数等量化之后,做简单四则运算就可以得出是否赚钱了

所以,量化虽然听起来高深,但没什么可怕的,建数学模型和对一件事情进行分解,不需要理科生,也不需要学过高等数学,都可以完成。

企业中常用的管理工具,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就是讲工程分解结构和量化,在管理学上的应用。这个工具不仅可以用来管理公司,也可以用来管理我们的生活

将目标拆解为几个关键结果,量化结果指标,再拆解成具体的行动计划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9)

比如,你的目标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10)

如果你真的可以在面对人生任何重大的事情的时候,都能坚持用这种大目标拆分到小行动,一环扣一环的分解方式去做计划,那么你将比95%以上的人行动力都更强

四、列清单

通过量化后,我们知道了需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然后通过列清单,即可以清晰无误地执行。

列清单,可以展现优先级,让人专注,利于推敲,节省脑资源

各行各业都会倾向于列清单,比如巴菲特的投资检查清单: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11)

好用的清单管理工具除了列出to do list外,应该量化,即与时间结合,比如以下两款:

飞书文档 中的to do list(mac和windous都可以使用)

苹果手机端的sorted3

除了对特定任务的清单外,生活中往往有许多静态清单,即经常会使用,但很少改变的,如上面提到巴菲特的投资清单,出门时候的行李清单,通过提前列出高频场景所需清单,在生活中就能减少很多窘态节省很多时间。

五、取舍

在列清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哪些需要列进去?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念,取舍。即优先级。

现实中的不可能三角:在生活中,便宜,好,块,通常只能选择其中两样。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12)

工程思维比较强的人一般选择便宜和块,这样容易形成规模化;艺术家则选择好上下功夫。

比如马斯克,工程师出生,在特斯拉上,就选择了便宜和块。激光雷达明明是更安全的选择,但因为价格昂贵,特斯拉选择了机器视觉一条道走到黑。其实马斯克就是要把规模和迭代做到极致,在工程师的眼中,当你把块和便宜做到极致是有可能产生奇迹的。

从这里看,工程学有点反本能的。未来会在人类学和脑科学中得到答案。

当然,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工程学的思维固然重要,但其对立的其他学科也重要 。任何一个真理的对立面,不一定是谬论,也可能是真理

工程意识心得(工程学--知行合一)(13)


以上便是工程学的笔记,如果这篇系统论对您有帮助,不妨来个点赞,关注,转发哦。下周六,我们一起学习《函数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