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术前谈话是手术前必须做的工作,此时医生会将手术的细节与手术的风险向患者和家属交代清楚。此时患者应该理智地对待手术的风险,不能过于紧张,否则会对患者的心情造成严重影响。

术前谈话录音怎么看(不要被术前谈话)(1)

健康

最近遇到一个非常特殊的朋友,该朋友为男性,今年18岁,来自青海,患的是鸡胸。来住院之前,这朋友通过微信联系我,说自己痛不欲生,主要的问题是外表难看,不光自己感觉不舒服,最重要的是经常遭同学朋友嘲笑,这让其心理压力相当大,做梦都想早日完成治疗。

一个星期前,这朋友前来住院,我们的医生为他做了术前的检查,做了术前的各项准备,安排了手术的一切相关事宜,就差第二天手术了,而就在手术当天的早上,家属突然告诉我说患者不想做手术了。这让我感到意外。之前他手术的愿望那么强烈,为什么突然要放弃手术呢?我问原因,家属告诉我说:“这孩子是被吓坏的,不敢做手术了。”

以这样的理由放弃手术,表面上看理由充分,但却很是荒唐。这手术是相当成熟的手术,并没有太大的风险,再加上患者本人已经被鸡胸折磨了很久,怎可能因为害怕就放弃手术呢?我来到病房,亲自询问病人,他告诉我说:“本来是非常渴望手术的,但昨天术前谈话之后,我被吓坏了,我非常担心,恐怕出事,所以不想做了。”

患者因为畸形而长期受折磨,他不远数千里来到广州找我做手术的目的,本来是为了解除痛苦,而如今眼看痛苦就要被解除,却因害怕而临阵脱逃,这变化让人感到不解。其实类似的事情之前我们也曾遇到过多次,而患者最终往往会因为痛苦无法忍受而不得不再次找我做手术。这个患者之前的痛苦我非常理解,我敢肯定,如果这次不做手术,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再次回来找我做。如果真那样的话,不但给患者全家带来麻烦,也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安排。于是我非常认真地把手术的利害关系告诉了他,希望他能打消顾虑,勇敢接受手术。

这患者术前的谈话是由下级医生完成的,也许是谈话的重点没有突出,或者是谈话的技巧没有妥善把握,使得患者产生了误解,才不敢再做手术。这其实不能怪患者,责任在我们医生。医生经常犯的错误是,如果将手术的风险过度放大的话,病人往往会被吓得够呛,即使不放弃手术,也会被吓得胆战心惊。

我将手术的必要细节详细告诉了病人和家属,并把可能的风险做了相当客观的解释。等我把话说完,病人脸上紧张的神情即刻消除,很快答应按原计划手术。

该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效果也相当满意,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患者告诉我说:“幸亏没有放弃手术啊,不然一定会非常懊悔!”

术前谈话是任何一个手术都必须有的内容,即便是很小的手术,这个工作都不能缺少。医生术前谈话的目的是交代手术的细节,告知手术的风险,满足患者必要的知情权。这样的工作相当重要,不但病人需要,医生也有必要通过这样的谈话获得病人的理解与支持。

由于任何手术都具有风险,且如今的医患矛盾多由手术而产生,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医生在谈话时会相当谨慎,有的医生甚至会有意将手术的风险放大,以防万一出现问题而撇清自己的责任。医生这样做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免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而那些胆子小的人,也许就如我们的这个病人一样,最终会放弃手术。

对于患者来说,其实应该客观地看待手术的安全与风险问题。要知道,任何一种手术都用来是治病的,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之所以被医生开展,其安全系数都是相当高的,不然医生也没有胆量做那样的手术。至于风险的问题,如果真的难以避免的话,医生肯定也会被吓得不敢轻易做手术。要知道,任何风险都是双方的,病人承担的风险,同样是医生自己的风险。有哪个医生愿意让自己的病人出事呢?所以患者千万不要被手术的风险吓破胆子。理智地说,那不过是病人知情权的一部分,其发生的几率不可能高到一定要放弃手术的程度。而从疾病的危害来说,疾病给人体造成损伤的风险一定是高于手术风险的。那么为了让人体摆脱疾病的危害,手术的风险难道真的不能让自己承担吗?

(王文林,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胸廓畸形手术专家,擅长各种疑难漏斗形、鸡胸、扁平胸、桶状胸、沟状胸、POLAND综合征、单侧胸壁发育不良综合征等畸形的手术治疗。工作wangwenlindaifu,微信公众号《胸廓畸形手术专家》:wangwenlinyi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