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7月28日晚,南湖区第八届城乡文体十大联赛节目展演正在八佰伴购物中心广场举行,新兴街道新星合唱团作为嘉宾应邀在节目展演晚会上表演了合唱节目。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1)

一首男女混声合唱《祖国不会忘记》响彻禾城夏日的夜空,铿锵豪迈的旋律,荡气回肠,声入人心,向市民们展示了合唱艺术的魅力。站在舞台上的合唱团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充满了自豪感。就在一个星期前,这支合唱团刚刚荣获了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乐龄组混声合唱一级团队称号(最高奖项),这也是嘉兴唯一获此殊荣的合唱团。至此,从2018年第一次出征全国合唱大赛夺得第一金开始,该团已在国家级别以上的合唱节上,连续取得4金1银的骄人战绩,而这支合唱团的团龄只有短短5年,队员的平均年龄已在62岁。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2)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3)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4)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5)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6)

建团5年,连获5次全国各项合唱大赛殊荣,这在全省群众合唱团的成长史里是屈指可数的。他们缘何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充满“神奇”合唱团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街道:

让基层群众合唱活动

向更高层次发展

近年来,各地群众业余合唱团似雨后春笋般崛起,也有很多团队通过努力跻身于全国合唱节的舞台,为追求合唱艺术唱响着主旋律,新星合唱团就是其中的一支队伍。

常言道:孤掌难鸣,独木难支。一支群众合唱团要生存和发展下去,自然离不开政府部门提供的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支持。“新星能有今天的成就,特别要感谢扶持和帮助我们的新兴街道。”已是80岁高龄的李晶老团长告诉记者,5年前,当她向街道提出成立合唱团的想法时,便与街道领导一拍即合,这使她对办好合唱团这件事充满了信心。

事实证明,有了街道的重视和扶持,合唱团才能健康发展,走得更远。街道文化站站长沈培娟深有感触地说:“群众合唱是群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社会功能性是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不能取代的,它不仅提高了合唱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街道和文化系统乃至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沈培娟说,从新星合唱团的发展过程中,她感受到了一种文化自信,那就是要牢牢把握群众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多培养专业人员,让基层群众的合唱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7)

记者也从合唱团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街道对合唱团活动的重视和支持,体现在各个工作层面,譬如,嘉兴所有在册的合唱团社会团队,最关心、最难解决的是排练场地问题,尽管新兴街道自身条件也不好,场地使用也很紧张,但街道领导还是千方百计通过协调帮助解决,消除了合唱活动因场地问题带来的后顾之忧。每年街道领导都会召集合唱团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合唱团的活动情况和进展状态,并把街道的日常文化工作板块及精神文明建设计划与合唱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合唱团员参加“文化下基层、送戏下乡”等文艺专场活动。5年来,新星合唱团参加街道组织的群众公益文化活动及演出任务共计140余场,450余人次。不难看出,新星合唱团之所以能迅速成长,新兴街道是他们追求合唱艺术道路上的得力保障。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8)

老师:

让合唱艺术

成为团员的精神追求和高级享受

“新星”常任指挥、辅导老师吕英芳是合唱团员们最想感恩的人。吕英芳,浙江省声乐家协会会员、嘉兴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南湖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副研究馆员,现任南湖区文化馆副馆长。但在合唱团里,知道她头衔的人并不多,大家只知道她是新星合唱团的音乐老师兼常任指挥。

老团员十分敬佩吕老师的讲课水平,感觉只要能听吕老师讲声乐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就能得到一种满足和收获;新团员大多也是慕名而来,每周听一次课总觉得还不过瘾,有时恰逢吕老师工作忙来不了,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而每到大赛在即集中排练时,大家又感觉吕老师仿佛换了一个人,排练认真,要求苛刻,大家练得很辛苦,但排练过后,总能让你感觉得到了启发和进步。

为了让团员们既快又准地掌握排练作品,吕老师不惜为团员们“开小灶”,留作业,要求每个人录好试唱音频传给她听,挨个点评,提出改进意见。疫情期间,她还利用网络展开线上学习。置身在这样一种学习培训氛围里,团员们不想进步都难。也难怪团员们都会对吕老师由衷地充满感激。

新星合唱团团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正是吕英芳执教新星团的初衷。她告诉记者,当年把新星合唱团作为自己培训辅导志愿点的时候,也曾犹豫和畏难过,因为自己的教学培训对象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退休人员,大部分不具备声音、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甚至不会识谱,都是现教现学,对于声音训练、作品处理等一些高层次的专业知识还是所知甚少或一知半解,而合唱艺术之美源于和谐之美,需要“心神合一”“音声合一”“音质合一”等美学层面因素支撑。“但通过这五年音乐培训实践下来,我感觉团员们真的很不容易,他们不畏困难,刻苦学习,我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音乐人,但我希望能让合唱艺术成为团员们生活的一种精神追求和高级享受。”吕英芳说。

老团长:

合唱团的进步成长

成为自己有生之年最大的快乐

老团长李晶是团员们心里最为敬佩的人。李晶退休前一直在嘉兴市工人文化宫从事群众文艺工作,退休后的她又与群众合唱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看着新星合唱团不断成长,走向成熟,她终于想“歇一歇”了,便主动从前台退下来,把新人推上去,搭建起新的合唱团委班子。

按理说,团里的事情李晶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可她还是闲不住:每周一课有她,比赛前的排练有她,各种比赛和下基层演出现场还是有她,除非遇上身体不适来不了。在团员们的眼里,李晶就是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但正是她的这份操心、坚持和闲不住、不服输的精气神,让新星的团员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团员们的团队意识和自觉意识,以及要把合唱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只要合唱团能够不断进步成长,就能为和谐社会奉献一分力量,就能给团员们带来身心愉悦,这也是我有生之年的最大快乐。”这就是李晶为什么要办好老年合唱团的一种执念和愿望吧。

共青团入团年龄及学历(团龄5年团员平均62岁)(9)

团员:

让所有的获得感

都成为凝聚团队精神的动力

“当初参加合唱团就是因为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也是为了老有所乐、老有所获,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感受到进合唱团不仅仅是学习声乐,参加演出,经历比赛,更大的收获是愉悦了身心,熏陶了情操,提高了素养,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解读团员们的总结和获奖感言,所表达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合唱艺术不仅是合唱团的,也是整个社会的,向更高的目标出发,让所有的获得感都成为凝聚团队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动力。

新星闪耀,唱响禾城。通过对新星合唱团成长历程的了解,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新星”之所以能跻身于优秀团队的答案,我们同时看到:群众合唱是促进合唱艺术获得广泛发展和取得社会影响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也能有效地提高社会凝聚力,展示城市的良好形象,更好地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图片由合唱团提供)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