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 一步三磕头,一挪一虔诚,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南京夫子庙宝塔?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南京夫子庙宝塔(南京南京)

南京夫子庙宝塔

鸡鸣寺

一步三磕头,一挪一虔诚。

三支香,踏上的不仅仅是一份虔诚,还有那一份对于家人和未来期许。心灵则成是每一个人的信仰,坚信未来可期。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信仰。而南京,却让我明白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信仰,它的信仰关乎一个城市惨痛的历史,也是这座城市的见证者。

古寺庙并没有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而是古城之内的十里桑林。受着千万信徒的香火,却是没有任何利益驱使,慢慢的观摩关于古寺庙的历史,它曾经是这座城市的希望,用自己的仅存的一丝力量拯救了无数人。

不论从哪一个记忆竹简望去,它都是人们一份虔诚的寄托之处。那恢弘古建筑,红砖灰瓦,飞檐走壁。无不彰显它的典雅沉稳之风,那是从血泪风霜中走过的独特气质。

同样也吸引着我们徒步前行,手持三炷香,一步一步踏上庙顶,点香,轻握,鞠躬,心中默念期许,一切顺其自然。

惟愿一切如同也无风雨也无晴,随遇而安。

下午四点半 夫子庙 (三人加一个变四人行)

大雨淅淅沥沥,阻不止我们的脚步。撑着油纸伞,穿梭在无数似曾相识的小巷里,寻着美食,看着人来人往,望着青瓦白粉墙。

秦淮,一个那年历史老师口中赞不绝口的地方,如今我却真实了一睹风采。莫名的有点小激动,不顾大雨的磅礴,执意登上河畔,看着那物是人非的河面。

虽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琴音袅袅,佳人依依。没有了当年的才子吟诗作对,对酒当歌,没有了当年失意之人的感慨与报国无门的义愤填膺。唯今是剩下商业化的游玩与旅人的游船的体验,这是何等的可悲?

但我撑着雨伞,在桥上观望仿佛依旧能看见柳如是的低吟,作为女人,我生错了时代,但我恰恰又生对了时代。依旧可以听到陈圆圆的琴音和那满腹经纶,依旧可以望见马湘兰,董小宛,李香君等等秦淮八艳的传奇。她们是乱世社会最底层妇女的代表,一个个用信仰守住国家存亡时刻最高洁的民族气节。

还有那南京大屠杀那时,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正是那些秦淮女子用自己仅有的勇气和果敢。拯救了一群幼小的生命不被迫害,她们就是金陵十二钗。身为风尘女子,在面临民族大义面前却没有丝毫的退缩。这是世人所应该称赞的地方。也许也是我为之倾倒的地方。

静静候望到大雨停下,夜幕降临。收起雨伞的瞬间,将记忆拉回心底。记得就好,永远带着一份敬仰。不论如今在或者不在,历史永远也不会变,一直都在我的心底。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亮起的那一刻,一切似乎开始归于平静。没有吵杂的吆喝声,没有散落的汽车声,也没有争论未休的声音。一切随着昏黄的灯光在黑夜中默默的的沉静。

夜灯华上,轻舟泛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豁然开朗。我与朋友四人一起走在河畔,谈论着去前尘往事。

看着面前的秦淮人家四个大字,仿佛一切又回到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候,我们高歌阔谈未来,如今未来已到,我们却低头不语。也许是真的失望了。

年少的梦啊!到底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