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要怎样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人生修行的典范,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在第四参最后一段,弥伽大士为善财推荐下一位参访的善知识。

“善男子!从此南方,有一聚落名为住林,彼有长者名住解脱。汝往彼问菩萨云何修集菩萨道?菩萨云何出生菩萨德?菩萨云何成就菩萨行?菩萨云何思惟菩萨法?”

禅宗入定(入禅定即象限转移)(1)

这在一参的结构上告一段落,做个结论,最后一个变数。这是五十三参一个基本格式。以十波罗蜜来对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第四参讲精进,第五参讲禅定解脱。精进以后入禅定

善财一直向南方参访,南方,表示正确的方向。住林,林应叫功德丛林,安住在功德林里。第五参善知识表法,解脱长者主要修禅定,正定。入正定,叫三昧耶,入三昧就出三界。只要在三界内,一定在三昧外。

禅定三个定义,一、静虑。二、思维修。三、功德丛林。静虑就是澄心息虑,专思寂想。思维修,摄心系念,透过思维修得。功德丛林,依于禅定能生出种种功德,不要有欲望妄想。

禅定,有共外道禅定与不共外道禅定,或分世间禅与出世间禅。活着的时候就是第一根本象限,入禅定就是转移象限,到定外一个世界去。转移象限发生问题要怎么处理?要转到正确的象限里。一进去后,有四个象限,⒈外道禅,⒉生天的象限;⒊正南的象限;⒋地狱的象限。

禅宗入定(入禅定即象限转移)(2)

大部分外道禅是到天上的象限,包括两个部分:(1)一般禅定,按小止观,有严格的修行标准。六妙门,到天上去。不照标准来,停在舒服禅,叫不定聚。(2)修行过程里产生喜悦,会看病,算命,属邪定聚。另外在禅定里摸错了方向,培养出能力,出特异功能,入魔罗网,有的会通灵,与鬼、神道沟通,讲与外面的神、佛菩萨有关。有了通,不可收钱,不可收徒弟,不可以聚众。

禅宗入定(入禅定即象限转移)(3)

入定,用识性找境界,全错。入定,首先就要拣别,入正定没有?要入正定,才叫解脱,要除掉不定聚、邪定聚。不入正定,不能解脱。

解脱也可有两个定义:一、界内解脱。用识性扣住综合法尘,入定后会在尘境里。实是外道解脱,还在三界内,但眼前烦恼除掉了。在三界中还是要轮回,但福报会比较大。

禅宗入定(入禅定即象限转移)(4)

二、界外解脱。这是佛法讲的解脱,有大有小,总的是出三界。真的解脱,随因缘乘愿再来,没烦恼,因缘到就走,没感情。一个良好生命,能激发出生命潜能,活出灿烂,服务大众,服务人群。生命内在不冲突,才会活得芬芳!(海云师演华严,圆明笔记心要)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相关链接:禅定是初步工夫

使用大脑受束缚 不用大脑就解脱

【国学解码——高大 深广 百科式 全方位 智慧解码生命!

国学正能量,解码新生活;有缘皆有情,欢喜订评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