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于蓝多少岁(著名艺术家于蓝走了)(1)

于蓝

曾经在电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经典角色“江姐”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老师今天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她的小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确认了这个消息。

田壮壮导演在朋友圈写道: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你以前从未经历过,现在经历的一切,这即是佛。感谢所有关心妈妈的人,我想独自安静今天。”

荧屏形象深入人心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于蓝小的时候曾经被日本宪兵队抓住过,被他们拿皮鞭抽,用脚踢,让她从此恨透了日本兵,也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17岁的于蓝当年跟十多个革命青年一起步行了几千公里来到延安,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随后进入鲁迅艺术剧团,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当时的老师熊塞声告诉她,舞台就像是一个战场,上了舞台,“就要有死在舞台上的决心”。当时的于蓝还不懂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她记住了这句话。

1946年,于蓝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冬,她主演了影片《白衣战士》。1949年,她主演了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在片中饰演一名医疗队队长庄毅,初次在大银幕上表演的她还处于紧张和摸索的阶段,这部影片让她锻炼了自己的银幕感觉。

艺术家于蓝多少岁(著名艺术家于蓝走了)(2)

于蓝在《白衣战士》饰演庄队长 图源网络

1950年3月,于蓝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1951年,于蓝在剧情电影《翠岗红旗》中饰演红军家属向五儿。1952年,于蓝在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龙须沟》中扮演程娘子。当时于蓝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来,正怀着第三个孩子田壮壮,腿肿的厉害,但是她没有退缩。她直到开拍前才在院里门房嫂子苏嫂的身上找到人物感觉,“苏嫂身上有北京人那个味儿”,就是要演出豪爽泼辣的样子,于蓝对于自己的这个角色非常钟爱,也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表演。

1959年,她在《林家铺子》中饰演张寡妇,这个角色本来是属于舒绣文的,但是后者心脏病复发,最后于蓝被叫来救场。1961年,于蓝在《革命家庭》中的饰演一名英雄母亲周莲,于蓝在片中从青年演到老年,把一个普通家庭妇女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演绎得真实可信。该片让她获得了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艺术家于蓝多少岁(著名艺术家于蓝走了)(3)

于蓝(左)在《革命家庭》饰演周莲 图源网络

1961年,于蓝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永远的“江姐”

1965年,于蓝迎来了电影生涯中的巅峰之作《烈火中永生》。如果可以用声音表达心中对江姐的怀念,一首《红梅赞》足矣,如果在头脑中寻找江姐的形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于蓝。

在影片中于蓝凭借细腻的表演,塑造了有血有肉、重感情的“江姐”形象。“江姐对丈夫的爱,埋得很深。”说起江姐这一角色,于蓝总有说不完的话。她脑海里的江姐,有着一种特殊的冷静与克制,“得知丈夫牺牲了,她在年轻人面前没有哭,怕引起恐慌。而夜里,她裹在被子里压着嗓子哭。”

艺术家于蓝多少岁(著名艺术家于蓝走了)(4)

于蓝饰演的“江姐” 图源网络

正是因为于蓝既演出了江姐作为革命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又演出了她作为一个平凡女子的隐忍和牺牲,才让江姐这一角色如此深入人心。“我自己认为主要是烈士本身的事迹感动了人、教育了人。”于蓝摆摆手,谦虚道,“这个角色使人信任、感到亲切,那么就算演成功了。并不是我这个演员有多么了不起。”

“于蓝演了一个好妈妈”

1981年,60岁的于蓝欣然受命组建“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即后来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担任首任厂长及艺术指导等职务。于蓝从本该退休的60岁一直干到80岁,2001年才正式离休。2005年,于蓝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2009年,于蓝获得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于蓝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在她家里众多老照片里,最为惹人注目的是挂在墙壁上的一张周恩来总理接见她的黑白照片。照片上,周总理握着于蓝的手,于蓝一头短发,穿着干净利索,笑容灿烂。之所以有这张照片,是因为当时于蓝在电影《革命家庭》中饰演的“周莲”得到了周总理的好评。

艺术家于蓝多少岁(著名艺术家于蓝走了)(5)

周恩来总理接见于蓝 图源网络

《革命家庭》给于蓝带来了许多荣誉,其中就包括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在剧中,于蓝成功塑造了由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坚定革命者的女主人公周莲。周总理赞扬了于蓝在《革命家庭》里表演,对记者们说:“于蓝演了一个好妈妈。”

离休以后,于蓝很少公开露面,除非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相关的纪念活动,和孩子们相关的事情,其它的社会活动于蓝一般都拒绝了。于蓝说,周总理的纪念活动我一定要参加,表达我作为一个演员对他老人家的敬仰之情,孩子们的事情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两个事情我都不能推辞。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网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