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以下是本人摘抄的教资笔试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的起源和特点

1、教育的含义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①广义的教育: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②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育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即学校教育。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1)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教育的构成要素

①教育者:主导

②受教育者:主体

③教育影响:中介

3、教育的属性

①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②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2)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4、教育的起源

①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种观点。

观点: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非科学。

②生物起源说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

③心理起源说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④劳动起源说: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性)。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3)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5、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

①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③文字的产生与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同时,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强化设置专门机构传授文化知识的社会需求。

④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4)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6、中国古代教育

①夏: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②商: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

③西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④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规模最大。

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⑥隋唐:创立科举制度,唐朝“六学二馆”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

⑦宋:国学(程朱理学),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

四书:教学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⑧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⑨清: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开设学堂。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5)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7、国外古代教育

①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婆罗门教和佛教。

②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③古代希腊:

一、古代雅典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二、古代斯巴达教育: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和武士,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④中世纪的西欧:

一、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二、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骑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8、古代教育的特点:

①古代教育以学校教育取代了原始形态的教育,使学校成为教育与学习的主要场所。

②教育有了明显的阶级性。

③学校为统治阶级所垄断,教育的目的、内容都为统治阶级服务。

④学校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学校崇尚书本学习、呆读死记,不传授生产劳动知识。

⑤学校教育主要采取个别教育的形式,教育内容主要是一些古典人文学科。

9、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10、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的不分化性

②教育的平等性

③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贫乏性和简单性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7)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重点记忆: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1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8)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4、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①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②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③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④文化影响着教育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传递功能)

②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功能)

③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

④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创新功能)

教资考试面试重点知识点(教资笔试科目二)(9)

【特别提示】这是小吴的个人笔记,用得着的朋友记得收藏。另外也可关注我,此号后期还有更多教资备考资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