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碧窝村的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摆放,一簇簇菌菇欲破包而出;一片片基料铺天盖地,一支支松茸欲拔地而起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士,站立如松,势如破竹;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铠甲,守卫一方,好一番热闹的景象作为围绕宁南县蚕桑产业发展起来的桑枝食用菌已逐渐成为宁南县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菌菇的生长时间?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菌菇的生长时间(桑枝变菌菇厚积而薄发)

菌菇的生长时间

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碧窝村的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摆放,一簇簇菌菇欲破包而出;一片片基料铺天盖地,一支支松茸欲拔地而起。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士,站立如松,势如破竹;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铠甲,守卫一方,好一番热闹的景象。作为围绕宁南县蚕桑产业发展起来的桑枝食用菌已逐渐成为宁南县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琳琅满目 菌菇齐发力

宁南县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菌菇种植时间为2021年12月9日,出菇时间预计在今年2月15日。目前菌包里孕育的有姬菇、秀珍菇、香菇、猴头菇、木耳。目前这些菌包都已完成接种,菌丝生长完成,进入出菇阶段。

宁南县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

基地重点选育推广优良的品种,桑枝松茸采用纯桑木屑种植,食味清香、口感极好,富含氨基酸。秀珍菇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氨基酸齐全,且纤维含量少,热量极低,就算多食也不怕发胖。猴头菇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美味食品。木耳的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具有极其丰富的铁、维生素K含量。香菇有利肝益胃、健体益智的功效,姬菇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大棚变装 蚕棚变菇棚

如何利用好规模化养蚕大棚空置期间几个月的价值?宁南现碧窝村的桑枝食用菌基地动起了“小心思”!把新型规模化养蚕大棚摇身一变,空置期的大棚就变装成为热闹的菇棚。只见自动蚕台上错落有致的放满了猴头菇菌包,有效解决了菇棚的场地问题,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达到综合利用资源的效果。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以“代种包销”模式带动5000户农户在冬季以“蚕房变菇房”的方式生产食用菌,助农增收2000万元/年。目前,宁南县建设完成的新型规模化养蚕大棚有6个,其中华弹镇2个,幸福镇3个,松新镇1个,计划在2022年投入使用,与碧窝村大棚一样,它们也将充分发挥价值,春夏秋养蚕,冬天养菇,达到双赢的目的。

变废为宝 桑枝促增收

宁南县拥有30万亩优质桑园,每年产出大量的桑枝条,传统的习惯往往将桑枝条当作废料抛弃或作为农家柴火,而现在桑叶养蚕,桑枝加工成基料栽培食用菌,采摘菌类后的菌糠经堆沤发酵处理可作为优质的桑树肥料还田种桑,将有效形成“桑-蚕-菌-肥”循环产业发展模式。桑枝栽培食用菌成本低、效益高,将极大的增加经济效益,促进蚕农增收。截至目前,已收购农户桑枝1200吨,为农户增加24万收入。用工60人,务工收入20余万元。宁南县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新型出菇棚达200个,年消耗桑枝达10000吨,生产食用菌达3000吨,年收入达5000万元。

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的建成投产有效解决了当地蚕桑生产链延长及桑枝过剩的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大激发了群众种桑养蚕的内生动力,也为当地群众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宁南县也将成为打造全国最大的蚕桑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基地,作为百亿桑茧丝绸产业集群强力支撑的全新开端。(记者 戚原 通讯员 陈果 陈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