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声呜咽号声嘹亮表达了什么 从34(1)

说起“鸣锣开道”,大家一定很熟悉。不是说我们经历过如此场景,而是在戏台之上看到与听到的。也不是说古代的官吏们出行一定要抖抖威风,而是有文件规定的!所以就是如包青天、海瑞、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等,出行也得鸣锣开道,与个人喜好无关。

这个鸣锣开道,锣可不是乱敲的,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不是说你想敲几下就是几下。就像官们坐轿一样,不是个个都可以用”八抬大轿的,那是三品以上的官儿用的,四品以下只配用“四人大轿”了。当然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用的是108抬超大轿——这是纯粹用于摆排场了。他不受皇帝老儿的制约呀。

不是老百姓有句俗话吗?“说话听声,锣鼓听音”,在过去封建社会,老百姓听听锣鼓的音,就知道是多大的官儿出来了。而且知道哪些人应该回避了。

官儿坐着轿子一出来,前面敲锣的衙役就将铜锣敲响,同时狐假虎威地吆喝:“闲人闪开!”我想这时坐在轿中的官儿肯定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快感。

县官上街,县官是正七品,鸣锣七下,锣声的意思是:“军民人等全闪开!”府一级的官儿上街,鸣锣九下,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全闪开!”看看,县官也得闪开了。如果是省一级的官儿上街呢?鸣锣十一下,意思是:“文武官吏军民等人全闪开!”中央一级的官儿肯定就更不得了啦,鸣锣十三下,意思为:“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全闪开!”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老儿坐轿出巡要鸣锣几何?规矩是人家定的,他高兴鸣几下就几下,你还敢问问不成?

鸣锣开道也带来一些哭笑不得的事儿,曾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就是因为自己的出行排场太大,锣声喧天,将自己的外孙都给吓死了。

我们在鸣锣开道的锣声中听到了什么?这锣声通过历史的长河传到我们耳中我们听到的是古代官员的森严打等级,听到了这锣声将他们与老百姓之间隔成了天涯之远······

敬请关注,让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回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