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哭就哭吧! 哭泣是情绪表达的方式,最真实反应了内在的情感,也帮助自己向内看见自己的需求。 根据《CNN》,医学博士朱迪思·奥尔洛夫(Judith Orloff)博士说,「哭泣是自我照顾,也是爱自己的方式之一,尊重它们并看见自己的需要,有利于身心健康。 」

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经常哭(释放情绪有助身心健康)(1)

哭泣是自我照顾,也是爱自己的方式之一,尊重它们并看见自己的需要,有利于身心健康。

压抑情感不只造成疏离 也在身体留下印记

哭泣常常被视为一种软弱的象征,在社会上通常不鼓励情绪的表达,人们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经年累月之下,逐渐养成了压抑自己的内心情感。 像是小男孩从小就被告知不应该哭泣,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即使内心有任何情绪,他很可能将自己的情绪埋藏心底深处,并在情感上关系与他人疏离,武装成社会既定的模样,与内在真实的自己冲突着,坚强和隐忍很可能会对他们以后的心理健康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这对于一个人往后建立关系时产生负面的影响,长期都可能带来免疫系统下降、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等身体的危害。

适当哭泣是解药 有益身心健康

哭泣是人类表达情绪的现象之一,也是情感流动的自然反应。 它就像一把钥匙开关一样,去释放深度的悲伤或幸福的情绪。 哭泣好处已广为人知,大量研究表明,适当地哭泣能放松情绪和缓和痛苦,当压力不断增加,交感神经会随着累积的压力持续增强。 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精神病学助理教授劳伦·拜尔斯玛(Bylsma)说,哭泣有助于促进副交感神经的运作,达到缓解压力与放松的功能。

当情绪释放后 有助觉察内在需求

Orloff博士说到,如果你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那么当你首次哭泣时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而引起你的焦虑,这是件正常的事情。 她强调,这个过程可以慢慢来,重点是「你必须回去和自己的内在小孩在一起,重新一起经历曾压抑的情绪,因为内在小孩的哭泣是在不安全状况下产生的防卫,而将情感的开关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