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至今记得每当阳春三月燕子回归,一对对停在电线上犹如五线谱,秋季的傍晚时分,又会有大片的候鸟不断飞过,它们像乌云一样席卷天空横贯而去,鸟鸣声和翅膀煽动声哗哗作响,那气势不下于万马奔腾,到了夜晚,又能听到野鸭和天鹅在高空中飞过时鸣叫的声音。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1)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2)

这些迁徙的鸟类也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一大风景,每当南北半球冬季来临,它们就飞往热带地区,有的鸟类甚至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飞行,比如北极鸥,每一次迁徙都要飞行1万多公里,一年中会花费很多时间在南北半球的寒温带间奔波。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3)

那么鸟类为什么要迁徙呢?其实根本原因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比如生活在我国的鸟类,每当冬季来临,自然界的景象就是草木凋敝,昆虫销声匿迹,冬天到来之后的降雪和冰冻又会封闭大地,那么主要以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的鸟类就会无处觅食,不飞走的话岂不是坐以待毙?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4)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鸟类的迁徙活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能更好的觅食,天气变得寒冷的原因倒并不是那么重要,比如一些野鸭和大雁、天鹅等如果因受伤不能飞行,只要冬天有吃的,基本都不会冻死的,但是如果没有人类给它们喂吃的,它们很可能因为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5)

候鸟飞到南方,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那里的草木一年常青,昆虫也不会因为天冷消失,所以候鸟可以在那里安然越冬,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了,那么为什么候鸟不一直呆在那里呢?来回的飞多麻烦呀!其实热带地区也有那里的自然生态,那里本来就有很多的鸟类,而每当南北半球交替变冷的时候,都会有大批量等鸟类赶往热带越冬,那么那里原本富有的食物就会减少并渐渐变得匮乏,这就又给它们造成了生存的压力,所以当南北半球春夏季节来到,那里的草木和昆虫开始大量出现的时候,它们撤离热带地区飞到原来的栖息地,就又可以觅食无忧了。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6)

地球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大都可以分成一年四季,鸟类迁徙现象也是气候变换的一种反映,也有些低纬度地区可以分成干湿两季,这种不体现在气温上的气候变化也会造成鸟类的迁徙,不管怎样,鸟类的迁徙活动实际都是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表现。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7)

其实,动物的进化活动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鸟类是进化相当成功的一种动物, 可以说是地球上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 现在已基本确定,它们是由远古时期的兽脚类恐龙进化而来,与后者不同的是,鸟类已经有了可以飞行的翅膀,而翅膀实际上是生物进化上一种极为伟大的发明,这让它们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在地球上空飞行巡察,当发现哪里有良好的憩息地,它们就会选择到那里生存繁衍,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适应环境的手段。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8)

所以,虽然6500万年前的自然灾难导致了大批量的恐龙灭绝,但是已经进化出翅膀的兽脚类恐龙后裔——鸟类却度过了那次消灭了地球上80%的生命物种的灾难,正是因为它们可以凭借翅膀飞行在地球上空寻找适宜的居住地,而它们的羽毛保护下的恒温的身体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当地球环境渐渐变好之后,鸟类开始大量进化繁衍,统治了地球的天空。

鸟类骨骼适应飞行的特点(鸟类是最能适应地球环境变化的动物)(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