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鹿城,白天还是闷热异常的,不过一到晚间,海风习习,的确透着一股清凉。大家一起坐在街口小酒馆外的露天餐桌上,边喝酒边惬意地弹唱,一天的奔波劳累在这醉人的老歌声里慢慢地溜走了。他们曾经在八十年代初,勇立流行音乐的潮头,演绎着他们的音乐人生。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青年时期梦想的远去,剩下的都是如酒般的醇香的故事了。在他们一边自得其乐,一边欣赏着这行人如梭的迷人夜景时,行人们也边走边观赏着他们这道现在年轻人看来有些另类的风景线。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1)

邻舍小酒馆,夏威夷吉他演奏

这次的鹿城之行是应着几个绘画大家之邀,来此一探《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的故乡,以及这幅绝世名画的原创出处的奥秘的。按理探寻《富春山居图》的奥秘,应该去富春江沿岸一带,但是我却偏偏来到了鹿城,原来他们告诉我虽然根据黄公望自己的题跋,能够确定这幅画是功成于他在富春山居期间,但是却不能说他所画之山景就是富春江两岸之景色。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画中的独特笔法,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2)

黄公望题跋

也就是那最具魅力的“长披麻皴”笔法,他用毛笔中锋着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而且寓方于圆,那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鹿城一带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特色。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3)

大罗山披麻皴山景

独特的大罗山,以及百家尖都离他的故乡很近,当然这些地方也曾经是他流连忘返之处,那么这些山景出现在他的画作中也是理所当然的。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4)

百家尖山景

当然,他们还有很多其他证据,比如,当地黄门后人居然发现了他们的族谱有黄公望的详细信息,说明他本来就是出生于此的,并非领养来的云云;还有这部《富春山居图》的前半部即开篇部分,被后人称为《剩山图》的景物就是在大罗山巅看到的海景。在山顶看到的应该是铜钵岛等小岛屿与大海融合在一起的美景,只要天气晴好,能见度够高人们就能看到与《富春山居图》几乎一样的景物。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5)

大罗山望海

不过所有这些都不是我要头痛的,那些应该是历史学家该操心并且论证的。对于我来说,我只醉心于这样的一次与元末明初的大画家黄公望隔空对话的机会;又或者这些可以为我以后的创作增添些灵感和色彩,那我可就无可无不可的了。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6)

梅雨潭旁的梅雨亭

黄公望游遍了故乡的山景,自然也一定去过仙岩的梅雨潭。那么我自然不能例外,第二天早上我和友人便兴冲冲地奔仙岩而去。一到仙岩,往山上行不多远就远远地看见梅雨亭了。我不觉又想起朱自清先生的《绿》来,他是第二次到仙岩时,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的,我想我应该马上也要有同样的惊诧了。不过我很快得到的却是另一种惊诧-眼镜王蛇的惊诧,其实更确切的说是惊吓。正当我们在石级上吃力地往上走时,突然听见旁边短促而响的“嘶嘶”声,大家朝声响处一看,一篷青烟后半竖着一条眼镜王蛇,还在对我们喷着毒烟。人类基因中隐藏着的对蛇的恐惧,使我们个个汗毛倒竖,心跳骤然加速,待我刚刚平复心情连忙着要拍照时,这蛇老兄竟然立即窜行离去,没能够拍到它竖着吐烟的恐怖样子还真有点遗憾。不过友人却说是好兆头,因为有句谚语说:见蛇发财,人人有份。然而在我而言,发财先不管它,惊吓的确已经有份了。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7)

山道遇蛇

此后,一路到梅雨潭,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再次遇见蛇老兄。终于到了梅雨潭旁,蛇自然是没有再遇见过,可是这梅雨潭的绿居然也不见了。这下惊诧倒没有,疑惑倒有了,相信朱自清先生一定不会写错,可是我真的没有见到那醉人的绿呢。还是当地友人给我解释清楚了,原来前几天下大雨,所以,这里的水浑浊了,其他时候梅雨潭的确是有醉人的绿的。看来还是我赶巧了,不过我却有幸领略到了没有绿的梅雨潭,不过这样实在也别有情趣呢。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8)

梅雨潭

再往上到了雷响潭,那“闷雷”倒是轰隆隆的气势磅礴,的确与众不同。我真的很想知道在黄公望那个时代不知道这“闷雷”是不是也这样响,不过他因为常常来这边转悠,也一定见过浑浊的梅雨潭吧!这么想着,不觉就到了三皇井。这里传说中的三皇是指伏羲、神农、女娲三皇。三皇凿井于仙岩山之说在这里由来已久。据传伏羲氏取此岩石打火教会族人吃熟食;神农氏凿井引水滋润五谷;女娲捏土造人,精选此处岩石炼制成补天之五彩石;因而留下这三口古井于此。也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带的山上怪石嶙峋,各呈异像,散乱纷处。大罗山,百家尖等等的山上到处都散落着女娲补天未用的各色石头,而这独特的山景自然也成了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素材。看来《富春山居图》的奥秘还真的就在这鹿城一带呢,此行实在不虚呢!

不过,天气真的好闷热,现在的我已经汗流浃背了……

黄公望秋山亭台听泉图(黄公望眼中的梅雨潭)(9)

女娲补天炼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