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这些现象,你的部门可能边缘化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体制内边缘部门有哪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体制内边缘部门有哪些(你所在部门被边缘化了吗)

体制内边缘部门有哪些

一、存在这些现象,你的部门可能边缘化了

看看你的所在的部门,如果单位年年的评优评先没有你,外出的考察交流机会没有你,单位的重大活动没有你,单位各类机构组织没有你,申请涉及费用的活动多数不被批准......那很有可能,你所在的部门正在边缘化。

二、存在这些原因,你的部门必然边缘化

关于边缘化的种种原因,请对号入座:你所在部门的工作不在单位的重要工作清单之内;部门的考核指标不属于单位的核心指标,且权重占比相当小;部门的具体工作太过常规毫无亮点且没有创新创意;部门在单位各项工作或活动中的参与度过少;部门人员心态躺平,不愿亮相暴光;兄弟部门实力较强技不如人。另外,如果你的部门有扎堆的关系户,那也是个边缘化的原因,因为在这里,各种考核指标、管理制度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任何单位都存在这样的清单,比如,重要工作清单、核心指标考核表、年度各项活动表彰统计表、各类资格证统计表、学历统计表,以及各类名目的排名表----你看看,你的部门在这张表上排老几?如果都在后面,很遗憾,铁定是被边缘化了。因为领导只会结果、只会将好的资源分配给能力突出的部门和人,让他们产生更大的效益,为单位争荣誉,为他挣政绩。

三、像这些做,摆脱部门边缘化

刷部门存在感。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党团工妇等外围工作入手,主动参与相关活动,积极展示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及其它综合能力,力争圆满完成任务。因为在单位上,这一类的活动往往也是不太被重视的,大多数都是应付、随便、方便、省事,说白了就是完成个政治任务。如果能以此类活动为突破口,能在较大范围内获得关注,能较快地引起中层和上层的注意,在领导层留下印象,进而成为相关活动意识中的最佳人选,提高部门的存在感。我一个朋友在单位后勤物资库工作,简单说就是库房管理员,这个部门在单位历来不被重视,就像空气一样的存在,大家也唯唯诺诺地上着班,无欲无求。去年建党一百周年,单位系列庆祝活动中有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经过积极动员和参与,最后部门三个员工拿了三个第一名,让整个单位惊呆了,原来这里藏龙卧虎。在以后,凡是涉及相关活动,单位立马想到物资库,而他们也没上领导失望。小库房逆袭成了单位的明星。还获得了一些特殊的待遇,一度成为别部门觊觎的肥缺。

其次,抓好部门人员素质的储备,让部门成为单位的人才库。虽然提高个人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是现在社会职场普遍共识,但是对去边缘化同样适用,而且特别适用。边缘化的部门相较于其他部门,业务压力没那么大,时限要求没那么紧,劳动强度也没那么高,简单说,就是更闲。如何闲中出价值,就是闲人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到了一家国企,也是在一个后勤部门工作,工作清闲,小伙子日益消沉,在一次和同学的交谈中,同学让他趁闲多学几个专业,考几个证,既充实还能有更多的选择。他认为有道理照做了。后来他考了研究生、考了注会。恰好单位进行人员交流,所有条件,特别是学历文凭只有他符合,被调整到了一个中层的位置。部门聚会的时候,他把学习的事告诉了同事,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大家工作之余,不再刷剧、游戏、网购,都默默地把各类学习方面的资料拿出来了,整个团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学习氛围。有3个报了研究生课程,4个报了系统内的专业培训。在后来的单位晋升中,该部门竟出了2个中层干部,一时成为全单位上下热议的话题,都说这里是干部的摇篮。领导给予了部门高度的评价,特别颁发了一个“孜孜不倦部”的招牌挂于部门显眼位置,指出该招牌实行流动管理,号召单位各部门勇于夺牌。这一通下来,部门显然已经摆脱了边缘化,正在走向企业的中心位置。

虽说“是金子就会发光”,但不能融入集体、团队,就会日益被孤立、掏空,离权力中心、集团利益中心越远,就越会被边缘化,就会丧失大量的资源、人脉,让人求而不得,甚至失去存在的意义。对于边缘化的认识必须尽早、必须清醒、必须重视,要么让边缘化的部门存在感刷起来,要么让提升个人素质的价值感亮出来,让上层的集团、领导看到部门或你是一块“金子”,引发他们的关注,争取他们的扶持,让“金子”真正实现发光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