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性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易挥发的物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生成络合物的反应等等。

二、离子方程式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①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时采用“以少定多变的方法”。所谓的“少定”即量少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确定为1,而“多变”即过量的反应物,其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的需要确定,不受化学式中有关比例的制约,是可变的,即量少物质产生的离子数之比要符合化学式。

比如Ca(HCO3)2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首先是碳酸氢根中的氢和氢氧根中和生成水,两个碳酸氢根需要两个氢氧根反应,生成两个水和两个碳酸根离子,然后才是一个钙离子和其中的一个碳酸根离子形成一个碳酸钙沉淀。具体反应如下

Ca2 2HCO3(−) 2OH−=CaCO3↓ CO3(2−) 2H2O;

若Ca(HCO3)2溶液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首先是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一个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一个水和一个碳酸根离子,然后是一个碳酸根离子和一个钙离子生成一个碳酸钙沉淀,具体反应如下

Ca2 HCO3(−) OH−=CaCO3↓ H2O。

②离子反应中的优先原理

a.优先氧化原理(或优先还原原理)

书写时以电子守恒法判断离子方程式中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①确定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顺序。

②根据强弱规律,判断反应顺序,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反应。

③分步计算书写。先判断过量,后计算书写。

b.优先沉淀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或同类型沉淀物质的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应优先生成Mg(OH)2沉淀,而不是MgCO3沉淀等等。

③多离子反应的分析

两种试剂混合,同时存在多个离子反应,必须注意反应优先顺序及相关量的多少。

比如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如果向1mol明矾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可假设铝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1.5mol(一个铝离子和三个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个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明矾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只有1.5mol沉淀为硫酸钡,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Al3 1.5SO4(2−) 1.5Ba2 3OH−=1.5BaSO4↓ Al(OH)3↓,然后将小数化成整为整数就行。假设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需要氢氧化钡2mol,而2mol氢氧化钡提供4mol氢氧根离子,故与1mol铝离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则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Al3 2SO4(2−) 2Ba2 4OH−=2BaSO4↓ AlO2(−) 2H2O;

所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必须抓住反应的本质,采用以少定多的方法,拆分一定要合情合理(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必须拆开)。

高考必掌握化学方程式(高考化学复习离子方程式)(1)

高考必掌握化学方程式(高考化学复习离子方程式)(2)

高考必掌握化学方程式(高考化学复习离子方程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