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

《熟年》为啥那么好看?

雅清分析,有三大原因。

一是表现当下普通人的生活好真实。

二是探讨当今的社会话题好犀利。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

刘红艳(唐艺昕饰)孩子流产了,母亲生病了,丈夫唯唯诺诺也没个主心骨,婆婆答应给买的房子,更是遥不可及。所有的压力堆积在一起,让她无所适从。所以回到家,都不想进家门,坐在楼道里,眼泪吧嗒吧嗒地,就全都掉了下来。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

红艳的心里,多多少少都还是有些埋怨婆婆吴二琥(宋丹丹饰)的吧?明明嘴上答应了只要怀上宝宝就给买房子,可是当红艳真的怀上了孩子,吴二琥又推三阻四,想出各种理由来搪塞,令红艳无比寒心。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

可是,谁能理解吴二琥的无奈和窘迫呢?

家里的条件就那样,一家四口挤在一处老破小的房子里,儿子结婚后,主卧就给了儿子儿媳当了新房,吴二琥两口子,就只能在次卧搭了个上下铺,吴二琥睡下铺,她老公倪伟民(张国强饰)50多岁年纪了,还每天爬上爬下地睡上铺。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5)

吴二琥的确是答应了要给红艳买房子,可那不是权宜之计吗?若真要买房子,就她家那条件,就她和老公那点破工资,哪里够?

家里的积蓄,大概在为儿子办婚事的时候,就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所以当红艳真的怀孕了,她不是不想言出必行,她是真的拿不出啊。

为此,倪伟民只好背着老婆儿子去当骑手,去做外卖老哥。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6)

而吴二琥呢,也为了每月能多给家里挣6000块钱,而不惜和保姆李阿姨,联合演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戏,给张春梅(郝蕾饰)和倪老太太(曹翠芬饰)看。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7)

吴二琥难道不清楚事情败露后,她会非常伤自尊吗?

她非常清楚,但她还是选择了“铤而走险”。为啥,就因为她更需要那6000块钱啊。

对于穷人来说,跟能解决大问题的钱比起来,尊严算个啥呀?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8)

所以,看电视剧《熟年》最新更新的这几集,我那眼泪哭得呀,就一直没断过。

尤其是看着倪伟民在送外卖时,因为要躲避行人而不惜让自己摔倒在地,他的腿都摔瘸了,可他根本顾不上,而是不停地恳求买家:“你能别给我差评吗”?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9)

还有倪伟民回到家对老婆吴二琥说“我当时摔那一下子的时候,就想,我千万别摔残废了啊,不能再给老婆添负担了啊”。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0)

还有吴二琥在张春梅家做保姆,被春梅发现了真相,她那无地自容的样子。

这所有的场景,都让人看了很心痛。我的泪水,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怎么止也止不住。

关键是,这些场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司空见惯的吗?

只是很多“悬浮剧”,用花花绿绿的“假象”,把它们隐藏起来了而已。

刘新执导的电视剧《熟年》,通过一家三代九口人的家庭羁绊,不遮不掩地向我们展示了普通家庭真实的日常生活。并和观众探讨了感情、婚姻、职场竞争、孩子教育、老人养老等大家所普遍关注的现实话题。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1)

因为所表现的内容很贴近老百姓,所以大家都爱看。

而《熟年》收视率爆火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其中的众多演员,都呈现了投入的、“走心”的、精湛的演技。他们真实、生动的表演,使得他们所塑造的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地呈现到了我们的面前,从而令观众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和深深的“共情”。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2)

目前17集看下来,我觉得《熟年》中大部分演员的表演,都是称职的。而其中演得最好的,在雅清看来,有五位演员,是剧中的演技担当。

他们中当然也包括了扮演张春梅的郝蕾和扮演吴二琥的宋丹丹。

那么他们的表演,好在哪里?又有怎样的区别和差异呢?

一、张国强:在《熟年》中扮演倪伟民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3)

首先,我想说说张国强。

在更多观众的心目中,他是《士兵突击》中的高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张迷龙,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陈大雷。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4)

也就是说,他之前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军中硬汉。

而《熟年》中的倪伟民,倪家老大,有担当,但却没啥本事。

论有心眼,他比不过聪明的人精一般的倪家老二倪伟强(刘奕君饰)。

论为人处世的潇洒度,他更比不过率性而为的倪家老三倪伟贞(王鸥饰)。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5)

因为老倪家父亲走得早,所以倪伟民早早就担负起了帮助母亲养家糊口的重担。

他把弟弟妹妹都培养成了材,一个成了大学教授,一个成了电视台制片人。

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儿。

可他自己,却只是企业食堂的大厨,没钱没地位没人脉。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6)

他的弟弟妹妹虽然嘴上说感谢大哥,可却没见用实际行动,来帮衬他这个把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大哥一把。

倒是倪家老二倪伟强那已经离婚的前妻张春梅,在听说大哥儿子倪俊(王彦霖饰)想买房后,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救急(看到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的时候亲兄弟,真不如一个朋友更有胸怀和格局)。

我想,也许正因为倪伟民是倪家三兄弟中最“没出息”的一个,所以他在家里,连点话语权都没有。也就是说,什么苦活累活他都干了,可啥好处他都没捞着。在老太太的心里,他也不如那两个小的有分量。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7)

倪伟民为何会养成连话都说不明白的窝囊性格?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这人心好啊。不管别人怎么对他,他都一颗诚心对待家人。

对母亲、对老婆、对儿子、对儿媳、对弟弟妹妹,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肝都掏出来。

张国强把倪伟民那骨子里的善良,那被生活打压后的唯唯诺诺,那焦虑却硬抗的状态,都演得太到位,太好了。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8)

他这次的突破太大了。

眼神中的犹疑不决、语气中的含混不清,全都与他之前扮演的爽利的军人,截然不同,显示了他强大的可塑性。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19)

我觉得他是《熟年》中演得最好的男演员之一,谁会反对?

二、刘奕君:在《熟年》中扮演倪伟强

倪伟强在跟张春梅离婚后,就走了,然后一去就再无音讯。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0)

当然,他走之前,对着他那已经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母亲,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然后就像是从大家的生活中消失了一般。

倪家老二倪伟强打小就聪明,蔫有主意。啥东西一学就会。所以他后来考上大学,然后一步步成为在大学里搞科研的教授,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1)

然而越是脑子活泛的人,想的事情多,就更容易“钻入牛角尖”。

所以,谁能想到,人人羡慕的倪伟强,内心其实是极度敏感而脆弱的。

大概因为从小就是别人学习的榜样,所以他觉得很累,不愿意接受“被安排”的人生和命运,于是就通过“反叛”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不满和压力。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2)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而扮演者刘奕君,却是个非常成熟的好演员。

他在《熟年》中,也同样呈现了非常准确而精彩的演绎。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3)

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戏路很宽,真是演啥像啥。

各位看,《伪装者》中的王天风出手狠辣,《琅琊榜》中的谢玉心机深重,《开端》中的张成富有担当,《张卫国的夏天》中的林宏年处事精明。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4)

《熟年》中的倪伟强沉闷阴郁。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朝代,他都演绎得人各有貌。并令人记忆犹新。

在《熟年》中,有两场戏,他的表演,堪称炸裂。

一场是当着心理医生的面,他指责张春梅对他的控制。刘奕君一方面想维持倪伟强身为知识分子那最后的体面,一方面又不愿接受张春梅对他的“安排”,所以表面是纠结的,内心是抗拒的,状态是窘迫而尴尬的。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5)

这是一种非常难以表达的感受,可是刘奕君演得却恰如其分。

还有一场戏,是倪伟强终于与张春梅离婚了。两人从民政局走出来。按理说倪伟强的脚步应该是轻快的。可恰恰相反,郝蕾扮演的张春梅似乎更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而倪伟强呢,却反而像是陷入了另一种窘境中一样。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6)

张春梅还像之前那样,自己坐下来吃煎饼,也没有忘记给倪伟强带一份。

两人坐在民政局门外的台阶上,一边吃着煎饼,一边回忆着往事。

对张春梅来说,更多的是释然,可对倪伟强来说,内心却非常拧巴。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7)

尤其是春梅对他说“伟强,你也要好好的,从今天开始,你自由啦”时,他似乎一下子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春梅走后,倪伟强掩面痛哭。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8)

刘奕君通过真挚投入的表演,展现出了倪伟强内心那复杂的多层面的感受。

他其实是深爱着春梅的,所以春梅的潇洒离去,他倍感伤心和失落。

但显然,他更爱他自己。

刘奕君的表演,好就好在,他自始至终,都非常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三、曹翠芬:在《熟年》中扮演倪老太太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29)

我觉得倪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啊。

丈夫早早过世,她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何其艰难?

但她却咬牙坚持了过来。

而且把三个孩子都培养得那么优秀。

大儿子孝顺、二儿子聪明、三女儿优秀。

似乎都是按照她想要的方向发展的。

所以她在这一大家子人中,威望很高。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0)

最厉害的一点,是她有一双慧眼,看人一看一个准。

同时,她心如明镜,却大智若愚。

而扮演倪老太太的曹翠芬,也不是个一般的演员啊。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1)

她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预科班学习。1962年,正式进入本科班。1966年毕业。但直到1973年,29岁的她才得到在重拍版电影《南征北战》中出演角色的机会。但她因为长相并不艳丽,所以总是得不到演主角的机会。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2)

1990年,她在张艺谋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出演了二太太卓云。最初也有人认为她长得不好看,然而她却凭借精湛的演技,将一个面善心歹毒的坏女人形象,演绎得栩栩如生,获得了所有观众的认可。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3)

此后曹翠芬又出演了众多影视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仅演技愈发成熟稳健,而且就连长相气质,也愈发和蔼可亲。《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盛老太太、《庆余年》中的范老太太等,都太令人难忘了。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4)

这一次,在《熟年》中,曹翠芬再一次呈现了一位老戏骨的职业修养,她的表演,愈发静水深流、游刃有余。

倪家老太太虽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但她绝不糊涂。我觉得曹翠芬将老太太介于失忆和聪慧之间的那种状态,演绎得非常准确细腻。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5)

比如在医院将大孙子倪俊,认成了更亲近的二孙子倪斯楠,她脸上马上露出天下奶奶都有的慈祥的微笑,然而那笑容中,却掩饰着些许的尴尬和内疚。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6)

再比如二儿媳妇春梅,在已经和自己的儿子离婚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照顾自己,倪老太太的心里多少都是有些过意不去的。所以有时她会在春梅面前,特意做出“讨好”的模样。看似不经意的小表情,却都是好演员曹翠芬那精心的设计。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7)

什么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呢?

我觉得曹翠芬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那就是真正高超的演技,向来是让观众难以察觉出来的。

四、宋丹丹:在《熟年》中扮演吴二琥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8)

大家在看《熟年》这部剧时,是不是不断地在说:宋丹丹这个演员,演得可真好。

姜还是老的辣。

吴二琥原本是个人设并不讨喜的角色。

然而因为是宋丹丹出演,所以显得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39)

总之看熟年,我最期待两位演员多出场,一个是郝蕾,另一个便是宋丹丹。

她们俩可以称得上是剧中最能撑住场面的演员了。

但其实她们的表演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郝蕾是正规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的高材生,而宋丹丹则是舞台上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实力派。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0)

宋丹丹一直都说自己能走上演艺之路是个“意外”。

因为她长得并不好看,在学校的文艺演出中,也并不显眼。

但实际上她却具有成为一名演员的天赋和灵气。

那就是难得的松弛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1)

很多人以为演员就是个照本宣科的职业,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没有悟性,没有一定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的。

而宋丹丹,恰好样样都具备。

所以她没有任何表演经历,却轻松考入了一向要求严格的北京人艺,并且成为他们那拨学员中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女演员,不是没有原因的。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2)

宋丹丹后来成为央视春晚小品舞台上的扛把子演员,也是因为她的松弛感。她很擅长通过准确的有特点的动作设计,来完成对角色的性格刻画。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3)

而这一点,并不是一个演员很努力,就能做到。

所以我觉得,宋丹丹是个天才型的演员。

这次在《熟年》中扮演吴二琥,她的表演,是多么活灵活现啊。

她的天赋,再加上多年的表演经验,使得她几乎不用费吹灰之力,便能将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4)

大家看她的表演,有没有一种“在演我家妈妈”的既视感?

无论是神态,还是说话的语气,简直都是一模一样。

所以演员这个职业,跟长相真是没有太大关系。演得好不好,很多情况下都取决于天赋和悟性。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5)

当然这话如果让郝蕾听见,她不见得会同意。

因为她觉得,没有谁生下来就会演戏。

专业的教学,和后天的努力,也许更重要。

就像郝蕾她本人一样。

五、郝蕾:在《熟年》中扮演张春梅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6)

郝蕾的表演方式,是典型的学院派。

她18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和聂远等,成为同班同学。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7)

在学校专业系统地学过声台行表之后,她在舞台上和镜头前的表现,就愈发自信。

她最初其实也算是本色演员,然而多年尝试对不同角色的挑战,使她逐步摸索出了如何分析和揣摩人物内心的方式,再加上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加如虎添翼。

我觉得郝蕾在出演《浮城谜事》这部电影时,就已经呈现出了对复杂性格人物的把控能力。对角色内心的刻画,对表演节奏的掌握,全都那么举重若轻。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8)

这么多年来,她演了那么多不同的角色,但似乎没有一个失败的案例。

这当然源自于她对角色的慎重把握。每当接到新的戏约,她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试着和剧中的人物成为“朋友”,直到自己的灵魂与所扮演的角色融为一体。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49)

所以我们看郝蕾所出演的许多角色,都会说,“她是用灵魂在表演。”

《熟年》中的张春梅,也是这样。

张春梅的知性,张春梅的霸气,张春梅的率真,张春梅的洒脱,都不像是演出来的。

而是郝蕾,让自己变成了张春梅。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50)

我觉得郝蕾在《熟年》中,不是某一个片段演得好,而是无时无刻,都揪着观众的心。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剧中有一场并不十分起眼的过场戏,是郝蕾扮演的张春梅,和曹翠芬扮演的倪老太太的日常对话。

倪老太太亲自下厨,给春梅做了一顿夜宵。张春梅说“小时候最爱吃妈妈做的炒饭,妈妈走了之后,我以为就再也吃不到了,结果,今天一吃,这不妈妈就在这儿的吗?”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51)

她说话时的神态、语气、舀一勺饭喂到倪老太太嘴里时的动作,都是那么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人为表演的痕迹,却让我们感受到春梅和倪老太太之间的母女情深。

所以郝蕾的表演,看着就是舒服。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52)

一个真实。就如她在课堂上学过的,真听真看真感受。

二是含蓄。这显然更加符合张春梅这个角色的定位,沉稳、内敛、内心强大,定力十足。

所以我觉得宋丹丹那奔放的不拘一格的表演妙不可言,但郝蕾那含而不露、内涵丰富的表演却更加耐人寻味。因为她给了观众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郝蕾演技写进教科书(同是熟年中演技担当)(53)

不知大家在看《熟年》时,是否也有很雅清一样的感觉呢?是不是也觉得张国强、刘奕君、曹翠芬、宋丹丹和郝蕾,是其中演得最好的5位演员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吧。

文/DJ雅清编辑部:小静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