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标签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北京市首批认定的13家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将每年给予1亿元的经费投入,连续资助5-10年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1)

排名数据

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北京化工大学位列内地高校第38位

USNews 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北京化工大学位列内地高校42位

学科实力

化学学科进入ESI 排名前1‰

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 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前1%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三

2017 年北京化工大学“绿色化学化工及材料”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之列

北化学科建设侧重理工类,科研氛围浓厚。化工、高分子材料、化机等专业在国内颇具实力,其它学科专业水平一般,在同类院校中算不上出彩,其中国贸专业口碑尚可。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2)

学在北化

北化的学风不错,不同于北工大的本地生源占据较大比例,北化生源分布则较为平均,其中不乏来自外省市的农村子弟,比较有上进心,再加上学校营造的“学霸”氛围,周末安排学习、寒暑假放假晚还有小学期等措施,以及不放水的考试难度,造就了一批学术人才。因此外界对北化学子的印象就是踏实务实,企业对北化的认可度也很高。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3)

曾经的北化一度男女比例失调,后来开设了不少文科专业来吸引女生报考,这才使校内男女比例数字往1:1靠拢,但此举依然难以破解具体某个专业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比如工科专业班级里的女生资源向来稀缺,特别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这个专业,男女比例一般是10:1。所以一定好好珍惜班级里仅有的女生啊。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4)

北化有很多有趣的课程,比如被戏称为高分子玄学的《高分子物理》,以理学思维方式加以阐释的《老庄哲学》,如同“噩梦”般的《物理化学》,对宝石、皮包、植物等进行分析检测的《商品检验基础》,充满思维闪光与碰撞的精英班课程等。

住在北化

北化的新生均入驻昌平南口校区。新校区宿舍群叫“樱花苑”,是不是特别诗意呢,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带衣柜,有阳台,有暖气,有空调,有电梯,虽然没有独立卫生间,但是每层都有盥洗室,旁边就是公共洗衣机与刷鞋机,两边是浴室与卫生间,浴室还是独立单间,所以来自南方的小伙伴们就不用担心大澡堂式的坦诚相对了。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5)

值得称道的是,新宿舍的装修材料是很环保的,比如硅藻泥涂料等,在宿舍里完全可以放心的大口呼吸。

不过据传北化的宵禁较严,外出留宿需要请假,晚归查访,晚9点后~早6点前不允许出校门。

吃在北化

北化食堂的菜品五花八门,品种非常丰富,号称吃一年也吃不遍。

首先来聊聊紫竹系列食堂。

紫竹第一食堂(人均:11-13元)

一食堂在一层,是唯一一个整个上午都营业的餐厅,主要以自选和全国各地风味混搭为主。在左侧的水吧,夏日可以来一杯清凉爽口的西瓜汁,冬日则点上暖身暖心的热奶茶。

紫竹第二食堂(人均:7-8元)

二食堂的价格非常平易近人。在这里可以以最实惠的价格吃饱。

紫竹第三食堂(人均:12-14元)

三食堂排队打餐的队伍是最长的,经常可以看到好几个窗口前排起了长队。

紫竹第四食堂(人均:12-14元)

包揽南北特色小吃,覆盖粤、川、湘、鲁四大菜系,餐厅的营业时间也是紫竹餐厅中最晚的。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6)

除了紫竹系列的,另外还有比较个性化的食堂餐厅供选择。

清真食堂(人均:11-13元)

清真食堂的装修风格十分有异域特色,菜品以清真基本伙食为主,穆斯林地方特色为辅。

九月面包房(人均:8-10元)

这里不仅经常推出”网红“甜品,还可以定制各种式样的生日蛋糕,是爱好甜品的同学们的最佳归属。

伴山餐厅(人均:9-11元)

它是玉屏山脚下的深夜食堂,离宿舍楼较远,有配送餐食到宿舍的服务。

1958coffee(人均:11-13元)

北化唯一的咖啡馆,它坐落于樱花苑五号楼的南面一二层。

校园美景

相比于北化本部,也就是北三环朝阳东校区沧桑的历史感以及老旧的硬件设施,新校区地处昌平,实现了硬件设施质的飞跃,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楼,六层图书馆,三馆合一的体育馆,室外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应有尽有,地下超市物品齐全,五个新食堂。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7)

教学楼一景

林艺扬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北京化工大学怎么样)(8)

图书馆

新校区的建设让北京化工大学摆脱了往日老旧沉闷的印象,她正以全新的形象迈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北京化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