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50年相声之现状文字版(新相声中腿子活)(1)

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想到写这么一个话题。相声和ip改编看似相差万里是两个挨不上的话题,其实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不少经典的相声段子其实可以归纳称之为ip改编的段子。

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想写一篇关于“新相声和传统相声”之类的文章,作为新相声的经典《虎口遐想》似乎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段子。

记得前些时候读梁左的文集,《虎口遐想》这段相声似乎是他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说改编而来的,这就一下子把我的思绪转到ip改编上了。这几年ip这个词也热火过一阵子,不少网络文学ip改拍成动漫、电影、电视剧,甚至于做了游戏。

提到ip改编这个词,突然想到,相声段子里面也有改编ip的事情,所以就想着先专门写一篇出来归纳归纳。

《虎口遐想》算是一个成功的小说改编成相声,除此之外似乎还很少见其他演员有表演过小说改编的相声段子来的。

论50年相声之现状文字版(新相声中腿子活)(2)

唯一还算一个的,是有一段传统活,关于算卦的一个小段,讲的是客栈里有个算卦的,这时候进来一个人找他算卦,没等那人说话,算卦的说,你从北边来?骑着驴来的?你媳妇病了?三个问题那人都说,对。

捧哏的问逗哏的,他怎么算的都对呢?逗哏的解释,因为外面下雪,他后背有雪身前没有,所以知道他从北边来。脚上没泥所以知道他骑着驴。这么着急肯定是家里有人生病,他出来肯定不是他自己生病,那准是他妻子。这段子揭露了算卦的全是骗人的,反正就是有这么点意义。

我前两天看了一本书,是民国的滑稽小说合辑,里面有一篇跟这个故事内容一样的,不过把算卦的换成了医生。这也算是一段改编,就是不知道在民国那时候是小说改编的相声,还是相声被人改变成小说发表了。

另外《关公战秦琼》《扒马褂》《属牛》等等吧,这些改编自古代笑话的作品表明了相声改编自文学作品,也算是一个传统。

以上这些还只算是改编,不能叫ip改编。因为他们改编的事物知名度也不是很大,算不上一个成熟的ip。但他们作为相声段子的知名度很大,可以作为ip存在。

有成熟ip改编的比如《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这些,郭麒麟说过一段相声也叫《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郭麒麟刚拍了这部电视剧,又在相声里用相声的方式重温了一下剧情,这算ip改编了。

论50年相声之现状文字版(新相声中腿子活)(3)

《祖宗十九代》是一个ip,但郭德纲也说过一个叫做《祖宗十九代》的相声就不算ip了,因为内容没啥关系,别人都是蹭ip热度才改编的,他这是给ip制造热度,为电影宣传才用的这个名字。

岳云鹏说过的一段河南方言版的《泰坦尼克》是ip改编。

论50年相声之现状文字版(新相声中腿子活)(4)

这样想来,传统段子里的腿子活就都算是ip改编,比如《黄鹤楼》《洪洋洞》。这类戏剧在当时环境下的火热程度,绝对算得上是顶级ip。

腿子活作为传统相声的一个基本技巧,创作新相声尤其是在对一些成熟ip进行演绎的时候,经常用到这种表现方式,比如《相声有新人》节目里张攀刘铨淼表演的那段《刘海砍樵》就是一段ip改编的腿子活。

并不是刻意要生造话题才把相声和ip揉和到一起来写,只是想到这个话题,想到原来那么多传统的活,可以用这么现代的方式来理解,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另外,这是我写到这里才想到的话,我认为挺重要,可以用来做结尾。

就是,过去的人可能不够重视版权,相声段子也是一个人创作了大家都在使用的。社会进步,现在版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了。

我们既然认识到ip改编了,肯定会出现改编别的影视作品的时候,注意版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