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兼(jiān) 听(tīnɡ) 则(zé) 明(mínɡ) 偏(piān) 信(xìn) 则(zé) 暗(àn),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关于诚信含有信的成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关于诚信含有信的成语(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知识)

关于诚信含有信的成语

成语: 兼(jiān) 听(tīnɡ) 则(zé) 明(mínɡ) 偏(piān) 信(xìn) 则(zé) 暗(àn)

释义: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知识内容:

王符,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潜夫论》是王符创作的政治著作,共十卷三十六篇。其内容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历史、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潜夫论》对东汉后期政治社会提出广泛尖锐的批判,深刻揭露了社会上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认为这些皆出于"衰世之务",并引经据典,用历史教训对统治者加以劝诫。

从《潜夫论》中反映出王符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构成,其主流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就是说先秦思想对他影响极深,也很难摆脱西汉传统的影响。明确地提出"为国者,以富民为本"的观点。民本思想,在儒家学说中早已有之;富民思想,在《论语》《管子》《史记》《汉书》里有明确的阐述,这不是王符所独创;但王符"以富民为本"的思想,却有其独到之处。

在王符著文论政并抨击社会黑暗风气的举动下,出现了不少政论家,最卓越的有王符的好友崔瑗的儿子崔寔,著作题名就是《论政》;还有兖州仲长统,著作题名《昌言》。但这两部书都没有留传下来,只在隋唐类书中保存着片断的佚文。时代到崔寔、仲长统时候,已经快到三国了,他们已不甘心当"潜夫",但是由于他们的性情都属于"狂生"类型,得不到权贵的欣赏,也就只好郁郁不得志而死。

王符不仅思想深邃,还继承了汉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有着高深精湛的文学修养。因为他终生生活在民间,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验,见闻广博,观察敏锐,有丰富的生活创作源泉。他的文章非常优美,不但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笔力浑厚,语言质朴,而且善于运用确切生动的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有时也采用韵文,使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清代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说:"王充、王符、仲长统三家文,皆东京之矫矫者。"他在东汉散文中自成一家。

好了,以上就是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知识,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收藏,以方便大家学习以往更多有趣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