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抗磷脂综合症(APS)的生物学诊断考虑到了抗心磷脂和/或抗β2GP1抗体的持续阳性和/或狼疮抗凝剂(LA)的存在。然而,一些非经典的抗磷脂抗体的出现,可以帮助诊断APS。

目的:研究非经典抗磷脂抗体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用途。

方法:纳入八十七名年龄在15至92岁之间的患者,并将其分为以下几类:41例临床标准APS呈阳性的经典抗体阳性(31例为原发性APS,10例为继发性),17例血清阴性APS(SNAPS)患者(例如,对APS具有强烈临床怀疑的经典抗体持续阴性),11种无症状抗磷脂抗体载体(即,对没有APS临床证据的经典抗体持续阳性),以及18例首次出现血栓或产科事件的患者。IgG和IgM检测到以下抗原:通过ELISA检测的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PS / PT)、以及通过免疫点检测的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膜联蛋白V、凝血酶原。通过化学发光检测抗β2GP1 IgA和抗β2GP1结构域1 IgG。

结果:非经典抗体的阳性率与APS严重程度相关。灾难性APS(CAPS)的非经典抗体阳性率为10.7(中位数,范围:5-14)。9/17血清阴性患者至少一种非经典抗体呈阳性。一项对所有标记进行无监督分级聚类的研究显示,aPS / PT抗体与LA的存在高度相关。所有具有APS三重阳性(最高风险特征)的患者还表现出aPS / PT抗体的持久阳性。

结论:我们从主要由原发性APS患者组成的前瞻性队列中获得的数据表明,非经典APS抗体可能是有用的。

#快问中医超能团# #超能健康团# #健康# @快问中医

非典型抗磷脂抗体临界值(临床标准APS患者中非经典抗磷脂抗体的发生率和意义)(1)

介绍

抗磷脂综合症(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血栓和/或产科表现与至少三个标记之一(狼疮)的持续阳性相关:狼疮抗凝剂(LA),抗心磷脂抗体(aCL)或抗β2-糖蛋白I(aβ2GP1) IgG或IgM同种型。

据估计,APS的患病率约为每10万人40-50例。APS可以是原发性的,即没有任何其他可定义的疾病,也可以是继发性的,即与其他疾病有关,最常见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以及涉及的血管的数量和大小,APS具有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例如周围血栓形成、神经、肺、心脏或产科表现(反复胎儿流失或子宫内发育迟缓)。最严重的APS形式称为灾难性APS(CAPS),其特征是由于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多器官衰竭,占APS的<1%。

血栓形成的二级预防基于长期的抗凝治疗。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利妥昔单抗治疗。CAPS的治疗需要积极的疗法,即使用与大剂量类固醇、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相关的抗凝药物。

考虑到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的高复发率,因此准确识别APS患者至关重要。同样,在怀孕期间对APS妇女的治疗也可显着改善胎儿和产妇的预后。

尽管治疗取得了进展,但APS患者仍会出现明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诊断和治疗以及确定可靠的预后指标至关重要。

非典型抗磷脂抗体临界值(临床标准APS患者中非经典抗磷脂抗体的发生率和意义)(2)

抗磷脂抗体(APA)由针对阴离子磷脂,磷脂结合血浆蛋白或蛋白磷脂复合物的一组异质性自身抗体组成。除了经典的生物标志物(LA,aCL和aβ2GP1)以外,还研究了APS的许多其他标志物,例如抗磷脂酰乙醇胺的抗体、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这可能有助于诊断所谓的血清阴性APS(SNAPS),即一组具有APS临床表现但aCL,aβ2GP1抗体和LA持续阴性的患者。此外,对自身抗体表位特异性的研究表明,β2GP1结构域I是APS的最特异性靶标。另外,IgA同型抗体(主要针对β2GP1)已被认为是SNAPS患者的新标志物。

近年来,直接抑制凝血酶或Xa因子的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疗法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LA检测。即使浓度很低,DOAC也会导致LA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因此,在用DOAC治疗期间不应进行LA测试。LA是与血栓形成和其他临床APS表现的最强风险相关的经典生物标志物。

非典型抗磷脂抗体临界值(临床标准APS患者中非经典抗磷脂抗体的发生率和意义)(3)

此外,已经证明,与单阳性或双阳性相比,三阳性APS患者或无症状APA携带者中的经典标记物与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相关。在接受DOACS治疗的患者中进行LA测试必须停止治疗至少3天,但这可能是不安全的。有趣的是,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的存在与LA的存在密切相关。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几种非经典APS标记物在诊断具有APS和SNA PS临床表现的患者中的有效性。我们还想知道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抗体是否可以在接受DOAC治疗的患者中代替LA检测。在存在APS或血栓形成的患者以及健康捐献者中,对10种非经典APS标记的存在和持久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上篇完。

节选自翻译文献:

Litvinova E , Darnige L , Kirilovsky A , et al. Preval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Non-conventional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APS Criteria[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