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一直是宝妈关注的热门话题。前不久,应广大宝妈建议,我们发布了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要如何挑选奶粉的主题文章。然而,这几天又有不少宝妈有了如下疑问,那就一起来解惑吧~
区别与辨认
如截图中宝妈反馈,一些宝宝明明是乳糖不耐症,却偏偏吃了深度水解奶粉。虽然说有“牛奶过敏也乳糖不耐”的宝宝,但是不能将“牛奶蛋白过敏”等同于“乳糖不耐受症“。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看看:
1、定义与分类
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过敏其实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蛋白质产生了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果把人体的免疫系统当做电脑管家,那么蛋白质进入人体之后,无法被正常识别、反而被当做病毒入侵,因此会产生排斥反应,出现皮肤红肿、腹泻等相关的过敏症状。
引起牛奶过敏的机制包括IgE介导、非IgE介导、IgE和非IgE混合介导这3种免疫机制,如下:
详情可查看主题文章:过敏宝宝怎么选奶粉?水解奶粉与普通奶粉差异竟然这么大!
乳糖不耐受症:乳糖是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于乳中的唯一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是新生儿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通常是由于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进入人体的乳糖不能被分解成单糖,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系列不良症状。
在医学上,乳糖酶缺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这是由于一些人的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致,一般来说,这一种类型在临床上是比较少见的。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这种情况是因为某些原因所导致的小肠粘膜上皮损伤,从而使人出现暂时性的乳糖酶活性低下。比如,感染性腹泻、乳糜泻、局限性回肠炎、营养不良和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都会引发乳糖酶活性低下,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3)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又称为成人型乳糖酶缺乏):这是由于乳糖酶活性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所引起的,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发生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在婴儿断奶后就开始出现。而在我国,7-8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比较常见。
因此,定义上来看,牛奶蛋白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做出的排斥反应,而乳糖不耐受症是小肠内缺乏乳糖酶导致无法吸收乳糖;一个是免疫异常,另一个是吸收不良。
2、症状与区分
很多宝妈把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症混淆,是因为两者的症状有一定相似之处,比如,都容易引起腹泻这样的症状。但是绝不能根据腹泻这种症状,就轻率地判断宝宝是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耐受症,还应该结合其他方面来具体考量。为此,小编将两种病症的判断区别整理如下:
而腹泻本身也是宝宝常见的一种病症,因此,宝妈要先确认是否是一般性腹泻之后,再判断是不是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症,也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来区分:
(1)看腹泻后是否伴随出疹子:乳糖不耐受无疹子出现,牛奶过敏腹泻后相继出现疹子;但是宝宝同时为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时,两者的症状会同时出现。
(2)看吃母乳的适应情况:乳糖不耐受吃母乳仍然会腹泻,而牛奶过敏引发的症状减轻或不再有过敏反应。
(3)皮肤测试:牛奶蛋白过敏严重的孩子,将牛奶液涂抹在宝宝皮肤,比如嘴角、耳背等表皮薄的部位会立即发红,这类只对皮肤敏感的宝宝奏效,可以在家中做。
(4)去往医院进行专项检查。
喂养与护理
当判断出宝宝确定存在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症之后,对宝宝的喂养与护理更得精心一些,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1、饮食方面
总的来说,不管是牛奶蛋白过敏还是有乳糖不耐受症的宝宝,选择的奶粉都是属于特配粉范围的,如图中显示的这些奶粉:
另外,在辅食等添加原则上,都需要遵守“食物回避法”,尽量隔绝容易引起宝宝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症的食物,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再逐渐尝试。
2、调理方面
(1)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
部分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免疫系统能力逐渐增强,对牛奶蛋白的过敏也会慢慢减轻。因此,宝妈除了注意宝宝的饮食外,还可以适当让宝宝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2)有乳糖不耐受症的宝宝
添加乳糖酶可以改善乳糖不耐受。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可以添加乳糖酶来进行调理、改善,这种方式对宝妈也更容易实行,但是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乳糖酶活性的高低。
益生菌利于减轻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其中,嗜酸乳杆菌可以直接分泌乳糖酶,并且定殖于小肠的上半部分,对缓解乳糖不耐受有更积极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嗜酸乳杆菌并不适合1岁以内的宝宝食用。
3、护肤方面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容易出现红肿、皮疹等现象,因此,在皮肤护理上也需要注意:
衣着:给孩子穿棉质等柔软、亲肤的衣物,同时衣物不能太紧和太厚,以免孩子太热和出汗;
清洁:给宝宝洗澡要用温度适宜的清水,避免使用碱性的肥皂等;给宝宝勤剪指甲,以免宝宝抓伤皮肤造成感染;
药膏:如果宝宝出现皮疹、湿疹等,一些宝妈会选择给宝宝涂抹外用药膏。其中,脂类固醇激素乳膏就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用药,不过这类药物是激素药,治疗时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也有非激素类的药物,如克莫斯软膏以及吡美莫司乳膏等,这类药物一般没有副作用,而且疗效也不错;在外用的药物中还有抗生素以及止痒剂等,不过抗生素主要是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而止痒剂主要是对症治疗。但小编建议,如果确实要使用药膏治疗,建议遵医嘱选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