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前一天,西湖边上夕阳红。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


这份“疫”无反顾的爱情,似乎也在证明一个残酷的现实:婚姻生活没童话。


趁着情人节的春风,我给大家推荐一部致郁系的爱情片——《半生缘》。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2)


现在很多人都养成看豆瓣评分选电影。8分+爱情片,更受欢迎。


《半生缘》的豆瓣评分是7.8分,我以为是被低估了。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3)


原著小说评分9.1,凭啥拍出原著精髓的电影版不到8分?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4)


这不公平。


今天,我要为电影版《半生缘》喊冤。


1.继承原著精髓


《半生缘》主要讲述世钧曼桢的爱情悲剧——当然还有翠芝和叔惠的,曼璐与张豫瑾的,他们悲剧的根源是背后都有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原生家庭。


先说曼桢。


曼桢家穷,穷到她需要开启996模式打工赚钱养家。因此世钧求婚,曼桢选择推迟,说这两年还不行。


事实上,曼桢与世钧第一次见面,张爱玲就用不写之写,写出曼桢穷困的现状。


大年初四午餐时间,世钧叔惠常去的北方馆子关门了,他们最后找到了一家小脏馆。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5)


在那里,他们见到了早已等待就餐的曼桢。


大家仔细想想,曼桢与叔惠是同一办公室,两个人的下班时间一样,曼桢能先到餐馆,证明她是这家小脏馆的常客。


另一方面,小脏馆意味着性价比高(其实是廉价),世钧叔惠没有养家的负担,所以不用在饮食方面斤斤计较,而曼桢要勤俭节约。


家境意味着门第,门第不同,很难走在一起,这是张爱玲的悲观。


曼桢世钧悲剧了,叔惠与翠芝也是悲剧。


许鞍华也用镜头展现了他们的悲剧。


叔惠世钧送翠芝回家时,翠芝世钧站在一起,叔惠仰视翠芝。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6)


这就是好的镜头语言,站位表明人物关系和身份,翠芝与世钧门当户对,最终走在了一起。


话说回来,再说世钧。


和曼桢家不同,世钧家很有钱。

世钧不是那种霸道总裁范儿的阔少爷,家族意志是他的封印。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7)


面对原生家庭,他是唯唯诺诺,是被压抑的一方。


张爱玲在原著里面就交代地明明白白。


他家里开着一皮货店,自己就住在店堂楼上。……店堂里面阴暗而宏敞,地下铺着石青的方砖。

抬头一看,头上开着天窗,屋顶非常高,是两层房子打通了的,四面围着一个走马楼,楼窗一扇扇都是宝蓝彩花玻璃的。


自上而下,充满压抑感。


因为有莫名的压抑感,世钧家很大,他的心理感觉却是狭小。


许鞍华在电影中,用柱子凸显了房间的逼仄感。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8)


这一点在曼桢来世钧家后,也得到了印证。


"楼梯上暗沉沉的,曼桢凑近前去看了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来。世钧道:‘我小时候走过这里总觉得很神秘,有点害怕。’"


这样的家庭,造就了世钧懦弱的性格。


懦弱成为世钧的性格底色,张爱玲懂得居住环境强化这一层关系。


世钧的母亲一定是在临街的窗口瞭望着,黄包车拉到门口,她就看见了。他这里一走进门,他母亲便从走马楼上往下面哇啦一喊:“阿根,二少爷回来了,帮着拿拿箱子!”


这个表达充满画面感,人物的位置和关系都写出来了。


世钧母亲用俯视视角与世钧他们打招呼,凸显她居高临下的地位,彰显世钧家庭对世钧的控制。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9)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说张爱玲的小说有电影感,

“由于张爱玲本人对电影的热爱,她的作品充满着‘电影感’,情节设置有传奇性,语言描写有镜头感,心理端摩有动人处”。


许鞍华正是读懂张爱玲作品中的电影感,才让电影深得原著精髓。


2.碾压剧版《半生缘》


《唐伯虎点秋香》中说,美女是衬托的。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0)


看过剧版《半生缘》,你会发现电影版有多好。


《半生缘》中,曼璐找到曼桢,经过祝鸿才借腹生子之事,亲姐妹早已成为塑料姐妹花,可以老死不相往来了。


张爱玲懂得用环境衬托两人冰冷的关系,冬天,淡黄色的斜阳。

有一天下午,她没事做,坐着又冷,就钻到被窝里去睡中觉。夏天的午睡是非常舒适而自然的事情,冬天的午睡就不是味儿,睡得人昏昏沉沉的。房间里晒满了淡黄 色的斜阳,玻璃窗外垂着一根晾衣裳的旧绳子,风吹着那绳子,吹起来多高,那绳子的影子直窜到房间里来,就像有一个人影子一晃。曼桢突然惊醒了。

当时曼桢住在寒假时的学校宿舍,学生放假了,她也没事做,搭配荒凉心境。 许鞍华在《半生缘》用窗帘上的雪,暗示冬天。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1)


房间里的光,浅黄如老照片。


晾衣绳就像对曼桢释放危险信号的蛇信子,象征着对曼桢纠缠不止的曼璐。


“那绳子的影子直窜到房间里来,就像有一个人影子一晃”,曼璐晃到了曼桢的房间。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2)

许鞍华真的读懂了《半生缘》。 同一情节,我们可以看看剧版《半生缘》(第32集)的背景更像是夏天,曼璐走进曼桢房间前,背景是满墙绿色的爬山虎。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3)


曼璐进入房间,熟睡的曼桢被门口的光线照醒。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4)


姐妹俩依旧互怼,但因为镜头中的光线过分明媚,没能用好“淡黄色的斜阳”这一元素,表达低级了。我拿许鞍华的电影和剧版相比,是不是有些欺负人了?


3.弥补原著硬伤


《半生缘》中的人物众多,年龄成为硬伤。


顾曼桢说父亲死后,她才14岁,曼璐高中没有毕业就退学当舞女,应该是17岁左右。


这个细节也能推测出曼桢曼璐有3岁左右的年龄差。


曼璐与初恋男友张豫瑾是同岁(曼璐比张大几个月)。书中来到上海出差的张豫瑾年过30未婚,这说明曼璐也是年过30。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5)


在这一时空中,曼璐父亲已经去世14年左右了。


有意思的来了,曼璐此时有个8岁左右的弟弟。


这个弟弟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大的硬伤。去世十多年的顾爹,怎么可能借尸还魂生孩子?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6)


电影版中,许鞍华有意避免了说出人物具体年龄,只是点到为止说曼璐曼桢年龄很大了。


这也说明,许鞍华在改编过程中,非常小心采用张爱玲铺陈的细节。


结语:


不得不承认,许鞍华很懂得将《半生缘》的细节铺陈到叙事中。比如翠芝在饭桌上说 ,世钧讨厌狗。两人结婚后,他们家养了狗。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7)


这个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细节,就将两个人尴尬的婚姻状况拍得清清楚楚。


这是好作家的功力,也是好导演的能力。


半生缘哪一部最好看(半生缘视听语言深度分析)(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