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年间,吐蕃首领派遣请婚使者前往长安。他向唐太宗表示想要迎娶一位唐朝的公主。于是,唐太宗就将文成公主下嫁于他,且颁布诏令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蕃。

唐太宗将500驮种子、1000驮农业工具和几百名工匠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妆随她入藩。

文成公主的到来也为吐蕃地区带来了冶金、农业生产、农具制造等多方面的先进生产技术,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藏族人民当时的生活。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1)

这一次和亲为当时大唐王朝和吐蕃的友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的关系。但是文成公主却不是正统皇家出身,而是唐太宗后封的宗室之女。

追溯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唐朝嫁出去的和亲公主鲜少有真公主,大多都是和文成公主一样后封的假公主。唐代历朝君王用假公主来糊弄,难道就不怕被发现吗?

假公主待遇宛若真公主

根据古籍记载中,自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开始与外藩和亲后,唐朝已有19位和亲公主。

然而,这19位公主中出身皇家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大多都是皇上后封的宗室女或侍女。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2)

这些假公主在前往和亲前会被皇帝授予公主的封号,皇帝对外宣称她为自己的“义女”和亲生女儿一样。这样,她们虽然并不是出身于皇家,但对外却能享受和公主一样的地位和待遇。

就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文成公主。她虽不是皇家女,但在她前往吐蕃和亲时,唐太宗赠与她500驮粮食、1000驮农业工具和百余名工匠。

出于礼数,皇帝对这些和亲的假公主也许不会像亲生女儿一样周到,但也肯定不会厚此薄彼。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3)

既然不论公主是真是假,外藩都能获得他们想要的福利待遇。那么,对于外藩而言公主身份的真假也就没有意义了。

和亲有助于社会稳定

和亲这一政策始于汉代,一直延续至唐朝。对于和亲,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一政策持有一个比较负面的态度。然而,和亲作为历朝民族政策的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和亲政策在唐朝的对外政策出现的次数不在少数,“遣妾一身安社稷”这样的事情在唐朝层出不穷。可以说和亲在稳定唐王朝与吐蕃等民族的关系上有着巨大的贡献。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4)

唐朝初年是受后人交口称赞的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国力强盛。唐太宗战胜东突厥后,便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大场面。然而自贞观之后,随着吐蕃实力的提升,唐朝对陇右和西域区域的控制逐渐动摇,这使得唐王朝与吐蕃等国的关系悄然变化。

贞观年间,唐朝边境屡屡受游牧民族的攻击。在大唐与西域进行商业交流的必经之路上,吐谷浑经常骚扰经过的商队,大唐商人深受其害导致国家经济有所下滑。对此局面,唐太宗出兵征伐吐谷浑。战胜后,唐太宗将弘化公主“出降”来巩固双方的关系。

在唐朝与吐谷浑一战中,唐朝拿下了战局的胜利,却最终仍选择和亲之策让人不由得困惑。究其原因,不过是俗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在与唐王朝和亲后,游牧民族吸收唐王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文化,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带来好处。唐王朝扶持游牧民族促使双方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这样就可以避免后续战争的爆发。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5)

由此看来,和亲对于双方而言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政策。双方成为亲眷后,对于一些纠纷就可以不必动刀动枪的,极大程度上促使社会稳定。花极小的代价获得较高的利益,这对于唐王朝的皇帝来说可谓是一笔划得来的买卖。

吐蕃对此乐得其成

在唐朝繁盛时期,吐蕃等国为了能与唐王朝建立联盟关系不会过多地探究公主的身份,也不会在意公主身份的真假。

和亲作为具有政治目的的联姻,联姻只是双方交互的媒介,最终的目的却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往来。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6)

唐朝和亲的场面多盛大热闹,这是对各国暗中表示两国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短期内不会爆发战争导致社会大乱,且在日后双方会有一段时间的和平时期。

唐朝出嫁的公主,不论是否是君王的亲生女儿,最终都是以最高礼仪出嫁,甚至假公主的出家礼仪和嫁妆方面要比真公主更加丰厚。唐王朝凭此表示对和亲国家的重视和尊敬,和亲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不免要注重身为皇家的颜面。和亲公主此时便成为了被和亲国家手里的人质,不论是真是假,这公主都是经过皇帝认证的。若是他们拿和亲公主来威胁皇帝的话,皇帝为了保全自身的颜面自然不会当作没看见。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7)

公主出身皇室,皇帝对亲生女儿自小多娇纵,因此养成许多娇生惯养的毛病。她们面对一点的不如意,可能就会大发雷霆。所以,古代男子当驸马虽有着无限荣光,但实则压力与之对应。

面对娇纵的公主,自然是打不得骂不得,甚至还要宠着。毕竟公主到皇帝面前说几句坏话,也许就会遭到处罚。

对此,藩属国的国王也是敬谢不敏。本身北方条件便不如南方,真公主嫁过去自然是要受苦受难,这样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麻烦。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8)

而假公主便不同,她们大多是宗室女子。自身与皇帝关系不太密切,若是有些小冲突,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她们自知身份不如真公主,所以在言行方面更是谨小慎微,鲜少像真公主那样娇纵。藩属国国王对此也是乐得其成。

总结:

和亲作为唐王朝与他国友好的象征,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两国之间的关系,使得日后双方能够和谐共处。具有政治作用的联姻,其主要目的是两国之间互相牵制。对于和亲公主身份一事,藩属国国王大多心知肚明,且乐得其成。

唐朝和亲公主的那些事儿(唐朝嫁出去和亲的)(9)

首先,假公主虽不是自身出身皇家,但拥有了皇帝的亲自认证,对外便与真公主无异。甚至,皇帝为假公主准备的嫁妆比真公主还要更为丰厚。

其次,真公主多被皇帝娇惯,自身脾气不算太好。然而,假公主自知身份,言行举止多谨慎。这对藩属国国王来说是省了个麻烦,因此唐王朝对于和亲公主身份一事也不怕人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