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识干货分享(公考常识干货之-经济常识)(1)

纯纯干货,整理不易,各位看官老爷点点关注和赞吧!

1.我国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市场经济三要素: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3.市场主体类型:家庭、企业、中介机构、事业单位、政府等等。企业是市场存在与发展的最主要的主体。

4.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5.市场机制分类: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6.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

7.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下跌,货币升值;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8.影响需求的因素:价格(影响最大);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互补品和替代品)。

9.生产要素的构成:劳动、技术、人才、资本、管理、土地、房屋等。

10.1936年英国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的建立,提出“看得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

11.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关键词:领土范围内、最终产品)

13.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14.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国家越穷,恩格尔系数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15.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16.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17.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18.人民银行指定利率:基准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对整个利率体系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19.贸易顺差: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称“出超”。

20.贸易逆差: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出现贸易赤字,称“入超”。

21.货币升值: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22.货币贬值: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23.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24.搭便车效应是指个人支付本钱取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由于个人支付全部本钱而只享受较少的收益份额,因此集体中的理性个人没有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

25.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26.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27.隧道效应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差距会快速拉大,但整个社会可能对此持相当宽容的态度,因为大部分人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自身也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

28.棘轮效应也叫制轮作用,其指人一旦形成某种消费习惯就具有不可逆性,而且很容易向上调整。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9.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

30.羊群效应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31.经济学中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32.“土豆效应”又称作“土豆悖论”当收入降低时,消费者会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价格。

33.明斯基时刻指资产价格崩溃的时刻。

34.柠檬市场就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

35.凡勃仑效应简单的说就是产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6.边际效应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37.“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38.吉芬效应指一种对需求理论的例外情况。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并不随该商品价格的降低而增加,也不随该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39.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40.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41.波浪理论是所有事物包括社会与经济,都会以一系列相似且恒定的、有着明确的波浪数和模式的波浪重复向前演进。

42.机会成本是将特定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取得的收益是以放弃将该资源用于其他有利可图的用途为代价的,这种代价的最大预期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43.洛伦茨曲线指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