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1)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2)

定期推送资中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优惠等诸多优质内容,愿为在资中生活的你带去一份便利。点击上方关注我们,绝对不扯拐~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3)

船城资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灵人杰,水秀山青。西门口的麻辣兔子面、红烧鲢鱼,鼓楼坝的牛肉蒸笼、火爆肥肠,北门外的冬尖烧白、红油蒜泥,让人一吃难忘,百吃不厌。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4)

资中县Zi Zhong Xian

资中作为成渝线上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135年,即西汉武帝六年,就正式置县了。二千多年沧海桑田,为资中留下了宝贵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自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孔子被历代皇帝加封了“大成至圣先师”和“文宣王”的荣衔,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有孔子雕像。几乎各地的孔子像都是庄严端坐,安享万民香烟。而资中文庙大成殿内的孔子,却一反常态,是一尊彬彬有礼的站像,让人敬畏和惊异。这是何故?原来这里有着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

孔子晚年著书立说,删修《六经》。在修改《乐经》时,孔子遇到了难题,便向当时精通音律的苌弘请教。

苌弘何许人也,敢为圣人师?

据历史记载,苌弘,字叔,资州(今资中县发轮镇)人。生于距今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为周景王、敬王时大夫,以博学多才而闻名诸侯。苌弘擅长天文,创造了“岁星纪年法”。苌弘还精通音律,唐代韩愈《师说》中,有“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之句。

公元前521年,孔子专程访问苌弘,苌弘为他讲解音乐和天文,交流了知识和政见,还共同探讨了乐理。相处数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苌弘在人前称赞仲尼见多识广;而孔子与人谈论音乐,也常引用苌弘见解,这对孔子删诗书、订礼乐有较大的帮助。

苌弘先后辅佐东周3个君王,为巩固王室,作出了显著贡献。但由于他忠于职守,刚直不阿,得罪了权臣,遭到谗言陷害,被放逐回乡。谁知那些害他的人还不死心,接连派人到资中追杀他。苌弘带着仆人藏在沱江边一个石洞里,他对仆人说:“我如遭毒手,请将我的血藏好,三年后再取出来。”说这话三天后,苌弘果遭杀害。仆人谨记嘱咐,用陶罐接住他的鲜血,密封藏好。一晃三年过去了,老仆人揭开陶罐,只见血已凝成一颗碧色宝珠,碧油油耀人眼目。老仆人惊喜异常,正想取出来看个仔细,那宝珠却在手中一滑,直溜溜滚下沱江,宝珠入水,“轰”然着响,水波翻涌,波心霎时升起一道彩虹,彩虹上耸立苌弘身影,腾空而去。后来,宝珠滚下去的一段江流,被民间称为“珠江”。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5)

资中文庙大成殿内的孔子雕像

由此,《蜀都赋》便书了“碧出苌弘之血”的名句,“碧血丹心”的典故即源于此。千百年来,“碧血丹心”已成了为正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竭忠尽诚的代词,一向被人们著述吟咏所引用。是呀,苌弘碧血,光照人间,青史永垂。

星移斗转,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在他的出生地资中至今仍有以苌弘命名的景物,如苌弘路、苌弘洞、苌弘溪、苌弘祠等。资中人民常以“我们这里出过孔子的老师”而自豪。既有老师在此,学生怎敢下坐?所以资中文庙的孔子就只好是“彬彬有理,侍立以待”的站像了。

三神并立盐神庙世界罕见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罗泉镇是中国的100个千年古镇之一,这里民风纯朴、民居保存完整,古镇仅有一条五里的长街,全是竹、木、泥串架结构的绣楼骑店铺式的青瓦建筑,雕梁画栋,翘角飞檐,由于整条长街形似一条蛟龙,罗泉因此被称为“龙镇”。

在罗泉镇上,有着世界唯一的一座盐神庙尤为独特。在中国众多与盐相关的庙宇或会馆之中,几乎都以供关羽、火神李冰等神像为荣,但罗泉镇的盐神庙不但以盐神二字为庙宇署名,而且一反世间常规,主要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不但神像位置居后,而且塑像小,明显作为管仲的陪衬神像站在正殿两侧,这其中,有这一段美丽的传说。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6)

资中盐神庙

传说,二千多年前,管仲率一驮着布匹、食盐等日用品的马队,路经罗泉时,恰遇罗泉不明不白地死了很多人,以致十室九空、土地荒废。马队只得停滞罗泉,不久,马队中也有人突然死亡。管仲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查明是珠溪河边的一种名为“马钱子”(有人又叫它为“番木鳖”)的球形橘黄色果子掉入河中毒化河水,人们饮用了河水而中毒身亡。河水不能食用,管仲就同当地人一起在山脚下去打井。谁知从井中取出来的水是咸的,用锅将井水烈火熬干,竟是白色晶体,这与马队带来的食盐十分相近。从此罗泉人就开始打井烧制盐了。

清《盐法制》记:罗泉井盐“始于秦,兴于宋,衰于明,复于清”。发展到光绪年间,已有井1515口,灶房56家。当时罗泉真是“家有桔柚之园,户有盐源之井”;珠溪河两岸十五华里内“井灶相连”啊!管仲给罗泉居民带来了富俗,井盐给罗泉经济带来了繁荣。罗泉人每年10月10日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以纪念管仲(这天正是管仲的生日)。清同治七年(1868年),巨富钟氏倡议,盐商们集资18000两白银,在第一口井处修建了这座盐神庙,并以管仲作为盐神供于正中。现在庙门前有一石刻,上书:镇上人烟稠密,商业繁荣,盐商们为祈神保佑盐业发达,方便集会,在同治七年筹资修建盐神庙。

经过千年时光的洗涤,盐神庙已经成为了资中的招牌,它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是一个占地1964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的大型四合院。走进大门,门内楼上是由八根浑圆硕大的木柱托起楼顶的132平方米的两层戏楼,这在众多古庙宇戏楼中是不多见的。盐神庙的正殿中42米长的龙脊中间,有个直径8分米的琉璃宝葫芦,龙脊上有四条各十米长的巨型彩龙。正殿两边的山墙上,分别有一幅石膏雕像和宝剑图案。正殿两侧均可通过一道小门,分别来到一个天井,天井四周均有小屋,以供盐神庙管理员和来宾使用。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7)

盐神庙三神并立

而说到罗泉镇,就不得不提下“罗泉豆腐”。据记载,罗泉豆腐制作工艺距今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尤其以“细、白、嫩、绵”的特点著称。早在这之前,罗泉豆腐的美名业已传开。民间有“罗泉豆腐甲天下”、“罗泉豆腐赛剑阁”、“不吃豆腐,枉到罗泉”等说法。因为罗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技艺,罗泉豆腐产生并发扬光大;又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罗泉豆腐逐渐美名远扬。

而罗泉豆腐好吃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盐。“罗泉的盐质很好,一粒盐可以渗透7.5块豆腐,而自贡的井盐只能渗透6块。”据《盐法志》记载,“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罗泉井盐有2200余年的历史,比自贡盐井的历史还早出500多年。发展到清同治元年时,井数已达1200余眼,最盛时年产盐2252吨。1925年,罗泉井盐获得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随着制盐业的发展,罗泉豆腐也应运而生,在南方普遍使用石膏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的情况下,罗泉豆腐独具特色——罗泉人用优质大豆和本地天然矿泉水经石磨磨成豆浆,然后用本地盐卤点制而成,做出的豆腐具有“细、白、嫩、绵”的特点。

因为地处资中、仁寿、威远3县交界之处,罗泉有“脚踏三县”之说。罗泉周围环绕着营盘山、狮子山、达摩山3座大山,中间清澈的珠溪穿镇而过。从高空俯瞰,绵延5里的罗泉古镇宛如长龙斜卧山谷。一直以来,罗泉古镇便是盐商聚集地,旧时商贾云集、贸易繁荣,镇上还有一小段茶马古道保存完好。过去,过往的商人在罗泉休息时都要尝一尝罗泉的豆腐,走出去后他们逢人便讲罗泉豆腐的美味,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罗泉豆腐的美名就四海皆闻了。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8)

罗泉豆腐宴

木棉袈裟金和尚佛名天下闻

2005年7月27日,中央电视4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放了一集《寻找木棉袈裟》的专题片,使得资中一时成为了全国大众关注的热点,无相禅师和资人处寂禅师这一段尘封了一千多年的中韩友谊也得以祥云再现。

相传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一位韩国僧人“浮海西渡”,来到我国当时的京都长安。此人原系新罗国国王金兴光的第三子,他到长安之后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将他编籍于禅定寺。住了一段时间,他便四处周游,寻师访道,来到四川资州德纯寺(今四川省资中县宁国寺),想参拜木棉袈裟的获得者智诜禅师,但智诜已经谢世,由其弟子处寂接任住持。他早就知道金和尚要来,叫僧徒们把寺庙打扫干净。次日,金和尚果然到了,处寂禅师却称病不见。金和尚便在庙门外燃指为灯,以示诚敬,处寂便收他为徒,赐名无相,但资中人仍然喜欢称他为“金和尚”。直到现在,如果有人要问无相禅师,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提起金和尚,上了年纪的人大多知道。

无相在处寂身边学了两年禅法,之后便到离德纯寺十来里之遥的天谷山石岩下(现名御河沟)苦修“杜多之行”。他是个出身高贵的王子,毅然抛弃王家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削发为僧,意志是相当坚定的。智诜的剑南禅法尤为严格,处寂就曾经“四十年足不到聚落”,无相严守这一教规,无论严寒酷暑,坚持不已。他坐禅的时候,“每入定,以五日为度”,哪怕毒蛇猛兽来了也安之若泰。他在御河沟住的时间久了,“草衣节食,食尽餮土”,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周身毛发又长又乱,像只野兽,差点被猎人射死,他仍然不为所动,泰然处之。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9)

资中宁国寺

后来,他的修行方式似乎有些变化,除了“五日为度”的面壁修禅之外,其余时间便是悠哉游哉的样子,闲逸得像只吃饱了的猫,四处周游。此事被人告到处寂那里,处寂将他叫回德纯寺,问道:“汝于天谷山作何事业?”他说:“总不作,只没忙。”处寂高兴地说:“汝于彼忙,吾亦忙矣!”这师徒二人一样事都不作,却异口同声地说忙,忙些啥呢?原来他们是“一念不起,念念无失;一物不作,物物不违”。这种表面上看似潇洒自在,实则事事用功,时时无歇的修禅方式,是智诜禅师开创的“教禅并重不事神异”的又一种剑南禅风。

开元二十年(732)四月,处寂密遣家人王瑝将无相再次叫回德纯寺,非常郑重地拿了一件袈裟给他,说道:“此衣是达摩祖师衣,则天赐诜和尚,和尚与吾,吾转付汝,善自保爱,觅好山住去。”

从开元十六年到天宝元年,无相在资中一共住了十四年。宝应元年(762)五月,无相禅师坐化,享年79岁。无相禅师在资州拜师学法的德纯寺始建于西汉建安五年,宋代改称宁国寺,现在原建筑还有一个殿堂,重修于明代天顺七年(1463),他修持“杜多之行”的御河沟,在他离开资中之后,资中人为了纪念他,便在那山洞中塑造了十个地藏王菩萨,称为“十王殿”;又在崖壁上凿刻佛像,现在都还有97龛,1011尊佛像石刻。而处寂禅师交给他的那件木棉袈裟后来到哪里去了,至今仍是一个谜。

为了保护资中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1991年,四川省批准资中为成渝沿线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除了孔子的老师苌弘,还出了许多名士:南宋宰相赵雄、宋朝状元赵逵、清朝状元骆成骧等也都是资中人;从北宋至清代,资中中进士214人,举人220人;近现代有刺袁俊杰杨禹昌、炸弹大王喻培伦大将军、文坛前辈林如稷、郑拾风,傲雪南极的第一位女科学家李华梅等,都是资中的骄傲,著名画家张大千、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等也都曾在资中求学。

而资中的历史名迹,不仅有盐神庙、宁国寺等,还有现存的文庙、武庙、重龙阁、重龙山摩崖造像、永庆寺、清代一条街、状元街、铁佛古镇、四川保路运动罗泉会议旧址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古迹,资中文庙武庙于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古迹。如今的资中因为古迹众多,古韵盎然,已经成为内江境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未来,资中将保护和打造好这些古迹,将它独特的风景演绎在世界的舞台上。

各地纪念孔子的地方(世界唯一的庙宇)(10)

文章转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乐享资中∣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