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里,人们总会用许多俗语来表示一件事情的祸福吉凶等,例如蜻蜓低飞要下雨的天气预报,喜鹊枝头叫,生活节节高的吉祥寓意,看见蜈蚣等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之类,让我不禁想起我们初中化学老师的一句话,农村老人被蚊子之类咬了,感觉伤口那儿很痒,于是用口水去涂抹,但是学了我们化学以后,发现这个口水根本没有止痒效果的,如果真是要说作用,可能就是人们的心理作用帮忙止痒了吧。

而今天要说到的就是一句俗语“人住麻雀屋,辈辈出栋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住的屋子里如果有麻雀在你那儿筑巢,那么你这家人福气就会很好,可能子孙们都会成长为栋梁。粗看这句话,是一个农村人眼里的好兆头,但是仔细推敲下来,追本溯源,麻雀为什么会在一个人家里筑巢呢?难道真的是通灵性,来带给这家人福报的吗?

老话说小屋养人(老话说人住麻雀屋)(1)

麻雀选择筑巢的原因如下:

首先麻雀作为鸟类动物,并不会存在意识,做出有意识地去哪户人家家里筑巢的行为。麻雀如果通灵,那这岂不是跟玄幻小说里一样了吗?可是现实就是现实,小说就是小说,我们要实事求是。

其次,麻雀筑巢恰恰是随意性的,就像买,但是麻雀筑巢的地方并不代表有福将至,而是说明你家的环境可能适合麻雀筑巢居住。麻雀不同于燕子,麻雀选择得比较随意,而燕子选择得比较讲究。所以麻雀并不会代表着什么,如果真要选择,燕子应该比麻雀更值得。

老话说小屋养人(老话说人住麻雀屋)(2)

再次,麻雀数量众多,已不是什么稀罕的物种,说得明了一点,现在几乎户户农村人家可能都存在麻雀筑巢的现象,反倒是燕子筑巢现象其实并不常见。假设麻雀筑巢出栋梁的说法是真的,那假如麻雀在一户坏人家里筑巢,这又该是怎么个说法呢?如果麻雀筑巢的人家都出栋梁了,那国家进步的速度岂不是更快了吗?为什么依旧会出现人才缺口呢?

最后是因为麻雀是喜欢吃稻谷之类的,它们会选择食物充裕的地方,特别是哪户人家稻谷多,它就不免去筑巢白嫖,从此解决温饱问题。因为农村人大部分都会种植农作物,尤其是稻谷,每到夏季晒稻谷的时候就会看见有许多麻雀在稻谷上啄食。以至于人们发明出了稻草人来吓唬麻雀。

老话说小屋养人(老话说人住麻雀屋)(3)

麻雀筑巢的情况一般发生在农村,特别是贫苦家庭中,因为富人不会有乡村那种稻谷晾晒的自然气息,而这个说法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寒门出贵子,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之类的说法。因为家庭条件的艰苦,农村孩子大都吃苦耐劳,所以这种耐力有助于在以后的发展里大展宏图。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因为家庭条件艰苦,所以考上大学,走读书这条路是最公平的路,而其他的,因为富人都有自己的资源,社会上不公平的事多发生在贫苦家庭身上,而大部分的富人家庭的孩子都会比穷人家庭的孩子发展得好,因为他们的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如果说富人孩子和穷人孩子一起赛跑的话,那么富人孩子就是可以有轻便运动的跑鞋,跑前各种训练,跑后各种关怀,而跑步过程中还能有道具加持,甚至可以让运动员替跑等情况,而穷人的孩子只能一直闷着跑到底。高下立见。

老话说小屋养人(老话说人住麻雀屋)(4)

从这种种立足实际的观点看来,“人住麻雀屋,辈辈出栋梁”这句话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我们不能被这句话所局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有的希望变成富翁,身价过亿,有的希望成为总裁,驰骋职场,有的希望只是平安快乐,幸福一生……

所以即使我们是一只麻雀,但是只要自己努力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说不定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是腾飞的凤凰,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而我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一定的经验或者教训。所以放宽心,不骛于虚声,要脚踏实地,好好地做自己。

老话说小屋养人(老话说人住麻雀屋)(5)

麻雀屋指代的是什么呢?从字面意思就是麻雀筑巢的地方,屋子所在便是麻雀屋,而从更深层次来讲,麻雀屋其实就是渴望成才的人的一个精神寄托,是农村家长希望子孙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一个美好的祝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一个人真的要成人成才,跟他的家庭环境以及经历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环境塑造出来的,可以是一个人才,也可能会是一个人渣,个中取舍,很大程度上需要这个人自己去锤炼。

老话说小屋养人(老话说人住麻雀屋)(6)

如果一个人有定力,有理想,有期待,那么他不断努力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发展,敢拼敢闯,很可能是一代风流人物。那么这句俗语就当是为他的成功所作的注解。但是如果这个人并没有变得多么造福自己,造福家庭、社会的光芒四射,只是平庸、碌碌无为的话,这个“麻雀屋中出栋梁”的说法,就当它只是一个俗语趣话,也挺好。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希望我们在花花世界里,不会因为一些未经考证的话语迷失本心,而要脚踏实地,不论怎样都自己努力,才能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