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消亡命运,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赫鲁晓夫破坏了国家精神的支柱,勃列日涅夫没有对其进行修复,仅仅是用红色颜料封上裂痕,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又在裂痕上挖出窟窿,使大厦最终坍塌殆尽。别人先按下不提,今天我们主要说说戈尔巴乔夫,他是怎么和叶利钦一起,把颜料板挖出窟窿的。

戈尔巴乔夫大将(戈尔巴乔夫还活着并收到了拜登的感谢)(1)

首先从赫鲁晓夫破坏国家精神支柱说起。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义愤填膺,彻底清算了斯大林的思想和政策,随后又过度谴责、揭发斯大林。如此强烈的反转,让民众陷入了无穷的思考和混乱,这导致苏联人民很快形成两个极端,斯大林主义者和反斯大林主义者。其中那一部分反斯大林主义者,恰恰造就了之后的苏联第四代政治骨干。

这第四代又被称为“机械行事”一代,其中就以戈尔巴乔夫为典型代表。为什么叫“机械一代”呢?因为苏联政体的僵化。从第二代“斯大林主义”时期开始,官阶等级名录成为苏联选拔官员的标准,成员选拔极具保密性,党内垄断特权阶层如日中天。到了戈尔巴乔夫这里已经彻底制度僵化。而制度僵化的后果就是,这些党内精英完全不会独立地做出决定,成为被人牵着线走的“废物”。

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机械行事”一代,一旦“主上”倒戈,就会立刻跟随“主上”倒戈。于是戈尔巴乔夫跟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屁股后面,把对自己国家的怀疑进一步延续。自他上台后,苏联的转变成为他的第一要务。他背弃人民,背弃马克思主义,直接抛弃了苏联很久以来的成果和根基。

戈尔巴乔夫大将(戈尔巴乔夫还活着并收到了拜登的感谢)(2)

首先执行了党内大换血,短短几年间,他便以干部年轻化改革为名,大规模裁撤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主要领导,而换上并重用了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干部。或许是为了能够更明目张胆的进行政治换台,或许是为了能让苏联有所起色,戈尔巴乔夫起初确实进行了经济改革。但他本末倒置。

1986年2月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制定了一个新纲要:《1986—1990年和2000年前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针纲要》,他在这份纲要中明确提出15年计划,即苏联在接下来的15年中,所达到的经济规模将相当于苏维埃各个时期的总和,到时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崭新无比。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戈尔巴乔夫也知道这不可能。因为他强调把国民总体经济搞上去,却忘了调整经济结构。

理所当然的,在改革的头三年,虽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增长,但国内市场供应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市场变化极大,生产者损失严重。到这个时候,戈尔巴乔夫终于十分理所应当地提出了一个假设,是不是我们的政治体制出问题了?于是他不由分说地将手伸向了社会主义政治,这锅甩的可谓是精准无比。

戈尔巴乔夫大将(戈尔巴乔夫还活着并收到了拜登的感谢)(3)

当时苏联在国际上正属于冷战时期,苏美两大国正在对抗与纷争之中,整个世界都蒙上一层疑云。以美国监听的传统,怎么可能不对苏联有所注意?没错,苏联领导班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监视之下。如何监视?冷战时期美国发起了一项研究“凯撒计划”,“凯撒计划”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旗下的即时情报办公室发起的一项研究,说是研究,其实就是监视。而监视的对象,正是国际共产主义的源头,苏联。

凯撒计划的研究对象包括苏联领导层的所有人员、苏联重大事件的影响以及苏联领导层内的权利架构问题。凯撒计划共35份文件,这35份文件共有3个主要领域,即苏联的政治情报分析、外交情报分析以及军事情报分析。彼时凯撒计划的重点盯梢对象——即赫鲁晓夫。

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像个隐形人,但把持政权后,他提出了“新农业计划”,由于在农业上的努力,他获得了不少个人声望。到1954年,他在党内的政治威望已经超越莫洛托夫,成为第二号人物。到1954年4月份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中的地位,开始超过马林科夫,成为苏联领导层第一人,“凯撒计划”开始着重注意他。

戈尔巴乔夫大将(戈尔巴乔夫还活着并收到了拜登的感谢)(4)

赫鲁晓夫在经济上不停“折腾”,经济却不见什么起色,而苏联领导层对他的批评却丝毫没有,说明此时赫鲁晓夫的党内威望已经相当高。令美国感到意外和心花怒放的是,在苏联处于领导地位的赫鲁晓夫,竟然是个隐藏的“赫振美”。在苏联政治经济都陷入隐形困局的时期,赫鲁晓夫仍然强调应着重发展重工业,整个苏联政治经济也陪着一起折腾。

赫鲁晓夫确立了以核武器为中心的以战遏战的战略,大力发展作为威慑力量的核武器。结果 苏联的经济向军事化方向一路滑行,错过了改革的大好时机。随着苏联疯狂追求军事上的优势,国防力量开始大幅向上增长。而随之导致的后果就是,经济结构更加畸形,人民生活水平和超级大国的地位极其不相称,导致人民对制度越来越不满。

没错,苏联在军事力量上的兴盛,正是苏联衰落的开始。我不知道赫鲁晓夫清不清楚这一点,但苏联随后的对外政策开始改变。随着苏联不断加强外交与军事的进攻意向,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却转为守势,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上,苏联明显失去了国际道义的支持。

戈尔巴乔夫大将(戈尔巴乔夫还活着并收到了拜登的感谢)(5)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导弹危机。随着这场耻辱性的失败事件过去,赫鲁晓夫的支持率明显下降。于是在东德问题上,赫鲁晓夫的意见也明显改变。一方面宣传着西方世界对于柏林空中通道的利用不当,一方面急切地向西德示好。

1963年赫鲁晓夫在东德发表演讲,强调了要重点考虑苏联与联邦德国经济贸易的正常化。在艾哈德继任为联邦德国领导人后,苏联对艾哈德的评价由批评到赞同,仅仅在几个月内。苏联之前不停宣传的“希特勒主义者”,也在明显减少。凯撒计划调查显示,苏联对世界道义示好的同时,民主德国感到了从未有过的不安全感。在东德的一次电台播报中,一个电台评论员用“东德被出卖了”这类词语,来形容苏联如今对外政策的改变。

东德的不安和不信任感,使东德与苏联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赫鲁晓夫下台前,苏斯洛夫公开在克里姆林宫发表演讲,称即使把世界所有的金子给苏联,苏联也不会出卖东德,然而裂痕已经产生。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的紧张,和前面领导人明显改变的政治主张,他已经自乱了手脚,于是只好将政策延续下去,力图利用外交上的和平成果来掩盖内政上的困境和问题。

戈尔巴乔夫大将(戈尔巴乔夫还活着并收到了拜登的感谢)(6)

他开始奉行“乞讨外交”。戈尔巴乔夫认为,要想改善和西方的关系,得到西方国家的贷款和技术,必须放弃在国外进行扩张,于是他改变了对东欧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这种改变明显有迎合美国的一面,而这种改变也是美国喜闻乐见的。

美国随着苏联政策的改变,随之也做出了改变。布什总统办公室里,他的安全事务顾问提出一个建议,即让苏联和美国的军队都撤出,北约和华约的武装力量也要撤出,但与苏联提出的“欧洲大厦”不同,哪怕苏联不干涉东欧,美国也必须积极干预东欧,要用财力、舆论等方面促使东欧改变。美国这手法,真是熟悉得很。

之后的1989年5月,布什果然公开提出了改善苏美关系的一个条件,即苏联“支持东欧自决”,戈尔巴乔夫也果然照办。苏联国内信息政策委员会主席曾说过这么句话,戈尔巴乔夫已经走上了地缘政治的投降之路。对于东西德的统一,他本来可以提出很多条件,比如说要求统一后的德国不加入北约(保持中立)。

但与捍卫国家利益相比,他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更有兴趣。1989年末,戈尔巴乔夫同美国新任总统布什在马耳他岛会晤,见面后,戈尔巴乔夫“抵押”了东德,并声称苏联不准备把美国当作自己的主要对手。这件事是两人秘密商议决定的,德国方面都不晓得。1990年春天,戈尔巴乔夫会见德国总理科尔时,他宣布莫斯科不反对德国统一。科尔当时都懵了,是显而易见的懵了,他甚至当场请翻译再重复一次戈尔巴乔夫说的话。

两德统一前的一个月左右,1990年9月12日,东德、西德、苏、美、英、法齐聚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确定了两德统一方向。该条约是在戈尔巴乔夫单方让步的前提下,才最终达成一致的。苏联让步之大,连做好了交易准备的美国和西德都倍感意外。

而对于北约东扩问题,在条约签署前几个月,戈尔巴乔夫和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交谈时,詹姆斯曾主动保证,如果苏联促成两德统一,那么北约绝不会向东扩张哪怕一寸。然而詹姆斯显然想多了,人家戈尔巴乔夫非常大方,他对美国十分信任,甚至没有用备忘录记录一下这句话。

现在北约已经东扩到了俄罗斯家门口了,戈尔巴乔夫还在以“民主化”推动者自居。2009年,在北约进一步东扩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还跑去了柏林弗里德里希剧院,在那里与老布什、科尔(德国前总理)一起,庆祝柏林墙倒塌2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