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古为肃慎地秦为肃慎及夫余、沃沮地东汉为挹娄及夫余、沃沮地东晋兼有高句丽地及其首都丸都城南北朝为契丹、勿吉、高句丽地隋为靺鞨、契丹、高句丽地唐历属河北道、渤海都督府、渤海国等辽属东京道,分设黄龙府、长春州、渌州等金分属上京路及东京、北京、咸平3路,设济州(后改隆州)及肇、泰等州元置开元、泰宁等路,属辽阳行省明为女真部,属奴儿干都司  清顺治十年(1653年)析盛京昂邦章京辖区于宁古塔城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设宁古塔将军兼理政务;十五年(1676年)移治吉林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吉林将军,由盛京将军管辖,并增设道、府、州、厅、县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吉林两将军辖境60余万平方千米;十年(1860年)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吉林将军辖境40万平方千米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改设吉林行省,后分置西南路、西北路、东南路、东北路4道,所辖吉林、长春、新城、双城、宾州、五常、延吉、宁安、依兰、临江、密山11府均无属领,3属州5属厅18县均直辖于各道,省会吉林府民国初废府、州、厅,吉林省于1913年改设吉长、滨江、延吉、依兰4道,分辖38县,省会吉林县(1929年改称永吉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陷,伪满州国以长春为首都1934年分本省境置吉林、滨江、三江、间岛4省,设新京(长春)、哈尔滨2特别市1936年于吉林省省会设吉林市1937年增置牡丹江省,改哈尔滨特别市为普通市、滨江省省会1939年增置东安省1942年于吉林省设公主岭市,三江、牡丹江2省省会分设佳木斯、牡丹江2市,东安省省会设东安市1943年由东安、牡丹江、间岛3省组成东满总省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重划原吉林省境为3省1直辖市:吉林省辖2市18县1旗,省会吉林市;松江省辖2市15县,省会牡丹江市;合江省辖1市17县,省会佳木斯市;哈尔滨市由行政院直辖  1945年冬,中国共产党开辟东北解放区,以哈尔滨特别市为首府,在原吉林省境设吉林、松江、合江3省1946年4月增设绥宁省;10月改为直属东北行政区的牡丹江专区1948年10月设东北行政区直辖的长春特别市  1949年4月重划东北行政区,保留吉林省并接管原嫩江省扶余、乾安2县和郭尔罗斯前旗及辽北省怀德、长岭2县;合江省撤销并入松江省吉林省由东北人民政府领导,直辖长春、吉林2市,永吉、榆树、长春、怀德、扶余、九台、农安、延吉、德惠、舒兰、伊通、磐石、双阳、蛟河、长岭、和龙、敦化、桦甸、汪清、珲春、乾安、安图等22县及郭前旗(即郭尔罗斯前旗)、丰满特区;设延边专区,辖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安图5县省人民政府驻吉林市7月,将安图县驻地由松江镇迁至明月沟  1950年1月,撤销长春市的劝农区、春阳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双阳县;6月,将长春市的长春、头道沟、胜利、中华、和顺、宽城、净月、双德、东荣区分别改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区;将吉林市的江北、兴隆、江南、白山等四个农业区分别更名为第一、二、三、四区;10月,将延吉县驻地由延吉街迁至龙井街  1951年8月,将吉林市昌邑区、朝阳区、通天区、船营区、德胜区分别更名为第一、二、三、四、五区,将市郊一、二、三、四区分别更名为第六、七、八、九区;12月,将省直辖的丰满特区划归吉林市管辖  1952年吉林省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8月,设立吉林市第十区;撤销延边专区,设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0月,撤销省直辖的长春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长春市,长春市共划分十八个区  1953年3月,将吉林市原辖的十一个区重新调整为九个区;5月,设立延吉市(县级),以延吉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管辖;7月,将长春市由省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4年吉林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2月,将吉林省扶余县五区与黑龙江省郭后旗三区的界线确定以松花江主流(新开江)为界;6月,长春市划归吉林省,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驻长春市;7月,将黑龙江省的白城、洮南、安广、大赉、瞻榆、开通、镇赉7县划归吉林省;7月,将辽东省的通化、西安(同时更名为辽源市)两市及东丰、西安、通化、海龙、临江、辑安、长白、抚松、靖宇、柳河、辉南11县划归吉林省;将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8月,设立通化专区,辖原辽东省的通化市和通化、海龙、临江、辑安、长白、抚松、靖宇、柳河、辉南等九县吉林省直辖长春、吉林、通化、四平、辽源5市,永吉、蛟河、敦化、桦甸、磐石、双阳、伊通、怀德、九台、农安、长岭、扶余、德惠、榆树、舒兰、西安、东丰、双辽、梨树等19县及郭前旗;设通化、白城2专区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吉林省的历史?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吉林省的历史(吉林省历史沿革)

吉林省的历史

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古为肃慎地。秦为肃慎及夫余、沃沮地。东汉为挹娄及夫余、沃沮地。东晋兼有高句丽地及其首都丸都城。南北朝为契丹、勿吉、高句丽地。隋为靺鞨、契丹、高句丽地。唐历属河北道、渤海都督府、渤海国等。辽属东京道,分设黄龙府、长春州、渌州等。金分属上京路及东京、北京、咸平3路,设济州(后改隆州)及肇、泰等州。元置开元、泰宁等路,属辽阳行省。明为女真部,属奴儿干都司。  清顺治十年(1653年)析盛京昂邦章京辖区于宁古塔城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改设宁古塔将军兼理政务;十五年(1676年)移治吉林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称吉林将军,由盛京将军管辖,并增设道、府、州、厅、县。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吉林两将军辖境60余万平方千米;十年(1860年)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吉林将军辖境40万平方千米。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改设吉林行省,后分置西南路、西北路、东南路、东北路4道,所辖吉林、长春、新城、双城、宾州、五常、延吉、宁安、依兰、临江、密山11府均无属领,3属州5属厅18县均直辖于各道,省会吉林府。民国初废府、州、厅,吉林省于1913年改设吉长、滨江、延吉、依兰4道,分辖38县,省会吉林县(1929年改称永吉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陷,伪满州国以长春为首都。1934年分本省境置吉林、滨江、三江、间岛4省,设新京(长春)、哈尔滨2特别市。1936年于吉林省省会设吉林市。1937年增置牡丹江省,改哈尔滨特别市为普通市、滨江省省会。1939年增置东安省。1942年于吉林省设公主岭市,三江、牡丹江2省省会分设佳木斯、牡丹江2市,东安省省会设东安市。1943年由东安、牡丹江、间岛3省组成东满总省。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重划原吉林省境为3省1直辖市:吉林省辖2市18县1旗,省会吉林市;松江省辖2市15县,省会牡丹江市;合江省辖1市17县,省会佳木斯市;哈尔滨市由行政院直辖。  1945年冬,中国共产党开辟东北解放区,以哈尔滨特别市为首府,在原吉林省境设吉林、松江、合江3省。1946年4月增设绥宁省;10月改为直属东北行政区的牡丹江专区。1948年10月设东北行政区直辖的长春特别市。  1949年4月重划东北行政区,保留吉林省并接管原嫩江省扶余、乾安2县和郭尔罗斯前旗及辽北省怀德、长岭2县;合江省撤销并入松江省。吉林省由东北人民政府领导,直辖长春、吉林2市,永吉、榆树、长春、怀德、扶余、九台、农安、延吉、德惠、舒兰、伊通、磐石、双阳、蛟河、长岭、和龙、敦化、桦甸、汪清、珲春、乾安、安图等22县及郭前旗(即郭尔罗斯前旗)、丰满特区;设延边专区,辖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安图5县。省人民政府驻吉林市。7月,将安图县驻地由松江镇迁至明月沟。  1950年1月,撤销长春市的劝农区、春阳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双阳县;6月,将长春市的长春、头道沟、胜利、中华、和顺、宽城、净月、双德、东荣区分别改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区;将吉林市的江北、兴隆、江南、白山等四个农业区分别更名为第一、二、三、四区;10月,将延吉县驻地由延吉街迁至龙井街。  1951年8月,将吉林市昌邑区、朝阳区、通天区、船营区、德胜区分别更名为第一、二、三、四、五区,将市郊一、二、三、四区分别更名为第六、七、八、九区;12月,将省直辖的丰满特区划归吉林市管辖。  1952年吉林省由东北行政委员会领导。8月,设立吉林市第十区;撤销延边专区,设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0月,撤销省直辖的长春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长春市,长春市共划分十八个区。  1953年3月,将吉林市原辖的十一个区重新调整为九个区;5月,设立延吉市(县级),以延吉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管辖;7月,将长春市由省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管。  1954年吉林省改由中央直接领导。2月,将吉林省扶余县五区与黑龙江省郭后旗三区的界线确定以松花江主流(新开江)为界;6月,长春市划归吉林省,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驻长春市;7月,将黑龙江省的白城、洮南、安广、大赉、瞻榆、开通、镇赉7县划归吉林省;7月,将辽东省的通化、西安(同时更名为辽源市)两市及东丰、西安、通化、海龙、临江、辑安、长白、抚松、靖宇、柳河、辉南11县划归吉林省;将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8月,设立通化专区,辖原辽东省的通化市和通化、海龙、临江、辑安、长白、抚松、靖宇、柳河、辉南等九县。吉林省直辖长春、吉林、通化、四平、辽源5市,永吉、蛟河、敦化、桦甸、磐石、双阳、伊通、怀德、九台、农安、长岭、扶余、德惠、榆树、舒兰、西安、东丰、双辽、梨树等19县及郭前旗;设通化、白城2专区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区。

1955年4月,将长春市第一、二、三、四、五、六区分别更名为长春、头道沟、南关、朝阳、二道河子、宽城区;5月,撤销长春市第十三、十四区,其行政区域并入双阳县;撤销长春市第十五区,其行政区域并入九台县;撤销长春市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区,合并设立兴隆山、范家店、大屯、净月四个区。9月,撤销郭尔罗斯前旗,设立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2月,设立吉林市九站区,将吉林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区分别改为昌邑、通天、船营、龙潭、江南、白山、丰满、哈达海、大屯区。撤销延边朝鲜族自治区,设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56年2月,将吉林省长岭县保康镇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管辖;吉林省榆树县与黑龙江省双城县的边界以拉林河主流为界,将拉林河以北的榆树县三个自然屯划归双城县管辖;7月,设立怀德专员公署,辖原省直辖的怀德、榆树、农安、扶余、德惠、九台、梨树、伊通、双阳、西安10县;将原省直辖的长岭县、双辽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划归白城专区管辖,将原省直辖的东丰县划归通化专区管辖;将西安县更名为东辽县;10月,将怀德专区更名为公主岭专区;设立公主岭市(县级),以原怀德县公主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公主岭市的行政区域。  1957年1月,撤销长春市的大屯、净月、兴隆山、范家屯四个区,设立郊区;5月,撤销长春市的长春区和头道沟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南关区和宽城区;7月,撤销吉林市的白山、江南、大屯、九站四个区,设立郊区。  1958年3月,将榆树县光明乡曹大房子屯划归黑龙江省五常县;5月,撤销长白县,设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以原长白县的行政区域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10月,撤销公主岭专区,将公主岭专区管辖的榆树县、九台县、农安县、德惠县、双阳县划归长春市管辖;扶余县划归白城专区;设立四平专区,辖原公主岭专区的怀德、梨树、伊通、东辽四县和公主岭市及原省直辖的四平市、辽源市;将原白城专区管辖的双辽县和原通化专区管辖的东丰县划归四平专区管辖,将原省直辖的敦化县划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永吉、舒兰、磐石、桦甸、蛟河5县划归吉林市管辖;11月,设立白城市(县级),以原白城县的白城镇为白城市的行政区域;撤销大赉县与安广县,将大赉县与安广县合并设立大安县,县政府驻地设在大赉镇;撤销开通县与瞻榆县,合并设立通榆县,县政府驻地设在开通镇;撤销白城县与洮南县,合并设立洮安县,县政府驻地设在洮南镇。  1959年3月,撤销吉林市通天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昌邑区和船营区。  1960年1月,撤销临江县,设立浑江市(县级),以原临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浑江市的行政区域;撤销通化县,将原通化县的行政区域划归通化市管辖;撤销东辽县,将原东辽县的行政区域划归辽源市管辖;撤销公主岭市,将原公主岭市的行政区域划归怀德县管辖。2月,梨树县驻地由梨树镇迁至郭家店镇;将珲春县的三岔河、小山、桦树枝子划归黑龙江省东宁县。  1962年6月,恢复东辽县,以原东辽县并入辽源市的行政区域为东辽县的行政区域,县政府驻地设在辽源市;恢复通化县,以原通化县并入通化市的行政区域为通化县的行政区域,县政府驻地设在通化市。  1964年4月,将梨树县驻地由郭家店镇迁回梨树镇。6月,撤销吉林市哈达湾区,其行政区域并入昌邑区;撤销吉林市丰满区,设立丰满街道办事处,一部分并入船营区。  1965年1月,将辑安县更名为集安县。3月,设立图们市(县级),以原延吉县的图们镇、汪清县的石砚镇为图们市的行政区域,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966年1月,设立德惠专区,辖原长春市管辖的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五县;设立永吉专区,辖原吉林市管辖的永吉县、舒兰县、磐石县、蛟河县、桦甸县。  1968年2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更名为吉林省革命委员会;12月,将安图县驻地由明月镇迁至松江镇。  1969年2月,撤销永吉地区,所辖的永吉、舒兰、磐石、蛟河、桦甸五县划归吉林市;5月,撤销东辽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辽源市;7月,撤销德惠地区,所辖的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五县划归长春市;7月,将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所辖的通辽市、通辽县、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奈曼旗、库伦旗、扎鲁特旗和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吉林省管辖。10月,将通化县驻地由通化市迁至快大茂镇。

1970年通化、四平、白城等3专区分别改为地区。2月,将永吉县驻地由吉林市迁至口前镇。  1976年1月,恢复东辽县,以原东辽县并入辽源市的行政区域为东辽县的行政区域。  1979年5月,将哲里木盟(通辽市、通辽县、开鲁县、科尔沁右翼中旗、扎鲁特旗、科尔沁左翼中旗、奈曼旗、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将白城地区所属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吉林省直辖长春、吉林2市,分设通化、四平、白城等3地区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共辖9市(包括省辖市2、地辖市7)、36县、2自治县。  1980年1月,撤销东辽县,其行政区域划归辽源市;4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吉林省人民政府。  1982年8月,恢复德惠地区,辖原长春市的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五县;恢复永吉地区,辖原吉林市的永吉、舒兰、磐石、蛟河、桦甸五县。  1983年3月,将延吉县更名为龙井县,县驻地为龙井镇;8月,将安图县驻地由松江镇迁至明月镇;撤销四平地区,设立四平市(地级),辖原四平专区的怀德县、梨树县、伊通县、双辽县;设立辽源市(地级),东丰县划归辽源市;撤销德惠地区,所属的农安、德惠、榆树、九台、双阳五县划归长春市;撤销永吉地区,所属的永吉、舒兰、蛟河、桦甸、磐石五县划归吉林市。10月,恢复东辽县,以原东辽县并入辽源市的行政区域为东辽县的行政区域。12月,设立四平市铁东区、铁西区;设立辽源市龙山区、西安区。  1985年2月,撤销通化地区,将通化市升为地级市,将原通化地区的通化、集安两县划归通化市管辖;将浑江市升为地级市,将原通化地区的抚松、靖宇两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划归浑江市管辖;撤销海龙县,设立梅河口市(地级),以原海龙县的行政区域为梅河口市的行政区域并将原通化地区的柳河、辉南两县划归梅河口市管辖;撤销怀德县,设立公主岭市(地级),以原怀德县行政区域为公主岭市的行政区域,并将四平市的伊通县划归公主岭市管辖;撤销敦化县,设立敦化市(县级),以原敦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敦化市的行政区域,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12月,将公主岭市改为县级市;将伊通县划归四平市管辖;将梅河口市改为县级市,将辉南、柳河两县划归通化市管辖。  1986年9月,通化市设立东昌区、二道江区;浑江市设立八道江区、临江区、三岔子区。  1987年1月,将东辽县政府驻地由辽源市迁至白泉镇;5月,撤销洮安县,设立洮南市(县级);10月,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  1988年3月,撤销集安县,设立集安市(县级);5月,撤销珲春县,设立珲春市(县级);撤销龙井县,设立龙井市(县级);撤销桦甸县,设立桦甸市(县级);8月,撤销九台县,设立九台市(县级);撤销大安县,设立大安市(县级);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  1989年8月,撤销蛟河县,设立蛟河市(县级)。  1990年12月,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县级)。  1992年2月,将吉林市郊区更名为丰满区;6月,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松原市设立扶余区,松原市辖扶余区和白城地区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岭县、乾安县;9月,撤销浑江市临江区,设立临江县;10月,撤销舒兰县,设立舒兰市。  1993年6月,撤销白城地区,设立白城市(地级);撤销白城市(县级),设立白城市洮北区(县级);白城市辖洮北区和原白城地区的镇赉县、通榆县。原白城地区所辖的洮南市、大安市由省直辖。7月,撤销和龙县,设立和龙市(县级);11月,撤销临江县,设立临江市(县级)。  1994年1月,将浑江市更名为白山市;7月,撤销德惠县,设立德惠市(县级)。  1995年7月,撤销长春市郊区,设立长春市绿园区;撤销双阳县,设立长春市双阳区;将二道河子区更名为二道区;设立扶余县,县人民政府驻三岔河镇,辖扶余区的部分行政区域;将松原市扶余区更名为宁江区。8月,撤销磐石县,设立磐石市(县级)。12月,撤销白山市三岔子区,设立江源县。  1996年5月,撤销双辽县,设立双辽市(县级)。2006年6月,撤消江源县,设立白山市江源区。2010年,白山市八道江区更名为浑江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