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存之道

知道猪到了风口都可以飞起来,但问题是又有几个人愿意放弃安稳的生活,走入未知的风口。

我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按部就班的生存之道已不适用,我们要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需要另辟蹊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法尝试:

1、模仿领先者

环境才不管你是原创还是模仿,只要你适应这个环境就可以。

事实上,大量中国互联网公司是从美国引进,最重要的是通过模仿,你不仅获得了资源,更重要的是你经过历练,获得成长。

抓住一个趋势不需要我们是第一个看见的,我们只要第一批跟进,就可以享受这个红利。

案例一:

毕加索公开说,“抄袭自己是可耻的,抄袭别人是必要的。”所以只要毕加索一出现,画家们就把自己未完工的作品藏起来。否则好一点的想法可能就要被他抢走了。

案例二:

腾讯一直被认定为一个“模仿者”而非“创新者”。程苓峰甚至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把腾讯视为“全行业敌人”,因为只要被腾讯盯上,就意味出局。

马化腾自己也讲过:“因为互联网市场太新太快,往哪里走都有很多可能。如果由自己来主导可能没有办法证明所选择的就是对的,几个月内都有很多新东西冒出来,凭什么判断哪个是热点?有竞争对手了,人就开始有了斗志;看看别人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如果别人杀过来,应该怎么办?是硬顶,还是去别的地方迂回作战?”

当然迫于压力,腾讯战略已经有所不同,这是后话。

2、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把实验方法引入创业,即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如果不是很确定,我们可以先用较小的成本进行测试。找到靠谱的方案,再加大投入。

具体大家可以找相关书籍进行学习。

例如,你想做火锅底料生意,你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样品,拿到附近卖,看大家是否买单,在具体大家可以。

别拍着脑袋迟了工作,借了一堆钱,准备大干一场。

二、死于拥有太多

物种通过适应环境,形成某些行为,当环境发生变化,这些行为已不适用,但物种仍会采用过去的方式来应对新的环境。

外部环境已变化,可我们仍然延续过去的认识和行为:公务员 = 铁饭碗;大公司=轻松稳定。

大部分人稀里糊涂报志愿,又稀里糊涂在一家公司待了10年,突然发现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放弃可惜,继续坚持,好像又看不到希望:

你让我先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好累啊!

你让我放弃十年的经验,选择新的赛道,不可能!

你让我放弃大公司的安稳,到小公司历练,你有病!

你让我放弃打工,选择创业,我可不想死!

………

所以大量的人选择什么也不做,坐等洪水来临。并对自己说:洪水还没来呢,即使不幸被冲走了,还可以想办法爬上岸,至于是不是真能爬起来就不好说。

案例:

柯达前高管、罗彻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教授拉里马特森说:“精明的商人认为不应急着转型,因为投入1美元在胶片上面就能产生70美分的利润,而投入到数码影像上则最多产生5美分。”

同样,70%以上的传统手机市场份额同样使诺基亚迷失,选择雪藏智能手机、触屏技术和应用程序在线商店。

大量的人犹如猴子舍不得手中的食物,手被卡在狭窄颈部的罐子里,出来来,只是在那里干着急。

婴儿出生后,大脑要构建25年,才能完成发育。

正是大脑经历漫长的时期来适应环境,人类才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蓬勃发展,从冻土地带到高山,再到繁华的城市中心。

而动物的大脑是事先设定好的,虽然一出生就可以站立,或游泳,或奔跑等,但环境一旦发生变化,就很难生存。

如果我们安于现状,不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记得关注“菜哥读书”,并转发

【每周一次,重新思考一个成长问题】

二十多岁的马云马化腾怎么样了(马云等最成功10位互联网大佬)(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