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为方便管理,不少大县都推行了“县区乡(镇)村”的四级区划体系。老莱阳县(两家分家之前的莱阳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县志的记载,当时的莱阳全县划为9个区,辖206个乡镇(30个镇、176个乡)、1620个村。

在命名上,区按照数字序号排列,而乡镇则以驻地村、地理方位或典故命名。由于乡镇数量众多,名字就难免会出现相仿的情况。比如,当时莱阳县就分别有“桃源乡”和“陶源乡”,两者虽然写法不同,但读音却一样,是一个有趣的人文现象。

地名卫井的来历(老莱阳县曾有个陶源乡)(1)

其中的桃源乡,隶属老莱阳县第五区,大体相当于现莱阳市桃源庄、冯格庄一带。而陶源乡,隶属老莱阳县第七区,即今莱西市河里吴家村周边。

两相比较,桃源乡这个名字比较直观,应是从桃源庄而来;而陶源乡这个称呼就不太好理解,下面就为大家做简单介绍。

按照县志的记载,陶源乡共辖12村,分别为扒头张家、大庄子、西馆张家、(河里)吴家、荆家、榛子沟、七十里堡、于格庄、张格庄、上店、北泊、元庄。

地名卫井的来历(老莱阳县曾有个陶源乡)(2)

(▲河里吴家的位置示意)

对照新旧地图不难发现,以上村庄基本都位于原莱西县河里吴家乡小沽河以北的区域,现在则属南墅镇管辖。这里北接招远,西邻莱州(掖县),南距平度也不远,堪称四县交汇地带。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应该已经发现端倪,在这片区域内,并无哪个村庄带有“陶源”的字样,那么,“陶源乡”这个名字到底是如何而来的呢?

笔者曾尝试查询史志资料,但并没有相应的答案,暂时只能推测。由于“源”有河源之意,加上这里是小沽河进入老莱阳县后的第一站,笔者起初以为“陶”是小沽河或者周边某条河流的代称,但若如此,史料中应该有所痕迹,然而反复查找,亦无结果。以此反推,这种假设的可能性并不大。

地名卫井的来历(老莱阳县曾有个陶源乡)(3)

地名卫井的来历(老莱阳县曾有个陶源乡)(4)

地名卫井的来历(老莱阳县曾有个陶源乡)(5)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段时间,笔者偶然听当地朋友说,河里吴家乡周边村庄老辈就有制作陶器的传统。而“陶器”这个字眼,很快让我想到了“陶源乡”这个称谓。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河里吴家周边村庄盛产陶器这一点,在《莱西县志》中也有据可查。志中称:

“建国前,境内砖、瓦均手工制作毛坯,以高梁秸、松柴为燃料,小土窑 烧制, 烧后水润, 砖、瓦均青色。窑场均为富裕户经营,雇请技术人员,烧火工称 “窑匠” 。农业合作化前,境内有私营地窑200余处。河里吴家乡的山后、芝下、上店、扒头张家等村有土窑烧制罐、盆、瓮等陶器。”

根据上文的记载,河里吴家周边村庄的确在建国前就以烧陶而闻名,并且这个知名度比较大(否则也不会收录到县志当中)。从这个规模来推测,上世纪三十年代莱阳县的“陶源乡”,很有可能就是“陶器之乡”或“(本县)陶器主要出产地”的寓意。

实际上,在当时莱阳县的乡镇当中,还有找到与之类似的例子。大野头、刘海寺、吕格庄一带的几个村庄,由于盛产水果(当地的樱桃、杏子现在也有名),因此就取名为“佳果乡”。河里吴家附近的这个“陶源乡”,多半也是因特产(也算是典故的一种)而得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