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去人民路那边吃面都会路过这家次坞打面,别看一直没来吃,其实早就已经暗暗记在心里。专门等到中午饭选择困难症爆发的时候,它就是首当其冲的选择了,比如今天……这病就发作了。
次坞打面面条非常劲道,配菜又特别丰富,这似乎和诸暨这个西施老家的气质不太相符。毕竟我们心目中的那个西施,是带有一点小心机,抚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柔弱小女人的形象。
后来到了诸暨当地才知道,虽然地处浙江中北部,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但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老城,却是四面环山,中间一片河谷盆地的构造。在风水上来说,那就是一块要山山来,汲水得水的宝地。绝对的人杰地灵,蕴风纳气,这才成为越王勾践最后的根据地。所以,当你看到渔家女辛苦奔忙,寒冬里裸露的手脚被冷水冻得通红时,就绝对会对西施的形象有一个比较大的改观。小女人?不存在的,她应该和次坞打面一样,坚韧,勤奋,内外都散发着辛苦劳作的魅力。
次坞打面一向都不便宜,从打面打做蛋卷再到煮面非常费工夫,所以即便在诸暨,一碗面也得小二十了。本着吃一次就吃个通透的宗旨,看价目表基本都是在18块钱以上,干脆来个狠的,要了一碗38的全家福。
但是说实话,任何具有浓厚当地特色风格的美食,只要一输出就会改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店家不是做慈善的,活下来才是硬道理。想通这点,也就不会对这碗面带有多大的期望,能尝个鲜足以。
店里的桌面摆设看的出还是花了点小心思。橙色的主色调给客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会在潜意识中增进食欲,打开味蕾。次坞打面的宣传页上详细记载了打面的起源。趁面还在烧,来聊聊次坞打面的历史由来。
首先次坞打面发源于诸暨次坞镇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了。据说是说朱元璋干掉陈友谅,顺江而下兵锋直指张士诚。到了诸暨次坞镇已经是晌午,一群人肚子饿的咕咕叫。于是徐达拍开了一家店门,让老板给做点吃的。老板吓得要死用一根铁棍把面团压成片,再切成条。老板娘则战战兢兢的用猪油炒了雪菜来煮面。朱元璋吃了大声叫好,这面劲道,汤醇厚鲜美,叫什么名字?老板也机灵,马上磕头求大王(朱元璋那时候是吴王)赐名。朱元璋略沉思便道:大战将至,你这面又是铁棍打出来的,对我军是大大的好兆头,就叫“打面”吧。打打打,打出一个特娘的太平世界。
店里吃面的客人,墙上有次坞打面的简介
单从这段记载来看,有两个要点:第一,次坞打面形成于明初之前,朱元璋只是命个名字。第二,最早的次坞打面是猪油雪菜浇头,而不是现在最常见的三鲜(蛋卷,扁笋,小河虾)浇头。那么次坞打面这种独特的做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对此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一无所获,只在明代博物学家张澜之的《瞥惰园集》找到只言片语:
“诸暨环山,产荞,麦,黍,稷等粗面。土人好之,大棒端系铁环压薄片而食。问及,其曰两晋波斯商贾于此,乃传……”
诸暨地区的确因为山多的关系生产粗粮,和当地老人聊起时还说以前有小米和荞麦吃,只是这些年经济发展了,粗粮这种没产量的作物也就摈弃了。看来张澜之的这条记载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次坞打面或许真的是两晋时中东地区的商人带进来也说不定呢?
在中国,就有次坞打面,广式竹升面,贵州屁股面,广汉的金丝面是这种制作形式。竹升面公认的历史是清中期,广汉的大刀金丝面起源于两湖填四川(清中前期),贵州的屁股面也是广东客商带过去的,年代更晚。所以,诸暨应该是“坐杠压面”这种独特技艺的最早践行地,距今已经1500多年了。
考完古,坐下来吃面。面烧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只需要一眼,就可以看出这碗次坞打面和诸暨当地的有很大区别的。关键点在哪里?首先蛋卷的做法,其次就是汤汁太多了。
诸暨当地传统次坞打面是三鲜浇头的,它用的是当地的土三鲜,即鸭蛋,鲜扁笋和小河虾,这其中的蛋卷可不是像这种直接切成条的。而是卷了肉,切成厚片,如梅花一般绽放的非常有特点的蛋包肉,绝对不是这样折一下切成条就算完了。我放一张在当地吃面的图大家就明白了。
看看这个肉蛋卷差距有多大,中间的肉是多么的实在?我曾近距离看过当地面馆做这个蛋卷,非常麻烦。首先要用很重的单柄铸铁锅,这样受热才会均匀。先刷一层薄薄的油,然后在炉火上烤热。烤的时候一定要像打太极拳那样不停的扭动腰肢,使其整个锅底都处于同样的温度下。
蛋液需要用鸭蛋,因为相较于鸡蛋,鸭蛋的蛋液粘度和韧度都要高得多,摊成的蛋皮既能厚薄一致,又不容易破损。当蛋液舀入滚烫的锅中后,师傅还要继续的打太极,直到摊匀和凝固。这时,师傅会猛吸一口气,对着锅边一吹,整张蛋皮就脱锅了。
接下来,需要把肥瘦各半的五花肉馅加盐,黄酒,胡椒粉,姜末调味。再平铺在蛋皮上卷成卷。外面再用厚纱布包好。看到这里朋友可能会问,这种做法我也知道,但这样蒸出来的是圆的,怎么会有这种花瓣一样的凹陷呢?
诸暨当地的四瓣花蛋卷
其实很简单,为了让蛋卷进一步不散不碎而且造型美观。师傅会在纱布外面再每隔90度夹一根筷子,然后用粗麻绳牢牢扎死,这样筷子固定的地方自然也就凹陷下去。蒸熟之后切成片,自然也就成了梅花型了。
也许是为了节省材料和人力的双重成本,次坞打面一个闪光点就这样被店家抛弃了,的确很可惜。
打面里的牛肉,有卤香味。照片没拍好,其实很看出五颜六色的反光,是真牛肉。这个就和外面熟食店的牛肉是一样的,应该是老板拿的成品货。
其他的配料也很多,猪肉片(还挺多,但有点像橡皮筋,咬不动),蘑菇,黄豆芽,番茄,青菜。这时候竹笋难见,用的茭白代替,可以理解。次坞打面因为烧的时候用了番茄,所以吃第一口面的感觉是鲜甜,并带有番茄的清酸,其次才会有各种味道一起涌上来。
又因为面是手工的,相比传统的苏式江南面它不会很快糊掉,烂掉,可以悠悠哉哉的慢慢吃。吃点浇头,吃点面,吹吹牛。十分钟后面条一样劲道,而且因为吸收了汤汁,会更入味一点。
左下角那个是炸响铃,这就是炸腐皮。也算是一个特色,还好没被老板再给PASS掉。
面条真的很滑爽劲道,以至于夹起来它会因为重力的原因哧溜溜往下掉。也可以看出面条的粗细度有一定差异,的确是手工的。为什么有这么个疑问呢?因为你现在去买面条的商铺,也能买到所谓的手擀面。口感也蛮劲道。但因为是机器压制和切出来的,它的每一根面条的厚薄粗细都是一致的,成本也就低多了。
第二个改良点就是汤多了。次坞打面绝对是不会有那么多汤的,在当地吃,说是汤面,其实吃完就只有碗底那一口汤。但是在太仓,为了迎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这点改良无可厚非。毕竟苏式面讲究汤环鲫鱼背,面挑在碗里,汤最好是只把面的最高点漏出来就行了。
烧次坞打面往往需要两口锅,因为手工面难熟,必须一锅下面,一锅现炒浇头。当浇头炒好后,倒入高汤烧开。这是才把煮到8成熟的面条倒进去烧,烧到汤汁无多,即可出锅。因为面条表面的淀粉都已经在汤锅中煮掉了,所以就算传统的打面汤汁不多,依然不会有黏答答,稠乎乎的感觉。这点店家还是做的不错的。
吃了几口觉得有点淡了,自作主张放了点辣酱。也算是江浙合璧。带有微微辣味的次坞打面这下更合我胃口了。
炸响铃和小河虾的特写。小河虾也是三鲜浇头必不可少的配料。以前烧次坞打面没有味精放,全靠小河虾和扁笋提鲜。这一碗有小二十只,肉清甜弹牙,很新鲜。
这种小河虾在昆山买15块钱一盆,大概有个小一斤。鲜是没得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这货壳比较硬,特别是虾须和虾枪不剪的话它扎嘴。前两天在家里烧年糕汤也是用的这种硬壳小青虾,自己烧比较讲究,全给它剪掉了。
38块一碗着实不便宜,而且面量适中,我吃了刚刚饱。碰到大肚汉可能会差一点。所以如果你胃口比较大,去吃的时候还是提前关照一下老板多给你下点面吧。至于地址,就在人民路上,比较靠弇山路了,自己导个航很好找。斜对面好像还有家胖师傅羊肉面,他家面我也吃了,我这么口重的吃他家面都咸,另外比较抠,羊肉给的少,还是更偏爱阿许和和记。
想想也算不错了,毕竟不用去诸暨当地就能吃到还原度70%的次坞打面,还有什么怨言呢?知足者,常乐也。
#吃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