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精墨妙的草书(池水尽墨犹不休辍)(1)

笔精墨妙的草书(池水尽墨犹不休辍)(2)

张芝像

草体和草书是两个相关而不尽相同的书学概念。草体是相对于正体而言的,是正体字的潦草快写,是所有潦草写法的统称。篆、隶、楷书以外的一切潦草的字体统称为草体。正体字具有正规和标准的基本含义,它点画清楚,结体端正,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样式。而草体字出于实用的需要,相对来讲没有严格的规范,书写也比较随意,点画、结体因人而异,变化的弹性较大。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据其潦草的程度划分为若干等级。草书则是草体的若干等级中的一种。草书不是随意潦草而写成的。草书带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因此,草体是种概念,而草书是属概念。

先秦的草体相当幼稚,潦草的程度也不大。八分书以前的隶书,实际就是篆字的草体。秦汉以后,汉字越写越潦草了,为了加以区别,于是艺术的草书出现了。汉末草书的出现,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纯粹意义上的欣赏功能和草书的艺术化。

草书的出现,也意味着书法在一定意义上艺术化的成熟。换句话说,书法之所以变成了艺术,就是因为汉末草书的出现。草书的出现使得书法真正成为一门“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过去人们写字基本是为了实用,汉末草书的出现,使人们把目光聚集在书法艺术的创造上来,于是在汉末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习草书的热潮。在这个热潮中,时代造就了草圣,于是张芝出现了。因此,张芝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笔精墨妙的草书(池水尽墨犹不休辍)(3)

【东汉】张芝草书

张芝的“一笔书’,一笔而成,偶有不连,但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或借上宇之下而为下字之上,若悬猿饮涧之象。其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露。张芝的“一笔书’精熟神妙,冠绝古今。

张芝(?一约192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他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高峰。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与活力。张芝获得“草圣”的殊荣,一方面是时代背景呼唤草书名家问世;另一方面是张芝勤苦努力的结果。这个勤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勤苦。汉末人们练习草书的勤苦程度,后人是难以想象的。张芝作为勤苦的代表,早已名垂史册。传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于是,后人就把学习书法叫做“临池”。就连书圣王羲之在勤苦方面也自叹不如。

东汉末年,世道荒乱,人命微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皇室贵族奢侈荒淫,宦官专权,奸臣当道,黑白混淆,是非颠倒,故非盛世。然而在文化发展史上,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书法迎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那是一个字体、书体、书家流派等“大爆炸”的时代。真、草、隶、篆、八分、飞白等各种字体,都在此时蜕变而走向成熟,天下人学习书法的热潮,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尤其是真正意义上草书的出现,完成了中国书法美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课题—纯粹意义上的线的自由运动,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有价值、最为深刻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举国上下学习草书时所投人的热情,是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的。要了解当时的一些基本情况,请看汉末赵壹的《非草书》。

笔精墨妙的草书(池水尽墨犹不休辍)(4)

一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以汉末赵壹《非草书》开场,到清末康有为《广艺舟双揖》落下帷幕。其间有众多的学子为中国书学添砖加瓦,不断丰富其内容,从而铸就了蕴含深厚、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理论宝库。但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回味无穷的是中国古代书法理论是在对书法艺术的一片指责和讨伐声中拉开序幕的,最后又在一片激情飞扬的对传统帖学革命的呐喊声中落下了帷幕。赵壹的《非草书》一方面攻击新型的草书字体,另一方面又对一些细节作了形象的刻画。通过赵壹的叙述,我们能从他的悖论中得到很多启示,同时我们又仿佛目睹了一场生动、形象、真实的汉末学子们学习草书的动人场景。

汉末草书的普及程度是惊人的,赵壹的《非草书》中说:“此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领、史箱,竟以杜、崔为楷。”从七岁儿童开始,不分老幼,“苟任涉学”,学草书而不学史摘大篆等正规字,且都学杜度、崔缓的草书。由此可见当时学草书已经蔚然成风。

学习草书的勤苦程度,赵壹作了极为生动形象的描写:“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逞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判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在这种全民学草书的大环境下,张芝勤苦学习书艺以至如醉如痴的精神状态—“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卫恒《四体书势》)—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