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杂志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特刊暨2022年9月刊 文/本刊记者 黄利霞
初次见到陈小芳是在广西木偶剧团里,耄耋之年的她步伐依然稳健,眼睛明亮且有神。采访前,剧团的陈秘书拿了一只口红帮她涂上,她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想看看摄像机里的自己。
退休之后,陈小芳偶尔会回剧团看看。1956年4月,广西木偶剧团成立。陈小芳作为木偶戏演员,是剧团成立和发展的见证者。“生旦文武共一箱,穿州过海走城乡。手口随心提拉扯,痛快淋漓演一场。”曾跟着师父们走南闯北的陈小芳如今成为了广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从14岁拜师学艺至今,与木偶戏结缘已超过半个世纪。
广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小芳 摄影:封楚琳
Tips:广西木偶戏始于唐代,在南宁、玉林、北流、北海、靖西等地都有木偶戏表演历史。传统的木偶戏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软体木偶、铁枝偶等表演形式,在祭祀、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各类活动中常见。2014年,广西木偶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回往昔
1953年,还在上初中的陈小芳到广东“龙川县文联线剧队”学习提线木偶表演。此前她还是一名木偶配音演员,每当老师们表演结束之后,陈小芳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跑到后台玩木偶,“整天玩,一有空就玩木偶。”
或许是前辈们看到了她的潜质,便提议让她从配音组调到木偶组。在此之后,陈小芳就跟着师父学习。早上上课,晚上观看前辈演出学习,日复一日,从不间断。“除了吃饭睡觉,所有时间都要学。”陈小芳说,在她身上,学习木偶总有那么一股“韧劲”。她笑着说,当时就是感兴趣,其他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专注于木偶。
年轻时的陈小芳展示布袋木偶 受访者供图
从夹手指的操纵法,到举木偶的手腕功;从步伐到身段;从木偶表演到人的形体配合;从现代戏到古装戏……天赋加上对学成的迫切使陈小芳在半年的时间就逐渐接上了师父的戏。“可以说,我是在剧团长大的,师父就是我的爹妈,师哥师姐就是我的兄弟姐妹。” 她说。
1955年秋,陈小芳随剧团到广西巡演,先后到了梧州、桂平、玉林、贵港、南宁等地演出,受到广泛欢迎。在那个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广西还没有专业的木偶剧团。巡演结束后,1956 年,在广西文化部门的挽留下,全团就此扎根南宁,为广西的传统艺术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是在那个时候,广西木偶剧团成立,木偶戏在广西生根发芽。
陈小芳(左)与搭档登台献艺 广西木偶剧团供图
2014年,广西木偶剧团收到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广西木偶戏入选了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入行木偶戏到申请非遗成功,转眼五十多年光阴。
陈小芳回忆说,当时对于提线木偶的资料较少,因为要申请非遗,所以又开始教学员提线木偶,从了解什么是提线木偶开始。“从无到有,到现在传承下来了。”陈小芳说。
2014年,陈小芳进行提线木偶教学培训 广西木偶剧团供图
Tips:提线木偶由一人或者两人用吊线操控木偶,表演者一手提起勾板一手控线,通过疏线、勾线、提线、穿线等技法,操纵木偶进行表演。
将木偶演“活”
陈小芳坐在熟悉的剧场座位上,舞台的灯光打在身上,像是她自己发出的光。说到木偶戏演员时,陈小芳激动地说,做木偶演员很辛苦,“首先你要爱,才能热爱它。”
当时,提线木偶表演受到的限制较多,发展空间并不大。于是剧团就将目光转向了杖头木偶。杖头木偶表演范围更大,对表演者的要求也更高,不仅要练习操纵木偶,还要学习基本功。在陈小芳眼里,最难的就是形体功。
陈小芳在广西艺术学校教学 受访者供图
“提线木偶是间接的艺术,而杖头木偶的表演更直接,需要表现身段。形体功学不好,杖头木偶就不生动,就无法准确地表达人物性格。”陈小芳说。
表演木偶戏不仅要求形体,还考验耐力。传统的木偶基本功训练,第一课就是“举功”,也叫“举偶”。要求表演者举起至少5斤重的木偶,保持一定的水平线,5分钟入门,10分钟基础。陈小芳摆了摆手说:“一般新学员两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
学员在排练室练习木偶基本功 摄影:黄利霞
在剧团担任演员的同时,陈小芳还负责木偶班学员的培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木偶演员,这些木偶演员有的已身处二线,有的成为目前剧团的主心骨。其中一位就是广西木偶剧团演员队副队长罗苑萍。
“当时老师让我们练习《楼台会》的角色。”罗苑萍一边举着梁山伯的木偶形象,一边结合步法向我们演示水袖功和手扦功的基本动作,搭袖、摆袖、甩袖;开
扦、合扦、捻扦……行云流水,无缝对接,我对这些专业名词充满了疑惑,试图想要分清人与偶的动作要领。看花了眼,却也着了迷。
罗苑萍演示木偶基本动作 摄影:韦世宏
木偶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求演员“一专多能”。木偶演员投入到角色中,走进木偶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表演、技巧、情绪、情感的传递,让木偶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演绎人生百态。“木偶戏神奇的地方就是拟人化。它像人一样,会呼吸有情感。” 罗苑萍说,“进入一个角色当中,走的是另外一个人的人生,那是另外一种感悟。”
Tips:杖头木偶是一人一角的表演,表演有两个步骤,一是先由操纵者习练剧目人物的形体动作、对白、唱段、步法、调度等。二是木偶表演,由操纵者操控木偶,右手持木偶头部主杆,操纵头、眼、嘴、耳和身体,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虚握成一个锥型,将两根控制木偶双手的侧杆(又叫扦)握在里面,拇指和食指捻动扦杆做各种动作,通过“举杆、捻杆、穿扦”操杆法与步法的结合达到“人偶合一”。
指尖演绎人生
幕布之下,木偶演员操纵木偶进行表演,唱念做打,轻重缓急,惟妙惟肖。聚光灯外,还有一群制作木偶的匠人,他们“刀下木屑纷飞,笔尖泥彩勾勒”,舞动出台上游走在十指方寸之间活灵活现的木偶。
木偶基本造型有生、旦、净、末、丑,还有神仙、鬼怪、动物种类繁多。传统的木偶是用木刻,如今发展成了用纸糊。在剧团的舞美创作部,木偶制作师罗勇介绍说,一个木偶的诞生要经过构图、泥塑、倒膜、打磨、化妆、最后到造型。制作一个木偶至少要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个木偶的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
木偶制作师手上的木偶,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完成 摄影:封楚琳
多年来,剧团继承了传统杖头木偶、提线木偶的表演技法。在杖头木偶基础上研发了肢体躯干饱满、真实感强的软体木偶;形式上,由木偶表演到人偶同台演出;剧目上推陈出新,推出改编传统剧目《大闹火云洞》《钟馗》《楼台会》等。此外,剧团还融入话剧、戏曲、音乐剧、歌舞剧等多种表演形式。特别是将儿童剧融入到木偶戏中,推出《小美人鱼》《壮壮快跑》《刘三姐与阿牛哥》《红孩儿》《鸡毛信》等剧目。
木偶剧团演出彩排 广西木偶剧团供图
采访结束后,陈小芳饶有兴趣地给我看了她年轻时外出学习、授课的照片,她说,恍若隔世。或许木偶在她手上已变得沉重,但经她之手的木偶戏却还在演绎。犹记得采访那天她走进剧场,舞台上正在排练的年轻演员们总会亲切地叫一声“陈老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