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1)

相应建设丽乡村号召,我们附近的一个村子前几年搞起了一个垂钓项目:竞技练竿池。别看我在的县市钓鱼人口基础较大,但还真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竞技池。

美丽乡村竞技池的由来

市内唯一一个勉强称得上竞技池的是一个面积较小的黑坑改造的,不管硬件建设和容纳人数均达不到标准竞技池标准。

当时我们周边爱好练竿和打比赛的钓鱼人较多,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当时我们俱乐部每月组织一次比赛,每次我都会带领大家到100里地以外的竞技池比赛。加上其它渔具店也经常搞会员赛事活动,所以竞技池还是挺受钓鱼人欢迎的。

记得当时滨州有一个叫乐活农庄的竞技基地,练竿费用是30元每人。淄博的萌山竞技垂钓基地练竿费用是20每人。如果组织一场人数超过20人的比赛,每个人的收费就可以减半。

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2)

练竿池的好处是不用和黑坑那样频繁地投放鱼,只有时间长了才会换鱼、补鱼。练竿池的主要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练手和比赛的场地,鱼不允许带走。

竞技池的主要运作难点在于日常维护。因为鱼的密度较大,人员走动较多,要尽量避免鱼儿的死亡率。比如要监督好人为的掐伤鱼、用带刺钩、偷鱼、大量打散炮、用违禁饵(果冻饵、胶类饵等)。另外还要及时冲氧、清理死鱼、补鱼、养水、换水等。

总之,要保持池内鱼的密度和开口率,让钓鱼人能够钓到鱼,只有这样人气才能得以提升,也才能保住运营成本并盈利。

结果这个村子就发现了这个契机,对本村的两口渔塘斥资进行了整改,不出一年时间就建起了两个标准的竞技池。每个池子可以容纳100名钓手,可以同时承接200名钓友同时进行比赛。

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3)

美丽乡村竞技池的发展

渔池开业伊始,主办方就联系到了几家商家和渔具店搞了几场福利性钓鱼比赛。记得其中有一次报名费只有一百元,每人分一件钓鱼帽和钓鱼服,然后还能冲刺奖金,所以吸引了周边好多钓鱼人踊跃参赛。200个钓位座无虚席,那场面确实壮观。

再后来,各渔具店开始到那里组织掐鱼比赛(其间我们俱乐部就组织了十多次),慢慢过去练竿休闲的人也多了起来。鱼池也自行组织比赛,形式很简单:报名费全部拿出来奖励,只收取基本的场地费。

很多人认为组织一场比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以为收上报名费,抽完号让钓手钓就是了。其实一场比赛从策划、实施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

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4)

比如比赛规则、收费标准和奖励数量的制定,人员的招募、临时的变动(人员、天气)、钓位号的重新划定、号签的填写、人员的签到、规则的传达、秩序的维护、过磅或者数鱼、积分的换算、矛盾或者突发事件的处理、奖励的发放、服务人员的安排、选手反馈的处理等等。

哪一个环境出了问题,也会导致整场比赛失去本来的意义,甚至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下场。一开始渔池招来专门的裁判组织比赛,后来开始自己操作,结果难免就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让参赛者怨声载道,所以鱼池方干脆不再自行组织赛事。转而专门为其他赛事方 和练者者提供服务。

美丽乡村竞技池的衰落

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5)

第二年鱼池开门非常晚,附近的黑坑都已经开始放钓了,这个竞技池却仍然没有开门运营,急得好多钓友去找村书记(钥匙是书记和村长拿着)。

这才知道,渔池工程被村民举报了。主报的主要内容是非法用地和扰民,意思是这个竞技池是非法用地(这是个扯淡,没有被受理),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针对扰民的问题,村委又专门更换了噪音小的冲氧机,事后书记就把渔池的工作委托给了村长。只要有练竿的就收费20元,平时门关着,有人打电话村长就过来开门。

池子里放的大鲫鱼较多,有些还是投放的野生鱼。因为平时只有收费人员、没有看护人员,一些钓鱼人就打起了鱼的主意:每次钓个好几十斤鱼,把鱼装在钓箱里偷偷带走了。

久而久之,鱼池里的鱼越来越少,鱼也越来越难钓。好多人催促渔池补鱼,结果为了节约成本,他们从附近的那些电鱼和网鱼佬那里收购了一批野生鱼放进去了。

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6)

结果可想而知,开口并不好。钓鱼人花了钱,体验不到上鱼的快乐,所以怨声载道,鱼池的入收也在锐减。

竞技练竿池的一个主要盈利点是渔具店或者俱乐部组织的比赛。这种比赛一般一上午就结束了,按每人15元计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比如一场50人的比赛,竞技池一上午就赚750元。加上为了比赛好多人有提前去练竿、适应场地的习惯,所以一场小型比赛,竞技池可以收入近千元。这样一个月承接十场比赛,就可以有10000元的收入了。

网络营销并不发达的时候,好多厂家都是通过赞助比赛的形式来推广产品。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好多厂家发现一个问题:投入大量的赞助后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最起码销售业绩并没增长。

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7)

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参加钓鱼比赛的大部人均为钓技比较成熟的钓友,他们不缺装备(甚至装备很精良)。对这种推广模式已经几近麻木,即使获得奖励也随手送人了,商家变成了白忙活。

另外,渔具店主对组织钓鱼比赛也逐渐失去了兴趣。为了一次比赛,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不说,收到的效果一样一般。好多人就是冲着比赛来的,根本对商品推广不感兴趣。如果万一出个小差错,反而会弄得怨声载道。

有一次我组织会员到淄博一竞技池打比赛,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你们跑这么远到我们这里来打比赛,我们这里那么多渔具店却没人组织。大多数渔具店做比赛做得伤心了,比如万一有个作弊的,你按规定扣他分,就会得罪一个客户。如果你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会得罪大部分钓友。落得个横竖不是人的下场,索性就不捣鼓比赛了。

无人问津的野河钓鱼(钓鱼界的悲哀)(8)

这个乡村竞技练池,从一开始人声鼎沸,到后来钓友越来越少,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了运营管理上。没有相关专业人员管理, 甚至管理方没有一个懂钓鱼的。不了解钓鱼人的需求,无法及时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这是渔池走向下坡路的主因。

美丽乡村竞技池竟沦落为卖粮大户的养鸭池

到和第三年,鱼池开始以每处两万的价格向外承租,结果没人响应。后来一位卖粮大户相中了这块地方(面积够大,可以囤粮),就把这个地方租了下来。渔池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买了一批鸭子放上。

昔日的竞技练竿池就这样变成了养鸭场,钓鱼人也失去了一个可以休闲练竿的地方,自此方圆100里地再无竞技练竿池...

我是同行,一位常年坐在水边喜欢思考和分享的实战派钓鱼人,你的每一个点赞、分享和关注,都是我持续分享的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