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稻草(稻草人)(1)

南山坡上稻草人,轻舒两袖荡清风;莫道昼夜无声色,日月精华在其中”。这是我近日为稻草人写的一首小诗。

稻草人,何许物也?稻草人就是老农们用稻草扎成的人形物。常常放置在农家的麦地中或稻田里以驱赶鸟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稻草人几乎随处可见,以后随着鸟雀的稀少,稻草人也就随之消失了。

是的,我喜欢稻草人。记得小时候,田地里有许多稻草人,这些稻草人神态各异,既像漫画,又如雕塑;稻草人似人非人,头上戴着一顶破凉帽,两臂吊着破扇子,清风习习,两把扇子随风飘荡,悠哉戏哉。无论刮风下雨,日出月落,白天黑夜,总是木呆呆地站立在广袤的田野里或是青黄的山坡上,无声无色而坦然自在。稻草人的面部常常贴着一张画得鼻眼歪斜的白纸,好像是在哭,而更像是在笑,其实这只不过是代表它主人画画的技巧,若猜度稻草人自身,本无所谓笑,更无所谓哭,它只不过是以其没有心态的模样一天到晚傻呆呆地注视着天宇旋转与日月升降……

稻草人的问世难道仅仅是为了驱赶雀鸟的吗?不错,除此别无其他功用。然而我在想,世界上任何事物,功用并非就是事物的全部意义。那么,稻草人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粗略一想,稻草人至少能够独领下列三义:其一,人们常常把反应迟钝,无所作为的木讷之人比喻为稻草人(俗称草谷伲)。其二,人们把稻草人作为经风雨见世面的借喻。民间有一句俚语这样说:“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风霜雨雪,就是稻草人也会成精——即成为精灵。”其三,不知那个企业家把“稻草人”作为自己的商业名牌,有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之义……这样释义似乎有点儿牵强,是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可以称之为“意义”的东西,那个不是带上牵强的成分呢?事中之义,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一种思维抽象,你认为这个事物有什么意义就有什么意义。其实,事物的功用对于各人也是不尽相同的,水既可以泡茶喝,也可以用来洗澡,还可以灌溉,等等。所以佛家说:“万法皆是自性所现”,即可印证这些说法。既如此说,稻草人在我的自性里还不止这些意义。


稻草人稻草(稻草人)(2)

稻草人还应该是一个至人的标识。

稻草人默默无言,不悦日月光照,不弃风霜雨雪,两把破扇,一来二去,无意无识。实在可以看作是一种悟道者的偶像。

稻草人默默无闻坚守岗位而不讨价还价,承受着日晒雨淋而不叫苦喊累,做了一点有益的事情而不居功自傲。不刻意造作随机(风)而动是谓“无为而治”;不作恶孽又不有意为善是谓“心无挂碍”;不贪不廉不耻不荣两袖清风是谓“内圣外王”。稻草人集“儒、释、道”一身为标识,其形悠悠,其义泛泛。

善哉,稻草人。世人称它为呆子,其实可谓大智若愚;世人贬它最无用,其实从它无意识的作为里可以看到顺其自然的天道;世人看它是一捆没有灵性的枯草,殊不知在这枯草里藏积着常人难以体悟的启迪。这些启迪蕴涵在人的原初的生存感觉之中,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的,稻草人仅仅是一个标识,然而正是这样的标识,恰恰承载着我们对生命的全部感受和体认。这种感受和体认归根结蒂便是对万物的一种反观和体悟。稻草在经历了种子萌发,秧苗生长,稻谷成熟之后,赤条条地留下的是一杆没有任何意义的象征物。然而,只有在这个时候,生命的过程才真正归复到了一种虚灵的沉默,归复在万物流转变幻中的一种无形的循环里。它告诉世人:在这个流迁不息的世界里,所有事物最终都将归复于原初,当什么内容都远去了的时候,只有虚灵永存……


稻草人稻草(稻草人)(3)

注: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及作者供图,若有侵权及版权问题请后台联系!

作者:虞央国

责任编辑:孙鼎期

排版:朱清植

普陀作协欢迎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