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文章所读《韩非子》正文:

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其心有高也,而实不能及,说者为之举其过而见其恶,而多其不行也。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使之资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智。欲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于私患也。誉异人与同行者,规异事与同计者。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自勇之断,则无以其谪怒之;自智其计,则毋以其败穷之。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摩,然后极骋智辩焉。此道所得,亲近不疑而得尽辞也。

韩非子的管理学思想(企业的谈判工作如何做)(1)

该选段大意时,凡是游说的要点,就是粉饰君主的自得之处,掩饰君主认为羞耻的事。

君主非常想干的私事,即便不合公家的利益道义,游说者要把它粉饰成符合国家利益的事,并鼓励他。

君主的下流的想法抑制不住,只要不影响大局,游说者也要粉饰成美事去鼓励君主可以再过分些。

君主志大才疏,心有余而力不足,游说者要揭示这种志向的坏处,并称赞君主的明智,因为他不去做。

君主喜欢炫耀自己博学多智,游说者就要多“不着痕迹”地给君主讲类似的资料,为君主提供理论依据,这样,君主的智慧都是他自己的“功劳”。不会因为功高让君主难堪,君主自己就不会废黜游说者了。

游说者要学会保持君主私利和国家大利的平衡,如果做到君主私利和国家大利殊途同归,那就最好了。

不符合君主心意的游说,游说者要讲明白,如果君主没有听劝说而按自己的心意来,会造成哪些危害,而且这危害和君主本人是息息相关的。

称赞与君主同样行为的人,隐喻称赞君主;做成同类事,用君主过去成功的谋划,变相夸赞君主的能力。

别人和君主有同样的缺点,就粉饰说这种缺点无伤大雅;别人和君主经过同样的失败,就粉饰说无关大局,损失不大。

君主认为自己能力强,就不要用他做不到的事来抑制他,;君主认为自己做事勇武果断,就不要用他做事时的过失来指责他武断,激怒他;君主认为自己的计谋高明,就不要用他以前的失败来让他窘迫。

游说不违反君主的意思,不跟君主抵触,就可以任意施展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了。这样,让君主宠信,就可以尽情发表意见和建议了。

关于企业管理,我们的思考

如文中所说,“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摩,然后极骋智辩焉”,游说不违反君主的意思,不跟君主抵触,就可以任意施展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了。

该选段的学习,对销售人员、企业的公关谈判,以及企业间的合作,有借鉴和学习的意义。

我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属性:合理范围内成全对方的心意,遮掩粉饰小瑕疵,利益权衡下的不拘小节、不对抗,惠而不费的隐喻变相夸奖,“不刻意”的帮小忙,适当的“退让”。

必然还有我所没思考到的内容,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今天事情多,时间有些紧,不再多谈,朋友们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