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2)

彭亦鏐讲资治通鉴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3)

《资治通鉴》是目前能够接触到的最全的截止到宋代的历史教材,说它是历史教材,其实不限于此,还囊括了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呈现了一个国家、政权的兴衰。我将会以周更的频率,陪大家通读这本了不起的书。

——专栏作者:彭亦鏐

第二章 魏国先发:战略眼光

三家分晋后,局势斗转,多出来的三个国家不是舞台上的配角,都登上了战国时代的舞台中央。

晋国实力很强,和晋国的位置有关,晋国的位置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山西、陕西、河南正是中原大地。三家分晋之后,三家各取所需,按照自己原先的势力范围,各自得了一部分土地。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4)

其中,赵国把晋国北边的土地拿走了,魏国取了东西两侧,韩国拿下了山西的南部。

其实,看起来春秋战国你来我去,战火纷纷,其实在整个华夏大地上,仅仅是山西、陕西、河南三个省内的事情。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5)

发展和动力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6)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7)

中华文明的发展其实大约就是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黄河流域,大致从夏商开始到秦朝,完成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第二个阶段扩张到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大致从汉朝开始,到宋朝末期,完成了整个过程;

最后一个时期从元明清到今天,开发了东北、西南,形成了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和泛华夏影响圈。

生命体的原动力就是扩张,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和政权能够在不扩张中存活,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和政权能够抑制自身对扩张的冲动。

扩张可以是实在的,比如疆域、人口,也可以是虚拟的,体现为文化上的影响力、商业经济上的覆盖范围。

一般来说,掌握扩张能力越强,国家成就伟大事业的机会就越大。

放到个人身上,规律一样,一个人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力越大,成就的事业也就越大。

这种能力主要决定于所处的位置和自身的实力、格局。

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更有机会接触到掌握话语权的发言者,影响力的起点越高。

诞生在亚欧大陆的核心区域,更有机会辐射周边的文明,影响其发展,就更有可能保证稳定的发展环境。

美国被边缘化是美国经济学家经常恐惧的一个问题,美国不是世界中心,远离最大的亚欧大陆,说得难听美洲大陆就像是一个最大的岛屿,承载不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欲望。

美国只有发展自己的各方面实力,才有可能介入到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之中,这是美国在前几百年发展的主要原因;大清之所以不注重发展实力,是因为天朝地理位置恰恰是亚欧大陆上富庶位置,这个位置的影响力从文明产生就随之而来。

镜头拉回三家分晋,读者朋友们应该明白,为什么三番五次改革图强的是秦国。

秦国地处西夷,最容易被边缘化,为了避免边缘化,为了尽可能挤进最容易产生影响力的三晋大地,必须要改革图强。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8)

为什么是魏国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9)

在地理位置上,最初最有影响力的,是魏国。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0)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1)

魏国是天下的中心位置,这是其一。

当时主要运输通道黄河是魏国的内河,这是其二。

东西方的通道在魏国的手上,这是其三。

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来,从西往东的通道多数都被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拦,只有魏国境内的两条山脉之间尚可借助黄河通行。

其一,从陕西出发,水路途径蒲坂,经中条山,最终到达东方的河内。

其二,从陕西出发,陆路直接穿过山脉,过焦作到洛阳,到达东方的豫东。

晋国之所以以一敌四,家底厚不是没有道理的。

魏国是最幸运的,把晋国最重要的地方继承下来,魏国当年成为国际人才中心,恰恰是把天下的核心拿在了手上。

魏国的第一人领导人魏斯,为魏文侯,网罗天下英才。

他请来卜子夏、田子方做他的老师,每次经过道德之士的住所,总会低头致敬。

地理位置好,一把手还这么礼贤下士。

单位本身福利好,领导还平易近人,天下的人才都削尖了脑袋往魏国跑。

魏斯计划在一次高级宴会后和农业部长一起去调研(打猎在古代不能仅仅作游戏讲,类似于今天的乡村调查,了解基层的生态环境和收成)。宴会进行到最后,突然天降大雨,魏斯仍然决定出发去近郊。

下属们说,这种天气,您去干什么?

魏斯说:我和农业部长讲好了要一起去,虽然宴会上还没过瘾,而且天降大雨,但是我还得去见一见,这是信用问题。

他亲自去见了农林部长。

做大事的人有一种特别的智慧,那就是用私人关系、私人情谊做公家事情。

比如,要涉及体制改革,往往让自己关系好的人带头先放弃一些福利,带动别人心态平衡。

比如,要吃苦受累,往往让自己的朋友和自己一起先吃苦受累,减少别人的议论,把公共事务做好。

如果魏斯把农林部长当朋友,魏国的事情就不再是农林部长的工作,而变成了家事,用力不怕不尽。

一般人私人和公家分得很清,小人则干脆把公家关系、资源做私人事情。

明明不该得的待遇,通过私人关系变成了口袋里的赃款,明明需要选用能人廉吏的肥缺,一转眼就进了少数人的口袋。

能干成事吗?

魏国地理位置重要,正好处于韩赵之间。

韩国想拉着魏国揍赵国,赵国也想拉着魏国揍韩国,魏国都拒绝了,两国起初很愤怒,后来搞清了魏国爱好和平、不愿意进攻自己,纷纷派人来魏国出使表达感谢。

夫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不战,天下莫能与之战。

政治上最大的智慧,就是把手永远放在处理事情上,不掺和进别的事情,眼观八方,时刻了解动向。

不随意发生纠纷,这种人最为强大,在政治上最为成熟。

表达观点、做好事情,观点不同不争辩,有人捣乱不轻易动怒,这是常青树的奥秘。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2)

什么人可以骄傲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3)

不断舍弃发黄的旧叶子,不断生长嫩绿的新叶子,就能够始终绿油油、生机勃勃。

魏斯的儿子魏击有一次在路上遇到田子方,急忙停车,到路边下拜,表示尊重,田子方却没还礼,直接往前走。

魏击很生气,跑上前拉住田子方。

他问:田先生,您觉得是富贵的人值得骄傲,还是穷人值得骄傲?

潜台词是,我是王侯之子,我地位高贵,值得骄傲,您应该向我还礼。

田子方说:贫贱的人值得骄傲,可以骄傲,敢于骄傲。

这是一个千古统治者一直在琢磨、研究的问题,也是无数社会有识之士在改良社会中最底层的问题。

地位高贵的人骄傲就会失去其所有,所以不值得骄傲、不可以骄傲、不敢于骄傲。

地位低贱的人骄傲了也不会失去什么,不骄傲也不会保住什么、得到什么,所以值得骄傲、可以骄傲、敢于骄傲。

问题是骄傲必然会使人退步,所以无形形成了一道玻璃门,牢牢把阶层固化。

当然,田子方所说的不在此,而是告诉魏击要尊重这些臣子,否则就会失去治理国家的良才。

管理学有个很经典的案例:

一个商人牵着驴驮着货物和一个农民在田坎上碰到了,谁让路?

一定是商人先避开,情愿脱鞋下田,否则不避让碰撞了,货物全要进水,自己损失最大;农民反正天天都在水田,不在乎会不会被碰到水田里,反而无所顾忌。

所以田子方说:我们这些人地位低下谏言不被采纳,不符合主人的要求,没什么关系,穿上鞋子就走。

魏击很惭愧,向田子方道歉。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4)

吴起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5)

魏文侯很重视这些人的意见,大胆起用各种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吴起。

吴起是卫国人,妻子是齐国人,自己却在鲁国任职,跨国任职、跨国婚姻。鲁国物色大将的时候,信不过吴起,吴起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把自己妻子杀掉,带兵上前线击败了齐国,即便如此,仍然挡不住小人在背后嚼舌头。

有人跟鲁国国君说:

吴起是曾参的学生,吴起的妈妈逝世,吴起不去奔丧,曾参认为吴起不孝,要和吴起断绝关系。

为了得到您的信任,吴起又把自己老婆杀掉,我们鲁国是个小国家,如果别人知道我们有击破强敌的力量,到时候别人联合起来封杀我们,到时候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逻辑多么混乱,就像当年的乌克兰,完全有机会继承前苏联的一部分衣钵跻身于强国之列,却自废武功,选择了放弃,把自己整成今天这个模样。

有实力的时候不要怕别人红眼,否则损失的是自己。

鲁国选择了乌克兰一样的道路,把吴起赶跑了。

吴起变成了待业状态,每天在家就看各个地方的新闻,了解到魏国正在招人,决定到魏国去。

魏斯问李悝,吴起这个人可以用吗?

李悝说:吴起这个人有很多的小毛病,贪财好色,但是如果让他带兵作战,几乎是无人能敌。

吴起虽然贵为大将,仍愿意和一般的士兵在一起,同吃同住,上战场的时候和士兵一起,行军的时候也亲自背负粮草。士兵当中有人得了疮的,吴起亲自用嘴去吸伤口的脓水。士兵的妈妈听说了,痛哭失声。

妈妈说:当年,吴起给孩子他爹吸过脓水,他爹奋力拼杀,亡于疆场,今天给孩子吸脓水,不知道孩子会死在何处,我怎么能不悲伤。

吴起是真正干大事的人,所以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为知己者搏杀上,他杀掉妻子、逃离家乡,他超脱于世界,没有纠结于小信小义,所以被载入史册、位列名将。

世界上第一等的事情是国家民族的大业,然后是一个人改造社会、救济苍生的理想,再是个人家庭的幸福安康。

普通人要努力把最小的家照顾好,进一步争取创造出更为伟大的事业,每个人都可以伟大,只看有没有力图伟大的信念。

吴起受命带兵攻打秦国,稳定了魏国的河西之地,把黄河稳固地当成魏国的内河。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6)

吴起训练魏国兵马,整个部队充满了战斗力,成为战国初期的天下第一师。

吴起在想什么?

天险黄河不怕,从容渡,

天下几何,尽在吾彀。

兵马跃大河,万险平常过,

昔我从鲁,卸甲不能,

今我于魏,凯歌报王侯。

千山万仞何妨,迈过便是苍天。

浮生有功业,但死又如何?

——非吴其所作,专栏作者所写

夕阳下,吴起看着西方秦国兵营升起的炊烟,送粮食的后勤部队顺着山路也到达了魏国的兵营。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7)

李悝并不简单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8)

主管内政的是李悝。

在过去,最主要的经济工作就是农业。

李悝主要的方法就是尽地力、平籴法。

所谓尽地利就是尽可能开源,鼓励大众种地、万众耕田;

所谓平籴法,就是保护税源,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三免两减半、五免三减半甚至五免五减半。

中国的改革千年轮回,往往在内核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这是中国的改革精神,是植根于整个民族兴盛上升时期的不变核心。

李悝成立当时的国土所,对全国的可耕地进行测算,形成魏国的耕地红线。

一百平方里之内,有土地九万顷,除了山泽人居占三分之一之外,可开田地六万顷,“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如果基层官员能够注重关心农业农村,每年的产量就会增加一百八十万石,反之就要减产这个数字。一正一负,就是三百六十万,这个数字极大,全国范围内求和,能够装满很多仓库。

李悝下发一号文件,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关心农业发展,实行重农主义,全力推动魏国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为实现魏国的国家计划进一步努力。

其次,李悝要求建立灾害国家救助体系,成立粮储中心,分类评估年度收成情况。

如果是丰年,粮食丰收则有余,避免农民受损,国家出钱用高价收多余的粮食。

如果是灾年,粮食歉收则不足,避免农民受损,国家以平价出售存储的粮食,尽全力保证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积极性,不发生社会性人口流散事件。

史书记载,当时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

只要保证劳动人口不散,国家强盛就仍然有希望。

为了更好指导农业工作,李悝组织技术人员和自己一起编写《神农书》。

书上全面记载各种作物的原产地,收成情况,多少天能够成熟,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在何处,不能在什么方位播种。

为了坚决捍卫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李悝组织编写《法经》,以规范化的形式全面确定权利和义务,对犯罪分子用铁拳出击,尽可能避免社会动荡。

后来吴起因故跑到楚国,主持了楚国的变法工作,照搬照抄把李悝这一套全部抄过去了,致使楚国在短时间也发展得很快,吴起也因此被称为改革家。吴起的改革类似,树立法令,废除不合理的爵位,强兵备战,南平百越、北败三晋、西伐强秦。

手段类似。

李悝还是中央集权的第一人。

中央集权不是说说就有的,必须要有对应的社会历史条件。

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中央要能够把地方的情况搞明白,每一块区域到底怎么样、有多少余粮要摸清楚。

《亮剑》里李云龙要打平安县城,把过去的各自发展的部队召到一起,刑副团长说了一句话:

过去让你们自己报人数,都不说实话,现在抖出来了吧。

当年最关键的也是这个步骤,很难完成。

最初分封的时候,爸爸叫儿子告诉自己家底多少,还有可能说。

过了好几代,那就是出了五服的亲戚,都可以结婚了,还有一些则是功臣,原来还说得上的世交,现在就是陌生人了。甚至有些封国实力很强、比自己的主子还厉害,怎么可能透露自己的家底。

什么都不知道,集权,集个屁。

明明手上有十万部队,封主要下属出兵的时候,只说自己只有五千人,封主一点办法没有,自己也很难派人去查家底,搁谁谁也不愿意。

李悝最牛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找了一个突破口:农业。

我是要帮助你们搞生产的,甭管谁的封地,都想知道怎么样生产效率高不是吗?

我派人去把统计工作做好,教会那些老百姓怎么操作、种地就好了。

李悝在封主无意间把全国主要粮食产地的产量搞清楚了,推算出对应封主的实力就不困难,进而就能把人口搞明白,全国能养得起多少脱产干部、士兵就能算明白,每年财政收入也能有个确定的值,国家层面建设的国防工程、水利工程能够追加的预算也能实打实搞明白。

魏国财政部全国核算中心、魏国国家统计局在李悝变法的过程中逐步成立,李悝可以明明白白告诉吴起,你手上最多可以拥有多少兵、国家能撑得住你玩命打几年仗、最大伤亡多少的时候国家兵源还能撑得住。

格老子的,我们到底有多少钱,能不能打下去?

这个问题是当年战场上最让人烦恼的问题,还没打几天钱就没了,只好退兵。还没打多久以为要没粮草了,退回来了,发现后方粮草源源不断运上来了,前段时间只是在征集,该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还没来得及打。

李悝让吴起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投入征战之中。

魏国把国境推到了离秦国首都不远的地方,这个时候的函谷关全部都在魏国手里,秦国压根没有能力和吴起这个战神一起玩,输的裤子都要掉了。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19)

战略眼光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20)

魏国的战略眼光在李悝的指导下很准。

李悝指挥吴起一直往西打,因为李悝认为,西部虽然肉少,同时狼也少,只要能够征服秦国,整个西边就成为魏国的腹地,魏国的战略缓冲将会最大。

肉少的地方才是战略缓冲。

如果往东争夺河东之地,直接面临赵韩楚魏宋齐鲁,风险太大,啃一小块肉下来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战略眼光是什么?

不去和别人抢肉吃,自己默默喝汤,力量强了再上去参与竞争。

很多人把看得见肉的地方盯得很紧,总是参与这种竞争,会把自己弄得太多疲惫,无力实现更为长远的目标。

魏国最先拥有了千里江山图,太行山脉、中条山脉成为魏国国家森林公园。

对北方的赵国,南边的韩国,魏文侯宣称战略合作,认为三晋要联合起来,力图避免国际纠纷,为了防止赵国南扩,安排西门豹守卫邺城。

西门豹治邺,老百姓安居乐业,赵国想越过邺城,每次攻打,西门豹都在老百姓的拥护下把赵国部队打跑。

赵国受不了邻居中山国的骚扰,只好求救魏国。名将乐羊受命征讨中山国,历时三年,在中山国单独建立魏国政权,把太子魏击派到中山国,李悝辅佐太子。

万里江山披锦绣,魏国在中原立足,整个国家人才济济。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21)

魏国成为天下第一国,楚越两国占地虽大却不是富庶之地,根本没办法开发利用,魏国占尽天下险阻,国土面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均达到顶峰。

周王不得不封魏斯为侯,此时的魏斯根本不在乎,他的手下名将如云、优秀能干清廉的官员遍布全国,整个国家蒸蒸日上。

前396年,文侯病重,临死前,召集群臣,把儿子魏击托付给他们。

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魏武侯开始,魏国逐步走下坡路,原因也是战略眼光。

请看下讲。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22)

▲ 感谢读者朋友们赞赏

战国时代魏国是今天哪些地区(为什么战国时代第一个大国是魏国)(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