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终于也有了这么好的综艺节目,春节前,豆瓣评分高达 9.1的《见字如面》受到大家的热情追捧和好评。

一个人、一张讲台、一封信,看似简单朴素的舞台,却打动了很多人。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

与很多节目不同,他们甚至有专业的音乐编辑为每封信精心挑选背景音乐。明星,不再是炒作的对象,而在这个节目中成为了正向引导者。

网友觉得,与如今的诸多感官综艺相比,这就是一股朴素清泉,让人重新回到了精神生活的乐园中。

观众呼声最高的陈道明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一部综艺节目到底如何做出来的?以及明星们都有哪些有趣的幕后故事……

带着这些问题,赶在春节前,外滩君也特别从上海飞往北京,探访了《见字如面》剧组(点击蓝色部分跳转到外滩之前对节目的介绍)。

目前,《见字如面》第一季仍在黑龙江卫视、腾讯视频播出,第一季共 12 期,今天将推出第 5 期。第二季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与大家见面。

明星读信不简单,一封信就是一出戏

读信不是朗诵课文那样简单、单调。

一封信,就是一出戏。

《见字如面》筹备期间,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很多邀请的演员不太明白这是什么,中国从来没有一档读信节目。

曾经成功制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两档高口碑文化节目的关正文,本来想制作一档有影响力的读书节目,只是一直没有想好。

倒是偶然一次看到英国的读信会 Letters Live,特别激动:“我们中国也有信,丰富的信。”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2)

演员拿到一封信,就像拿到一份剧本。

导演说戏,演员演戏。不需要特意穿上具有年代感的服装,而只用语言和微小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信背后的故事。挑选到了好信,读信人对信的演绎与信本身的价值一起,又形成了新的艺术价值。

“艺术家用的是他们的正功,用的是他们的个人修养。这太过瘾了!”总导演关正文说。

读信会上瘾,张国立获赠画,王耀庆被认可

《见字如面》打头阵的是张国立和王耀庆两大实力派联手,读画家黄永玉1983年和戏剧大师曹禺之间往来的书信。

他们都是来演戏的。

王耀庆是台湾演员,第一次和关正文沟通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的背景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曹禺曾经经历了什么,不同的文化背景,王耀庆无从想象。他也不知道黄永玉是个怎样的画家,不知道他写过这封信,不知道黄永玉做了酒鬼,是个多有趣的人。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3)

关正文带着他上网查黄永玉是个什么样的老头,长什么样子。等到了现场,他给了所有人特别大的惊喜,“那是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他知道戏剧艺术有节奏,有快慢、冷热。他用他理解的戏剧艺术完成了与艺术家的交流。”

张国立 30 年前因主演话剧《朱莉小姐》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当时给他颁奖的就是曹禺。30 年后,张国立又诠释了曹禺。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4)

黄永玉后来看到这个片段特别高兴,托他女儿给关正文打电话,说让他和张国立一块去他家,“我请你们吃饭,咱们来聊天!”张国立一听到消息,立马回了信息:“这可是人瑞呐,得去!”

黄老爷子已经 90 多岁高龄,他每周只有几个固定的下午可以接待客人,而且人还不能多。“别等什么传染了感冒,国宝生病了怎么行!”最后千挪万挪,挪出一个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聊当年他写给曹禺的那封信。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5)

聊着聊着高兴了,黄老说:“走!画画去!”

“这还不赶紧的,到黄老画室”。刷刷刷,“国立,送你!”“正文,送你!”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6)

已经 72 岁的归亚蕾推了很多挣钱的活动,专门从美国飞回国,她还得需要人照顾。最后来录节目时,因为天天准备信,酝酿感情,她的眼睛都是红的。她的家人告诉节目组:“别的事情都能不做,这件事情一定要做。这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7)

蒋勤勤知道与自己同台的都是多年戏浸到骨子里的老戏骨,压力特别大。她把所有的信,每一个字都标注上了拼音。演员都有划剧本的习惯,她的信画得满满的,五颜六色,还不好意思给剧组工作人员看。整整一个月,蒋勤勤准备了一个月。临上台前,她还在读信。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8)

剧组规定演员自带服装,3 套就够了。蒋勤勤带了 10 多套,她说:“有可能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衣服不合适呢,我做充分的准备。”

何冰是第一季 8 位读信人里遇到挑战最大的那位。那封《那天,你被诊断为自闭症》是蔡春猪写给自闭症儿子喜禾的信,这件事情对他们家庭来说是一个大悲剧,可信里蔡春猪没完没了地耍贫嘴。

何冰总觉得自己对不上。但一上台,他就在台上一边贫嘴一边掉眼泪。这特别需要演员的修养与分寸,需要很多东西。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9)

上瘾。很多人都上瘾了。

剧组问王耀庆读 12 封信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特别刺激,特别挑战。现场常常有加演,演完了还想演。

蒋勤勤一开始紧张地不得了,读完之后,她说:“好想再读一次,再来两封,会更好!”何冰更是,下了台,仍然沉浸在戏里,和工作人员聊了一个多小时,分享他的读信感受,和信有关的故事。张国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漏了嘴:“王刚当年还给毛泽东写过信。”

陈道明早在受邀之列,第二季名单马上出炉

目前《见字如面》第一季仍在黑龙江卫视、腾讯视频播出,第二季预计在 2017 年第四季度与观众见面。

第一季在邀请读信人的时候,陈道明就已经在名单之列,但因为档期原因没能加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在加入这个节目,比如给四千多部影视剧配过音的徐涛,国家一级演员、配音演员张家声。第二季,刘若英、姚晨很有可能会成为读信人。不过到底会有哪些演员加入?春节假期后会有一份详细的名单公布给大家。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0)

至于两位拆信人的表现,有观众觉得一向出语睿智的许子东,开口机会不多,而女嘉宾杨雨则滔滔不绝。剧组解释这是因为两位嘉宾的角色分配不同,又因节目时长有限导致的剪辑错觉。

“杨雨负责信件背景内容铺垫,许子东负责延伸扩展,时间有限时就更多保留了必不可少的铺垫部分,否则观众理解起来会有问题。”当然,他们也正在克服这个问题。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1)

大部分观众对《见字如面》中的文言文翻译击节叫好,还有观众提议读信人应该直接读文言文,导演解释“文言本就是书面语言,是用于阅读,而不是用来口头交流的。”对于大部分受众来说,听白话,看古文是最合适的。

从上万封信里面,只挑选 100 多封有价值的

到底什么样的信,才能被读出来?

节目组,有 7 个人的选信小组,每天要做的就是读信、选信。他们还有一大串顾问名单,研究古代文学历史的,现当代文学历史的,每天源源不断往剧组送的信不少,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张丁老师每次一推荐就是一千多封。但这些又并不一定都适合节目。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2)

总导演关正文写了一本执行手册,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节目对信件内容的要求,他看重“对内对外”的两点:这封信是否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即信件的传播价值;在认知上,这封信要么能够打开历史的一扇窗,要么能够打开人性的一扇窗。

最重要的是,“就像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信,我不想为谁平反我也不想去批判谁,信件不一定有价值观上的正确、错误之分,它只要能够引发更多的人去讨论、思考,让你感知到古人也和我们一样,遇到过相同的问题,并且他们已经给予我们经验,就可以了。”

蒋勤勤、徐涛演绎徐志摩、陆小曼来往书信

要从上万封信中选出百来封有价值的,并不简单。他们计划每天能有 5 封信入表备用,但“有时候一天能有一封入表就不错了。”在实力文化的会议室桌子上,长期铺满了各种信件的提示卡,一摆就是大半年。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3)

于是我们看到,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可能客死他乡;看到中国历史上第一封私人家书,三兄弟有着搞笑的名字;看到李白也曾写过求职信并成传世名篇;看到钱钟书所说的“北齐只留下这封信”的信,是北齐唯一留下的文化印记。

还有来自刘慈欣、罗永浩这些当代人书写的信。“放在 100年后看,今天的电子文本同样具备历史记载的价值”,关正文说。

没有网编网剧,只有好剧坏剧

年前,关正文的团队“实力文化”刚刚搬家,办公空间尚未完全布置好。负责节目宣传的邓艳玲指着最高层跟我说:“看,关老师的办公室在那,最顶层!他是我们绝对的首脑。以前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他,现在知道了,就是黄永玉写的那八个字‘不饶点滴,不饶自己’。他是个不知疲倦的创新者、思考者。这个节目最终能由理念变成现实,全靠他。”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4)

关正文是实力文化的创始人,《见字如面》的总导演,也是他一手强力要推进这部纯人文的文化节目。信、拆信人是他选的,读信人也是他沟通的。“每一封信他都能给背出来”,邓艳玲说。

了解他之后,你会发现整档节目散发的完全是他个人化的气质,他的价值取向。

还在电视圈的时候,关正文做的事情就比较另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他们推出的第一个电视节目,那一年,他们几乎拿了全国所有电视大奖,也一下子遇到了哭笑不得的尴尬。这个节目没法归类,“你说它是真人秀,是综艺吗?没有那一说法。”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5)

关正文在现场给观众讲信

这回《见字如面》在腾讯视频上架时,这个问题还没解决。“综艺下分很多类。他们一开始给我搁在纪录片,我说这不是纪录片吧?那放哪儿呢?我说你们还有什么分法吧,他说这儿有一个脱口秀,扔这比纪录片强吧。”

但《见字如面》也不是脱口秀。那它到底是什么?

在关正文眼里,圈内爱说的所谓“网综”、“网剧”都是伪概念。“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进程大致同步。但在欧美,没有哪一种剧被拿来区别于为传统媒体内容。

《权利的游戏》就是 HBO 戏,是传统戏,到了中国就非得贴上网播剧进行传播。选择互联网传播还是传统媒体,只是商业传播策略的不同。没有什么网综、网剧,只有好剧、坏剧。保证内容的质量才是我关心的。”

陈道明近期台上的个人照(这部国内最高分综艺节目)(16)

从早期参与制作电视节目《幸运 52 》《开心辞典》《非常 6 1》《我要上春晚》等,到自己带着团队独立制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再到《见字如面》,关正文从没做过笑闹综艺,他只做与精神文化消费相关的节目。倒不是排斥笑闹综艺,关正文恰恰尤其推崇多元文化,他描述“那种多样性生态本来就特别可爱。”

采访、文 _ Lasia 图 _ 《见字如面》节目组、HBO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Bund」(the-bund)

已授权“快版权”(kbanquan)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 THE END -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