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临沂3月8日讯在琅琳居老支书马明亮家里,30多年的石碓、葫芦做成的瓢、筛面的箩子等老物件都能见到,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村生活,感慨今昔对比的巨大变化,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石板凳4组村民名单 临沭郑山街道琅琳居老支书家的乡村旧物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石板凳4组村民名单 临沭郑山街道琅琳居老支书家的乡村旧物件

石板凳4组村民名单 临沭郑山街道琅琳居老支书家的乡村旧物件

鲁网临沂3月8日讯在琅琳居老支书马明亮家里,30多年的石碓、葫芦做成的瓢、筛面的箩子等老物件都能见到,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村生活,感慨今昔对比的巨大变化。

也许是怀旧的缘故,马明亮和老伴没有把这些乡村旧工具丢弃,而是把它们当做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贝”。添一瓢粮食在石臼里,在人工脚力的驱动下,舂锤捣进石臼,漾出来的粮食用饭帚扫进去,十分钟左右就能把粮食均匀粉碎成面,再用箩子筛去糠,就可以做稀饭喝了。

马明亮的左邻右舍和周边的乡亲们都很青睐他家的“宝贝”,常常拿了花生、玉米、大豆等五谷杂粮来舂,给两位老人宁静的生活增添了热闹,“咚咚”的声音仿佛是一曲动人的民间小调。用过石碓的乡邻们都说好,既活动了腿腰,又节省了机器磨面的费用,还促进了邻里感情。(李风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