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信息处理能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特殊能力体系名字:第五部分基本能力?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特殊能力体系名字:第五部分基本能力

特殊能力体系名字:第五部分基本能力

第一节 信息处理能力

一、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

所谓工具书,顾名思义,是指在学习或工作时可以作为工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图书。倘若一定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可简略地这样说:凡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某些资料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起来供人查考的图书,即可称之为工具书。

(一)工具书的种类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一般都分为字典、辞典、书目、索引、年鉴、手册、年表、图谱、政书、类书和百科全书等类。

(二)几种常用的工具书排检方法

1.字顺法

字顺法又称字序法.它是一种排检单字或词汇的方法.也是工具书刊及数据库的主要编排查检方法。一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根据汉字的形体和读音特点,可分为形序法和音序法两类。

(1)形序法

形序法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找出它们在形体上某些共同点加以排列。它又分为部首法、笔嘶笔顺法和号码法。

①部首法

所谓部首,就是汉字的偏旁,其大多是指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把一些形体上有相同部分的字归为…部,这些字相同部分作为部首。部首法就是将同部首的字归为若干部,按部首笔画多少为序,同类部首的字按部首以外字形的笔画多少先后排列。

②笔画笔顺法

笔画法又称笔数法,它以汉字笔画数量多少为排列次序。相同笔画的字则按部首笔画或起笔笔形排列。这种检字法原理简单,易学易检,但繁简字体的差异和各人书写习惯不同.以及每一笔画汉字数量极为悬殊,给检索带来一定困难。

现在一般把笔画法和笔顺法结合使用.把汉字先按笔画归类,相同笔画再按起笔笔顺集中,第一笔相同则比较第二笔、第三笔……依此类推,排列出汉字的先后顺序。

③号码法

号码法是形序法的一种变形,它把各种汉字的笔形用若干数字代码表示出来,再将数字依照一定规则连接成一个个号码,再按号码排列汉字。最常见常用的是四角号码法。

“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2)音序法

旨序法是按照字音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汉语拼音字母法、韵部法和注音字母法。

①汉语拼音字母法

汉语拼音字母法是根据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顺序排列汉字的方法。编排时将汉字按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排列,第一个字母相同再按第二个字母的顺序排列,依此类推。读音相同的.按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次序排列;渎音和声调都相同,则辅之以笔画笔顺等方法排列。

②韵部法

韵部法是古代按字音编制的工具书采用的检字方法。唐宋时期的韵书,依据隋代《切韵》的206韵编排;南宋时归为l07韵;金元之际改为l06韵;明代《洪武正韵》订为76韵;其中最流行的是106“平水韵”。韵部法是按汉字所属韵部汇集,再依照平、上、去、入四声分类排列。《佩文韵府》、《经籍纂诂》、《辞通》等都是按此法排列。现代人不熟悉古韵,查检困难,所以新出版的这些韵书,都附带其它检字法索引。如果研究工作需要了解古韵,可利用《辞源》、《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查询。

2.时序法

时序法是按照事物、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人物的生平事迹存贮和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广泛用于编制历表、年表(大事记)和人物年谱,如《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列宁年谱》等。同时也常用于分类语言中的时代划分,如《中图法》就有“国际时代表”和“中国时代表”两个时代划分表。

3.地序法

地序法是按照一定时期的行政区划为序排列文献信息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编制地理类和地方文献的检索工具,也用于分类语言的地域划分。如《中国名胜词典》、《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历代地理沿革表》、《中国地方志综录》、《浙江地方志考录》和《中图法》的“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等。

二、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

(一)网页搜索引擎(百度、搜狗等)

如果希望得到与特定内容有关的具体信息.并且知道与之相关的标题词组或专用术语,可以使用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一类软机器人,会不停地访问IntelTIet站点并自动生成网页目录。它的工作机制是搜索引擎首先派出网页搜索工具在网上搜索信息.并把信息带回搜索引擎:然后,将信息进行分类索引,建立网页数据库:最后,通过Web服务器端软件,为用户提供浏览器界面下的信息查询。对用户来说就是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点击“查询”之类的启动按钮,搜索引擎就会使用一定的检索算法从网页数据库中找出与查询关键字相匹配的记录,并以列表的形式显示给用户。在大多数情况下,搜索引擎是用来查找明确信息的最佳手段,如已知的文档、图片或短语等。此外,大多数搜索引擎不仅提供一个或多个关键字的简单查询,还提供附加的查询选项。

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1)选择搜索引擎。(2)确定搜索主题,以决定搜索用的关键字。现在各种搜索引擎的设置都是非常简单实用的,只要根据提示单击相应按钮就可以进行相关操作了。(3)缩小搜索范围。各种搜索引擎都有缩小搜索范围的功能,如Google的“高级搜索”和“在结果中再搜索”、百度的“在结果中找”等,只要对搜索条件进行限制,就能更精确地搜索到更有价值的资源。

(二)网络百科全书

网络百科全书是目前存在于互联网上的一种人人可编辑的在线百科全书。

(三)网上数据库

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社科报刊篇名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等。

三、信息处理与交流

(一)信息的筛选与分类

1.信息的筛选

2.信息的分析

3.信息的提炼

4.信息的综合

(二)信息传递

1.口头传递。

2.书面传递。

3.电信传递。

(三)信息存储

1.信息存储的程序

2.信息存储的方式

(1)从技术方式上说,有五种:一是文字纸张存储技术。这种传统的存储技术所占空间大,需要人员多,查找和使用都很不方便.而且纸张又易发霉损坏,因此,这种存储技术已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二是缩微存储技术,即用光电摄录装置把以纸张为信息载体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高密度缩小化制成缩微品的技术。三是声像存储技术。即将信息通过录音或录像记录存储,它包括“声”、“像”两部分。四是光盘移动硬盘存储技术,有较大的存储容量。五是电子计算机存储技术,即用计算机的内外存储器存储信息的技术。

(2)从存储手段上说,有两种。一是手工存储,是指以文字卡片或书本为载体的、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存储。它需要有一定的设备.包括卡片柜、存储库房以及空调、消防器材、去湿机、自动测温测湿仪、清扫机、吸尘器和防盗报警装置等一系列辅助设备。手工信息的存储要按一定的方法、系统依次排架,排架有分类排架和形式排架两种。分类排架是按信息分类来排列信息的方法。形式排架是按照信息外部特征顺序排列信息的方法,其中又有登记号排架法和固定排架法两种。二是计算机存储。它需要建立清洁明亮、高大宽敞、温度恒定、防火防盗、防晒防潮的计算机房和信息库房,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购置不同功能和应用特点的计算机以及大量的用于存储信息的磁盘和移动硬盘。

(四)信息交流能力

1. 电子邮件:E-mail,网路传递邮件相对于传统邮政具有即时性。

2. BBS:电子公告系统,是一种许多人参与的网络论坛系统。

3. 腾讯QQ、MSN、ICQ: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即时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等。

4. Blog:博客,可以记录个人的经历、感受、认识等,可以让人们分享相关信息。

5. 微博:信息传播、分享、获取的平台,它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信息分享,速度更快、更便捷。

6. 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同时也可以进行信息分享和生活服务的电子商业交易平台。

(五)数据分析

利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五、设计、制作课件

近几年,多媒体课件在学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1.Microsoft Office PowerPiont(PPT)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是指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行设计,在课堂上手控或自动播放的课件。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是一一个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软件。幻灯片演示文稿由一组幻灯片组成,这些幻灯片包括图表、图形、特殊符号、文本、多媒体视频和音频以及其他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非常普及。

(1)设计模板

在创建了空白演示文稿的基础上,会出现新建演示文稿的任务窗格,单击右边任务栏出现的图标,弹出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用户可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设计模板来进行文稿的编辑。应用设计的好处是制作者只需根据版面中的提示键入文字内容,背景、按钮、字体风格、大小等均由模板自动生成,可节省很多时间。

(2)插入文本

用户可以在普通视图的幻灯片或大纲视图中输入文本。在幻灯片视图中便于对单张幻灯片输入文本;而在大纲视图中便于对演示文稿体输入文本,如新建幻灯片、重排幻灯片和组织目录等操作。

(3)插入图像、声音、影片

在需要插入相关内容的地方单击菜单栏中插入相关素材的菜单项,用户根据图片所在的位置进行选择,选择好要插入的内容后确定即可实现。

(4)插入动画效果

根据需要插入课件演示动画效果,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2. Flash

动画制作软件。

3. Authorware

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较为方便。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思维的概念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与推理。

(一)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对象)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1. 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有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如“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来书写的工具”,在各种工具中,“书写”是笔同其他工具的质的区别。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即反映在概念中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如,“笔”的外延有铅笔、毛笔、钢笔、圆珠笔等。

2. 概念的种类

(1)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零概念

如果把概念外延中的一个单一对象称作一个“类分子”的话,那么普遍概念就是类分子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如同学、教师、政府、原则等。

单独概念就是类分子数为一个的概念,如“黄山”、“黄河”、“屈原”、“云南的省会”、“世界最大的湖泊”等。

零概念是“反映空类”的概念,反映的是虚构的事物,如“天使”等。

(2)实体概念、属性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实体概念指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实体,如“西瓜”、“桌子”、“人”等。

属性概念指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属性。属性概念又分为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如:“公平“、“美丽”是性质概念,“大于”、“小于”是关系概念。

(3)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属性的概念,如“成年人”、“科学”、“生物”等。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属性的概念,如“未成年人”、“无情”、“不美丽”、“非师范院校”、“非正义战争”等。

(4)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将全部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是集合概念(学生,羊群),不反应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思考与练习:“上海”、“亚洲”属于__________概念,“学生”、“工人”属于__________概念。

火车、太行山、东北虎属于__________概念,伟大、勇敢、凶猛属于__________概念。

红、机动车辆属于__________概念,非红,非机动车辆属于__________概念。

森林、中国共产党属于__________概念,人、犯罪属于__________概念。

3. 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间的关系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1)概念的相容关系

当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外延之间有重合部分时,二者便具有相容关系。

①全同关系(同一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小学教育”和“初等教育”,“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呐喊》的作者”与“鲁迅”等。

②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读作a真包含b,或b真包含于a。如,“学生”与“小学生”,“电影与数码电影”等。

③交叉关系,是指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青年”和“大学生”,“党员”和“教师”,“医生”和“博士”等。

(2)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也称全异关系,当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外延之间没有任何重合部分时,二者便具有不相容关系。

①全异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可能发生任何联系,如“水稻”和“电视机”。

②矛盾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穷尽了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即a和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全部外延。如,“男人”和“女人”。

③反对关系(对立关系),是指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没有穷尽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即a和b的外延之和小于c的全部外延。如,“先进生”和“后进生”,“老人”和“小孩”。

4. 概念的概括与限制

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内涵较少的概念外延较大,内涵较多的概念外延较小。如,学生和中学生相比,前者内涵比后者少,外延比后者大。学生与人相比,前者内涵比后者多,其外延比后者少。

(1)限制

限制是通过增加内涵,缩小外延,从属概念得到其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所以必须在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如,亚洲不能限制为东南亚,因为两者不是种属关系。单独概念没有种概念,不能限制。如螳螂不能限制为捕食的螳螂。

(2)概括

概括是通过减少内涵,扩大外延,从种概念得到其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概括也必须在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间进行。如,草能概括为植物,不能概括为草原。因为草和植物是种属关系,而草和草原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最大的类概念没有属概念,因而不能概括。如事物是最大类概念,不能概括。

思考与练习: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作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启明星概括为太白星 B.将火焰山概括为吐鲁番

C.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艺术哲学 D.将长篇小说概括为文学作品

)判断(命题)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表达判断的语句,又称作命题。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语言不是上层建筑”,肯定的都是属性。

1. 命题的性质

(1)必须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

有所断定是指对思维对象的性质、关系等的肯定或否定。它肯定什么就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就否定什么,消除日常语言的歧义性。

(2)必须有真和假的区分

如果一个命题符合客观实际,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如果一个命题不符合客观实际,那么这个命题就是假的。如“有些猫是波斯猫”符合客观实际,为真;而“所有的猫都不是波斯猫”不符合客观实际,为假。“这个人是个小偷”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需要参照其他标准来判定,但它也是一个命题。

思考与练习:“小何或者是教师,或者是公务员”。上述命题是以下那种情况?( )。

A.无所谓真假 B.真的 C.假的 D.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2. 命题的语句形式

一个语句只有有所断定时,才表达一个判断。疑问句一般不表达判断,除非“无疑而问”(反诘句)。

3. 命题的分类

根据命题是否包括“必然”、“可能”等模态词,将命题分为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

(1)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是包含“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必然性的命题为必然命题,反映事物情况可能性的命题为可能命题。如“今天必然要下雪”和“宇宙可能有外星人”都属于模态命题,分别是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

(2)非模态命题

非模态命题是指不含有模态词的命题。根据是否包含有其他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1)简单命题

简单命题是本身不再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如“小王不懂计算机知识”。

按照在判断中是断定对象的性质还是断定对象之间的关系,将简单判断分为直言判断(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在直言判断中按照判断的质、量和质量的结合又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单称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和特称否定判断。

在关系判断中按照不同的关系可分为对称关系判断和传递关系判断。

(2)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结合而成的命题。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叫做肢命题。复合命题根据其逻辑联结词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四种。

如:①既要高速度又要高质量。②或者你听错了,或者我说错了。③如果银行降低存款利率,那么股票价格就会上升。④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命题。

以上几个例子都属于复合命题。例①是一个联言命题,包含了“要高速度”和“要高质量”两个命题;例②是一个选言命题,包含了“你听错了”和“我说错了”两个命题。例③是一个假言命题,包含了“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和“股票价格上升”两个命题。例④是一个负命题,包含了“所有语句都表达命题”这个命题。

①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是对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加以断定的复合命题。如“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其一般形式是:“P且Q”。

表达联言命题逻辑联结词的通常有:“……和……”,“既……又……”,“不但……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但是……”等等。

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当一个联言命题的全部肢命题都为真时,这个联言命题是真;当它的肢命题至少有一个为假时,这个联言命题为假。其真假关系如下:

例如:张平虽然数学好,但语文不好。

只有在张平“数学好”和“语文不好”都真的情况下是真的,在其余情况下都是假的。

②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断定在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如“或者你听错了,或者我说错了。”根据各个肢命题之间能否相容并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a. 相容选言命题

一般形式为“P或Q”, 表达相容的选言命题的逻辑联结词的通常有“或……或……”,“可能……也可能……”,“也许……也许……”等。

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命题要为真,至少有一个肢命题为真;只有在所有的肢命题都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命题才为假。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规则有两条:

·否定一部分选言肢,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例如:有些树是柳树(真),或者有些树不是柳树(真)。(真)

3是偶数(假),或者4是偶数(真)。(真)

朝鲜是欧洲的国家(假),或者朝鲜是非洲的国家(假)。(假)

b. 不相容选言命题

一般形式为“要么P,要么Q”,表达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的联结词有“或……或……”,“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为真,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肢命题为真;有几个为真或者全真、全假的情况下,这个不相容选言命题都是假的。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肯定一个选言肢,就要否定其余的选言肢。

·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选言肢,就要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肢。

例如:要么小宋得奖(假),要么小王得奖(真)。(真)

要么“5”比“3”大(真),要么“3”比“5”大(假)。(真)

对于抗日战争来说,要么速胜(假),要么亡国(假)。(假)

③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是判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命题。每个假言命题包括两个肢命题,其中表示条件的肢命题称作前件,表示结果的肢命题称作后件。如“如果银行降低存款利息,那么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其中“银行降低存款利息”是前件,“股票价格会上涨”是后件。根据断定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不同,将假言命题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a.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一般形式为“如果P,那么Q”。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联结词的语言标志通常是:“如果……那么……”、“只要……就……”、“若……必…”等等。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真且后件假”的情况下该命题为假,其他情况下都为真。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例如:大作家萧伯纳成名后,舞蹈家邓肯向他求爱说:“如果你答应同我结婚,我会为你生下一个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的孩子。”萧伯纳也如法炮制地说:“如果你嫁给我,生下来的孩子就会像我一样难看.像你一样愚蠢。”

b.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一般形式为“只有P,才Q”。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有“只有……才”,“不……(就)不……”,“没有……没有……”等。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只有在“前件假且后件真“的情况下该命题为假,其他情况下该命题为真。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也相应有两条规则: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

·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④负命题

负命题是由否定某一个命题而构成的命题。如“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其一般形式为“并非P”。

负命题的逻辑性质:负命题与其原命题是矛盾的关系,即当原命题为真时,其负命题为假;当原命题为假时,其负命题为真。

·并非“P且Q”==非P或者非Q

“李小明工作既勤奋又认真。”这个联言命题的负命题不是“李小明工作既不勤奋又不认真”这个联言命题,而是“李小明工作或者不勤奋,或者不认真”这样一个选言命题。

·并非“P或Q“==非P并且非Q

“这个学生或者是共产党员,或者是共青团员。”这一选言命题的负命题就不是“这个学生或者不是共产党员,或者不是共青团员”这个选言命题而只能是“这个学生既不是共产党员,又不是共青团员”这样一个联言命题。

·并非“要么P,要么Q“==非P且非Q,或“P且Q”

·并非“如果P,那么Q”==P且非Q

“如果小刘身体好,那么小刘就会学习好”,其负命题则为:“小刘身体好,但小刘学习不好”这样一个联言命题。

·并非“只有P,才Q”==非P且Q

“只有一个人骄傲自满,这个人才会落后。”其负命题则为:“一个人不骄傲自满,但这个人却落后了。”

·并非“并非P”==P

思考与练习:1.以下和“张林和王明是同事”判断不同的是( )。

A.李红和王彤是同学B.张峰和赵勇是朋友C.胡华和胡康是父子D.李白和杜甫是诗人

2.如果“只有你去比赛,我才去观战”为真判断,则下列为假的是( )。

A.你去比赛,我去观战B.你不去比赛,我也不去观战

C.你去比赛,我不一定去观战D.你不去比赛,我去观战

3.下列选项中,对“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B.小李不懂俄语,或不懂英语

C.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D.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

4.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有些顾客不是会员等属于__________。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湿,属于__________。

或者你去参加比赛,或者我去参加比赛,属于__________。

(三)推理

反映由已知推断未知的思维活动的思维形式就是推理。

1. 推理的结构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新命题的思维形式。每个推理包含着两部分的命题:一部分是已知的命题,它是推理的根据,叫做推理的前提;另一部分是由此而推导出的命题,叫做推理的结论。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大学”;“王考上大学”;“小王努力学习”。

2. 推理的分类

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指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归纳推理指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前提真能够确保结论真;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真结论不一定是真。

(1)演绎推理

①演绎推理的定义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原理出发,引申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推导方向是由一般到个别。如“凡生物都有新陈代谢”;“藻类是生物”;“所以,藻类有新陈代谢”。

②演绎推理的种类

演绎推理是推理形式中分类最为复杂的一种推理。

演绎推理首先可以分为模态命题推理和非模态命题推理。

非模态命题推理依据前提的构成特征分为: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简单命题推理依据前提构成特征分为:直接推理、三段论推理和关系推理。

复合命题推理分为:联言、选言、假言和综合命题推理等。

③简单命题推理

简单命题推理是指自身不包含其他命题的推理,包括直接推理、三段论推理和关系推理。

a. 直接推理

直接推理是以一个已知命题为前提,推出另一个新命题为结论的演绎推理。如“所有的学生都是质朴的”“所以,有些质朴的是学生”。

b.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就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接推理联结起来,从而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即: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例如:“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教师”;“王老师是一名优秀教师”;“所以,王老师是有爱心的教师”。

c. 关系推理

关系推理是指前提中至少有一个关系命题的推理,它是根据前提中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的。如“小李比小王年龄大”;“小王比小张年龄大”;“所以,小李比小张年龄大”。

④复合命题推理

复合命题推理就是在前提或者结论中包含着复合命题,并根据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推演的推理。如“如果一名教师是没有爱心的,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张老师没有爱心”;“所以,张老师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a. 联言命题推理

b. 选言命题推理

c. 假言命题推理

d. 综合命题推理

此处推理规则见前文:命题分类——复合命题。

⑤模态命题推理

模态命题推理是以模态命题为前提或结论的推理。如“骄傲自满必然会落后。所以,骄傲自满可能落后”。“不认真听讲必然不会考出好成绩。所以,不认真听讲可能不会考出好成绩”。“好学生必然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好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好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好学生可能有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然要有责任感。所以,教师不可能没有责任感”。

思考与练习:“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

A.张老师没参加培训 B.张老师参加了培训

C.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 D.刘老师和张老师没参加培训

(2)归纳推理

①归纳推理的定义

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性前提推到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式。如老虎是胎生的,狗是胎生的,羊是胎生的……所以,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②归纳推理的分类

完全归纳推理: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如:太平洋已经被污染;大西洋已经被污染;印度洋已经被污染;北冰洋已经被污染;(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地球上的全部大洋)所以,地球上的所有大洋都已被污染。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作为前提的关于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判断,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带有或然性。如观察到铁受热膨胀、铜受热膨胀等事实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推出“所有金属受热膨胀”的结论就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作为前提的关于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判断,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由此必然地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做结论。如观察到铁受热膨胀、钢受热膨胀等事实,并确认其原因是受热后分子凝聚力减弱,由此推出“所有金属受热膨胀”的结论就是科学归纳推理。

③归纳推理的方法

查中获得的材料,需要运用比较、归类、分析和综合以及抽象和概括等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才能形成正确的结论。

(3)类比推理

①类比推理的定义

类比推理是由个别到个别或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的种类

正类比又叫肯定式类比,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列情况相同或相似,并且又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它情况,由此推得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这个情况推理。正类比推理的逻辑模式如下:

A具有a、b、c,另具有d;

B也具有a、b、c;

所以,B也具有d。

负类比又叫否定式类比,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列情况上相异,而推得它们在另一些情况也相异。负类比推理的逻辑模式如下:

A不具有a、b、c,另不有d;

B具有a、b、c;

所以,B具有d。

正、负类比(合类比)又叫肯定否定式类比,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列情况上相同或相异,由此推得在另一些情况上也相同或相异。正、负类比推理的逻辑模式如下:

A具有a、b、c,另有d;不具有e、f、g,另不具有h;

B具有a、b、c;具有e、f、g;

所以,B也具有d,具有h。

思考与练习:

1. 阳光:紫外线( )

A.电脑:辐射 B.海水:氯化钠 C.混合物:单质 D.微波炉:微波

2. 考试:学生:成绩( )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 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 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3. 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

三、论证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逻辑论证包括证明与反驳。

四、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解释的思维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1. 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身必须是同一的。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任何思想,即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概念或任何一个命题。 就是说,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而不能任意变换。如“昨天班上全体同学都到了,包括几个同学的家长”。同学与同学的家长不是同一概念,自然不能混淆。

2. 矛盾律

矛盾律实际上是禁止矛盾律,或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或者说,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

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公式中的“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与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命题。如“一个人昨晚他来了,但是他又没来”。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要么发生了(来了),要么没有发生(没来),不可能同时发生。

3. 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而思维的明确性也是正确思维的一个必要条件。如“考试应当讲诚信,不过实在做不出来,把书拿出来看看也可以”。诚信是大是大非问题,或“是”或“否”,不能不置可否。

4.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思维论证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是真的,必须有充足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那就没有论证性。

充足理由律的公式是:A真,因为B真,并且“如B,则A真”。意思是作为一个论题,它的成立是建立在B的理由基础上。如“小东说:篮球队的队员都那么高,看来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哎”。这里,小东认为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的理由,是篮球队的队员都高。事实上,篮球队的队员都高并不是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的理由,只是小东个人的主观臆造。

思考与练习:

1. 某单位要评出一名优秀员工,群众评议推出候选人赵、钱、孙、李。赵说:小李业绩完成了,当之无愧。钱 说:我个人意见,老孙是不二人选。孙说:选小钱和老赵我都赞成。李说各位做得更好,不能选我。如果赵钱孙李 只有一个人的话与结果相符,则优秀员工是( )。

A.赵 B.钱 C.孙 D.李

2. 上机考试前,教练们对 A 组学员的成绩作了预测。张教练说:我估计组长或副组长 能考满分。李教练说:这个组不会有人考满分。赵教练说:我认为会有学员考满分,模 拟考试时这个组经常有人考满分。结果证明三位教练只有一个人说对。据此,下列选项中必然正确的是( )。

A.全组都考了满分 C.组长考了满分 B.全组都没考满分 D.副组长考了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