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佐尔格曾经自豪地形容自己的情报生涯:“我从不撬保险柜,文件应该自动送上门来;我也不持枪闯密室,门始终为我打开。”作为二战期间苏联大名鼎鼎的“谍王”,他多次为苏联取得机密情报。

然而,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当理查德·佐尔格在日本执行任务之时,女友抽了一支烟,就不幸暴露了他的身份,最终,理查德·佐尔格被处以绞刑。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

筹谋布局:“谍王”佐尔格进击日本

1895年10月,理查德·佐尔格出生于俄国巴库,他的父亲是德国石油勘探专家,母亲则是一位俄国妇女。理查德·佐尔格身为家中的“小九”,童年和青年时期都在父亲的陪伴下长大,因而,早年间,他受到父亲的影响,不加怀疑地热爱着德国。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还是中学生的理查德·佐尔格参加了德国陆军,在战争中,理查德·佐尔格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然而,三次重伤——尤其是第三次,几乎断送了他的双腿和三根手指,经常长时间的治疗,他仍旧落下了终身左腿微跛。

战争当真是正义的吗?在医院期间,理查德·佐尔格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他的世界观也在一点点改变。

1916年,理查德·佐尔格出院,先后前往柏林大学、汉堡大学深造。这几年他广泛阅读了德国、俄国有关社会主义的著作,他在理论学习和深重的思考过后,加入了具有改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3)

1919年8月,理查德·佐尔格从汉堡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他加入了德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此后的日子里,理查德·佐尔格从事过煤矿工人、大学助教、记者、报纸编辑等职业,这为他日后千变万化的伪装埋下一笔。然而,无论明面上从事何种职业,理查德·佐尔格都会在暗地里积极参与德国共产党的工作。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4)

很快,理查德·佐尔格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德共乃至是共产国际的关注。1924年,经过德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反复磋商,理查德·佐尔格正式调任至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工作。

共产国际之于理查德·佐尔格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来到苏联的第二年,理查德·佐尔格加入了苏联国籍,同时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从一开始的担任政论家、特工,到前往北欧搜集各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情况,这是他间谍生涯的开端。

苏联十月革命后,日本军占领了西伯利亚部分地区,苏联开始将日本视为“东方恐怖势力”。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及时掌握日本的情报阴谋,苏联情报机构决定在日本铺设间谍网。

这时,完美收尾西欧和中国地区任务的理查德·佐尔格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关注——他是最合适的人选:第一,理查德·佐尔格是德国籍。

彼时日本对间谍,尤其是共产党人防备极为严格,一切外国人都是其情报机关怀疑的对象,但是德国和日本算是友邦,所以仅就其身份而言,他相对安全。

第二,佐尔格当过驻中自由记者,他被称之为“精通远东事务的记者”,在中国收集情报的同时,他对日本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佐尔格较之他的同行,更具有在远东隐蔽活动的丰富经验。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5)

刚刚回到莫斯科的理查德·佐尔格再次接受委派,起初,苏联嘱咐他:“我们在日本的任务先是试探性的,一切需要徐徐图之,看能否合法进入日本,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

但理查德·佐尔格明白,他到了日本,第一件事情绝不是考察风土人情,而是找到和苏联建立无线电活其他通信联系的可能。

他出发之前,被反复告诫:“搜集日本队苏联政策的情报,这是绝对机密。你连日本共产党和苏联驻日大使馆都不能联系。”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6)

肩负重任:最强“谍王”佐尔格在日本

为了保证自己的背景万无一失,理查德·佐尔格并没有在莫斯科停留太久,而是先去了德国,申请了一份崭新的德国护照,在这份履历上看,他虽然曾经去过中国,和德国关系匪浅,但是从来没有去过苏联。

随后,理查德·佐尔格动用了自己在新闻界的人脉,获得了好几家报社、杂志社的介绍信,他要的便是自己驻日特派记者的身份。

万事俱备后,1933年9月,西装革履的理查德·佐尔格抵达了日本横滨。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7)

抵达东京之后,理查德·佐尔格明白,自己不仅不能和苏联共产党有半点牵扯,而且还要表现得和德国亲昵异常。于是他的第一站就是德国大使馆,一群大使馆官员围着他,追问祖国的情况:“嘿,希特勒看起来怎么样?”

几个月前,希特勒政府开始执政,理查德·佐尔格被团团围住,从希特勒政府的最新政策,到老街的旧裁缝铺,他侃侃而谈,仿佛一个从未离开过德国的老土著。很快,理查德·佐尔格就凭借消息灵通、气度出众、谈吐非凡,打入了德国大使馆。

佐尔格意识到,若要开展情报工作,单打独斗显然行不通,他需要队友。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8)

在他的挑选之下,东京秘密情报小组“拉姆齐”组建起来。初始成员为5人:美国画家宫城与德、德国无线电技术专家克劳森、南斯拉夫籍的勃兰科·伏开利克记者,以及他在上海结识的《朝日新闻》的记者尾崎秀实。

通过尾崎秀实,这位日本顶级政治评论家,理查德·佐尔格接触到了日本政坛和外交界的高层,伴随着尾崎秀实步步高升:他就职于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日本在国外最重要的经济机构,成为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幕僚……

理查德·佐尔格从这位友人手中获得了大量日本的机密情报,尤其是日本在中国伪满洲国的行动举措。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9)

然而,尾崎秀实愿意倾力相助至此,绝非仅因为理查德·佐尔格的个人魅力和两人的私交,在理查德·佐尔格看来,这样的关系对于情报工作才是最薄弱、最危险的。

他看中尾崎秀实,是因为尾崎秀实根本上就反对日本对外发动战争,他曾说:“侵略和扩张战争只会毁了日本。”

1938年,理查德·佐尔格驾驶摩托车发生严重车祸,重伤之后,他以惊人的毅力保持最大清醒,因为,在他的口袋里还有一份准备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他向医生表示:“如果我不见到克劳森,那么绝不上手术台。”

当时,理查德·佐尔格的颚骨开裂、肩膀脱臼、头部重伤、失血过多,如果不及时就医,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理查德·佐尔格一直撑到了克劳森前来取走密信,他才放心地昏死过去。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0)

二战爆发后,苏联在1939年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了不使自己落于腹背受敌的窘境,苏联又于1941年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为的是最大限度争取和平时间,发展国防。

然而,浸淫情报政治工作多年的理查德·佐尔格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了可疑之处,1940年12月28日,理查德·佐尔格向莫斯科发出警报:在德苏边境上已集结了80个师的德国军队,希特勒打算沿着哈尔科夫-莫斯科-列宁格勒路线入侵苏联领土。

然而,莫斯科的回复令人失望:单方面的情报不足信,你们需要提供确切的证据。

理查德·佐尔格煞费苦心地收集着一切德国可能进攻苏联的迹象,1941年5月,德国新任泰国大使馆陆军武官肖尔中校来到东京,身为理查德·佐尔格的好友,他不经意地提起:“德国在6月20日左右会进攻苏联。”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1)

探知到这个消息的理查德·佐尔格,优雅地放下了手中的咖啡,仿佛毫不挂心道:“真是大手笔啊。”

然而,当肖尔转身离去之后,他就和无线电专家克劳森紧急联系,再次向莫斯科发出警告:来自德国大使,希特勒下定决心摧毁苏联……发动对苏战争的决定将由希特勒作出,时间可能在这个月,也有可能在占领英国之后。

在这份情报发出去的第二天,理查德·佐尔格又接到了尾崎秀实的情报:希特勒已经通过日本驻德大使通知日本,‘德国将在6月22日“闪袭”苏联,日本届时务必在同一时间于远东地区向苏联发起进攻。’

理查德·佐尔格急忙拉着克劳森,追加了一条情报:6月22日,德国将进攻苏联,兵力为170个师至190个师。同时,理查德·佐尔格附上了尾崎秀实的电报,以保证自己的情报绝对真实可信。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2)

理查德·佐尔格一整日都心神不宁,如此确切的情报,苏联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他甚至开始思考自己在日本的任务是否应该收尾了。

然而,不敢置信的是,苏联没有任何反应。理查德·佐尔格疑惑地追发电报,却只收到一条冰冷的感谢。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被信任了,他不解: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希特勒以9个集团军,170个师,7000门火炮,3400辆坦克,向着苏联西部边界发起袭击。而子接下来的五个月里,苏联红军平均每日伤亡2.4万人。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3)

听闻这个消息的理查德·佐尔格将自己关在密室一整日,他嚎啕大哭,捶胸顿足,这个昔日风度翩翩的绅士砸烂了密室里的桌椅。

然而,因为苏联方及时处理了理查德·佐尔格发出的另一条重要情报:“日本政府不接受希特勒的提议,决定不同苏联交战。”斯大林在第一时间抽调远东军队前往欧洲战场,其中便有装备T-34坦克的3个坦克师。

这一举措为伤亡惨重的苏军扳回一局,原本就筋疲力尽的德军在莫斯科城下被气势汹汹的苏军打得连连败退。

而在这两场著名战役的背后,理查德·佐尔格直至1964年莫斯科当局公开他的秘密之前,一直都是一个浪荡花丛的自由记者。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4)

“最后的报告”:一只打火机引发的悲剧

这一日,理查德·佐尔格依旧来到了“浅仓舞”酒吧,他很是喜欢酒吧里的一位女招待,他一把揽过石井花子的腰,女人柔软的脂粉味和悦耳的笑声暂时放松了他疲惫不堪的神经。他一面将杯中的白兰地一饮而尽,一面半眯着眼,打量着四周。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5)

身为专业间谍的警惕令他近来莫名不安,他觉得自己被监视了。事实上,因为理查德·佐尔格的住处赴京经常出现发报机的信号,日本警察组织特高课的特工们已经监视这一块很久了。

在经过一系列的排查之后,他们开始怀疑理查德·佐尔格,但是身为友邦德国的公民,他们绝不可能粗暴地将理查德·佐尔格抓进局子里审问一番,而他平日里来往的人物又都是有头有脸的政界高层,更是要慎之又慎,一不小心可能会引发外交和政治纠纷。

在对理查德·佐尔格监视了一段时间过后,日本的特工们发现了石井花子这个突破口——她不过是一个女招待。大阪上校点燃一根烟,走进了浅仓舞:“看来他真是很喜欢我们这位美人。”

近一年来,他们多次探知到了无法破译的电报,在几个月间,可疑者的名单经过数轮筛选,还剩下几十个人。他想了想名单上剩下的人:宫城画家,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的负责人勃兰科·伏开利克……还有,近卫首相的顾问尾崎秀实。

他唾了一口:“真是荒谬,这样的人是可以怀疑的吗?”待到石井花子近和理查德·佐尔格幽会完后,大阪亲自将石井花子“请”进了警察局。在警察局里,她被要求如实汇报她和理查德·佐尔格相识的过程。

石井花子回忆了一番:“他给我买了钢琴,对我非常好,还为我租了房子……”再三审讯之下,大阪上校没有从石井花子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他初步断定:这只是一个贫困的女招待——还很天真。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6)

此后,大阪决定冒险传讯理查德·佐尔格。收到这一消息的理查德·佐尔格反倒松了一口气,他一直在思考:是谁在监视他?敌暗我明的滋味并不好受。他十分放松地进入了警察局,事实上,他并不认为日本警察局那种审讯水平能从他的嘴里套出什么东西。

不出他所料,大阪忌惮他的身份,几次审讯无果之后也不便纠缠。但劳心劳力,他却是一病不起,常常噩梦连夜,翻来覆去都是那一个梦:他被挂在凡尔登的铁网上,筋疲力尽……噩梦惊醒后,他却依旧是躺在自己房间的沙发床上。

翻身,穿着嫩黄色和服的石井花子深情地注视着他,他勉强笑道:“你怎么来了。”他敏锐地注意到,花子的神色十分惊恐。花子摇摇头,理查德·佐尔格确是靠近她,再次问道:“嗯?”

石井花子这才崩溃大哭:“他们,他们要我监视您。”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7)

理查德·佐尔格碾搓着手指:“他们?”原来,监察员探查不到理查德·佐尔格的把柄,只好去威胁花子,让她偷理查德·佐尔格的手稿,报告他每日的行踪。

理查德·佐尔格只是安慰她,他并不担心花子会坏事,她是那么的单纯、天真,她什么都不知道——她也没必要知道。

送走了花子之后,理查德·佐尔格去看了有关最近事态的电报。 1941年10月15日报:“假若共产主义制度不垮,日军对尚且保有强大战斗力的远东苏军所采取的行动不会早于明春。同时,由于苏联对德顽强抵抗,日本即使在8月之前发动进攻,也未必能在年内开辟出西伯利亚的通道。”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8)

理查德·佐尔格有一种极其不妙的生物直觉,当他走回家中,便收到了最新消息:尾崎秀实辞职了。他毫不怀疑是因为自己,或者说,因为他们的情报工作出现纰漏了,最糟糕的是,现下绝对不能联系尾崎秀实。

还未等他行动,三天之后,尾崎秀实就被捕了。同时,他的苏联间谍身份曝光,这一爆炸性的消息直接导致了近卫内阁垮台。理查德·佐尔格明白,自己只能加倍小心,那一把锋利的斧头不知何时,就会逼近他的脖颈。

而尾崎秀实的落网令大阪对理查德·佐尔格是间谍的这一可能性更有信心。他们来到了石井花子的住所,对这里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事实上,他们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女招待一贫如洗。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19)

正当警察准备离去之时,花子掏出了抽屉里的打火机,点燃了一支香烟,见警察突然回头死死盯住她,她十分不解:“警官,需要来一支吗?”那位警察冲了过去,夺过了花子手中的打火机,这是一个十分精美的舶来品,上面绘制着裸体女人。

他玩味地笑了:“那洋毛子给你的?”花子记了起来,前几日她在佐尔格的住处,突然很想抽烟,想找找是否有打火机或者火柴,拉开抽屉后却发现了这只漂亮的打火机,她点燃了香烟,顺手也将它带了回来。

虽然不想将它让出去,但不善说谎的天性还是使她点了点头。

警察将这只打火机带回了局里,请反间谍专家拆开一探究竟——这竟然是一台微型照相机。这下理查德·佐尔格的间谍身份无疑。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20)

理查德·佐尔格当即被逮捕,而他的落网,致使整个拉姆扎小组覆没。此后,花子再度被传讯,警察却没有为难她,理查德·佐尔格让他们相信她对一切无所知觉。知晓尘埃落定的理查德·佐尔格苦笑:“她是要嫁给一位教员的。请不要为难她。”

然而,1943年8月,花子被宪兵逮捕拘禁,他们凌辱她,对她严刑逼供,辱骂她是“叛徒”、间谍。

可真正的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却不被苏联所承认:“苏联从不往其他国家派遣间谍。”这是为了保持和日本中立的态势。1944年11月7日,理查德·佐尔格选择在苏联国庆日这一日赴死。在日军的绞刑架下,他将绞索套套上脖子高呼:“国际共产主义万岁!”

苏联间谍被谁杀害(苏联间谍佐尔格)(21)

参考文献:
  1. 吴琼.《二战著名间谍》[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5.
  2. 刘丙海,黄学爵.《谍海风云 世界著名谍战和间谍》[M].北京市:金盾出版社,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