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奔腾Li

说起三国,脑海中便涌现出这段旋律“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陪伴了几代人成长,也让人们对三国时期的事儿颇为了解,剧中的众多历史人物如曹操,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周瑜,赵子龙等等,都成为了大众的偶像。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影视剧,其中有些人物被过于夸大,受集数限制也无法全面展开所有人物的功绩,如东吴孙权的事迹,在剧中便并未体现的淋漓尽致。部分人会认为孙权命好,父亲与哥哥不但打下了江山,还为他留下了周瑜,张昭,程普等文武能臣,东吴才可开国建元。但是《三国志》中记载的孙权,却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主。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1)

孙权剧照

家庭背景

十九岁的男儿在古代已经不再是青涩少年,而是有担当有责任的男子汉。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在环境所迫下无论什么家庭都是一样,富人家的孩子也必须要早当家,本文中的主人公孙权便是在十九岁的年纪,挑起了家中的大梁,与众不同的是,孙权接手的并非普通家庭,而是一方雄主江东的大家庭。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2)

孙权剧照

说到这里,不得不聊聊孙权为什么年仅十九岁便接管了这么大的家业,其实这都是受环境所迫,孙权的父亲叫孙坚,是位非常勇猛且擅长带兵打仗的人,人称:“破虏将军”,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便有孙坚一席之位,而且还是先锋,《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剧情之一“关羽温酒斩华雄”,其实并不是事实,董卓的大将华雄并非是关羽所杀,这事是孙坚干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孙坚在征讨荆州刘表时,中了刘表部下黄祖的暗算,在岘山竹林中遭乱箭射中而亡。

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卓骑争逐茂,故坚从间道得免。茂困迫,下马,以帻冠冢间烧柱,因伏草中。卓骑望见,围绕数重,定近觉是柱,乃去。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三国志》。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3)

孙坚剧照

孙权家中还有一位哥哥,叫孙策,在父亲孙坚死后,家族事业便由哥哥孙策接手,其实孙策也是位受环境所迫早早当家的主,上岗时孙策仅仅十七岁,可虎父无犬子,孙策虽然年轻但论智谋与勇猛,并不逊色其父亲孙坚多少,孙坚死后孙家的势力并不是很大,孙策无奈屈服在袁术门下,借机东渡长江,与好兄弟周瑜四处征伐,才占据江东之地,后袁术擅自称帝引起公愤,孙策与其断绝关系,由此也得到汉庭的认可,并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东吴得以建立,孙策的功劳很大。然而天妒英才,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时,碰到了仇家许贡的门客,双方交手后孙策重伤,不治而亡,一代英才年仅二十六岁便就此落幕。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4)

孙策剧照

孙权错综复杂的情绪

短短十余年,家中父兄相继去世,孙权成为了家里的独苗,也是孙家的唯一希望,哥哥撒手人寰那一刻,孙权痛哭不已,长史张昭劝告孙权:“现在东吴内忧外患不是哭的时候,哭也解决不了问题!你要坚强起来,挑起江东的大梁。”,但是张昭怎又能明白孙权的想法,痛哭中又包含了几种情绪:

  • 命运所弄的情绪:身在名门望族,上有父兄庇护,孙权本应没有太多压力,可惜造化弄人,动荡的时局下,安逸的生活显得遥不可及,父兄与自己身上都承担着各自的使命, 这种使命不仅关乎到孙家的小家,还关系到忠于孙家的将领以及江东父老的大家庭。
  • 处境艰难的情绪:哥哥孙策离开的太突然,对于孙权接管大权并没有提早铺垫,内部有地方士民和宾旅寄寓之士存在异心,以及部分太守的蠢蠢欲动,外部有曹操等枭雄对江东虎视眈眈,面对这种处境孙权心中怎能不百感交集!
  • 得到展现自我机会的情绪:虽然现在身边的环境比较糟糕,但乱世才能出英雄,父兄的一生都如此优秀,孙权怎能不期望着有机会大展拳脚,既然现在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那么自己必定励志不能辜负父兄用生命换来的成绩。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5)

孙权剧照

稳定江东局势

事情果然如预期一样发展,孙权在没有建立君臣稳固关系的情况下上位后,庐江,庐陵等地太守相继反叛,很多作客门下的宾旅寄寓之士也纷纷离去,能够留下来的人杰,孙权都礼遇有加,以太师太傅之礼对待张昭,任命周瑜,程普,吕范等人为将军掌管兵马,同时公告天下广招贤能,鲁肃与诸葛瑾等人,便是这时投奔东吴的,如此一番操作后,孙权算是有了稳固的班子成员,得到了各大宗族的支持,先后平定了反叛,内部的问题解决后,孙权便亲自领兵收拾当年暗算父亲孙坚的江夏黄祖,此战江夏大部分土地归于东吴,也验证了孙权的领兵能力。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6)

孙权剧照

奠定天下局势

若论三国鼎立之势因何形成,那么必定是取决于一战定乾坤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之前,天下实力最强的应属曹操,其次是占据的江东孙权,最落魄的是刘备,借居在荆州牧刘表的樊城。建安十三年,曹操扫平北方,决定开始收拾刘表和孙权,大军南下时刘表病亡,其子刘琮接班,但刘琮貌似不太喜欢刘备,刘琮不但投降了,还狠狠的摆了刘备一道,曹操大军已经行至新野,刘备才知道这回事,匆忙之下往南逃跑。

说来也是赶巧,孙权正派鲁肃去荆州吊丧顺便打探一下虚实,可鲁肃还没到达荆州时,刘琮已投降,刘备已逃跑,荆州已经凉凉了!此时刘备南渡长江与鲁肃见了面,鲁肃便将孙权的计划告诉了刘备,希望孙,刘联手抵抗曹操,并同意刘备进驻夏口,刘备欣然答应,派诸葛亮去拜谒孙权,孙权力排众议,派遣周瑜、程普等率军前往会师,最终火烧曹军以少胜多,曹操元气大伤,退回北方,刘备借荆州有了根据地,三国之势形成雏形。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7)

三国之主

赤壁之战后刘备势力急速发展,占据荆州,攻取益州,大有赶超东吴之势,很多人都不理解,孙权为何同意将荆州借给刘备,让刘备有机会成为一方诸侯,这不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之举吗?事实上孙权的小算盘也是打的响亮的:

  1. 荆州五郡其中有四郡在刘备手里,得力干将周瑜又病逝,刘备此时向孙权借用荆州,也只是顾于情面,孙权想借也要借,不想借也要借,何不做个顺水人情,保住友好的关系?最起码以后还有要回来的借口。
  2. 虽然赤壁之战曹操元气大伤,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操依然是各方诸侯中实力最雄厚的,为今之计只有孙,刘保持联手,才可牵制住曹操,所以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联盟之势不可断。
  3. 既然联盟之势不可断,那么刘备占据荆州也变相的成为了江东的盾牌,荆州一扼峡口,二扼汉江,守住从上游顺江深入东吴本土的水道。扼汉江之要在于襄樊,夏口为退而求其次之选。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8)

孙权剧照

小忍于市,大忍于心,善打外交牌

魏,汉,吴三国中,东吴孙权是最后一位称帝的,并不是东吴实力不允许称帝,而是孙权刻意的缓称帝,对于外交孙权一直颇有手段,虽然东吴实力不差,但孙权还是一直隐忍魏,汉。先来看看刘备,虽然赤壁之战是孙,刘两家共同的成绩,但东吴出钱,出人,出场地,付出的要比刘备多,胜利的果实却被刘备以借的名义拿走,整个东吴都很气愤,想想刘备没地盘孙权也就忍了,等到刘备做大了,想要回荆州时刘备却百般推辞不想还,孙权还是忍了,不是孙权不能打仗,而是考虑到盟友之间要以和为贵,孙,刘两家本身实力本不如曹魏,如果开战势必两败俱伤,曹魏得利,谁都没好处,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盟友不可靠,只能靠自己,俗话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孙权与曹魏也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曹操去世,继位的魏王曹丕称帝,改元为黄初,孙权放下面子,派使者去请求成为魏的藩属,曹丕欣然接受,还是封孙权吴王,执掌江东,看似没有变化,实质上却有了大不同,孙权屈尊请藩只是损失了些颜面,利益却一点都没有受损,反而将敌对关系化解,使曹魏将重心全部转至刘备一方,对东吴百利而无一害。

三国孙权生平简介(却让三国演义略过的雄主-东吴孙权)(9)

孙权剧照

结语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在诗中这样形容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但孙权受之无愧,年少接手东吴,从内忧外患,到开国建元,论带兵打仗:孙权亲征黄祖收江夏并不逊色于父兄。论任贤使能:孙权提拔重要鲁肃,吕蒙,陆逊等人并不逊色于刘备。论隐忍:孙权顾大局屈尊向魏请藩,能屈能伸也是真男儿。细品《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不难发现剧情大多在演绎魏蜀之间的较量,东吴基本上是陪衬的地位,所以作为东吴之主的孙权,也相应减少了太多表演的机会。

参考文献:《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