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饰曹,今天下三分,蜀魏已毕,只剩孙权可以一统也。”

这句改了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前出师表》里的开篇名句,或许是个恶搞的玩笑,但是足可见所说之人所演的角色,在网友心中的认可程度,这不单单是演过这么简单。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

于和伟,1971年出生,辽宁省抚顺人,职业演员。先学音乐,后进抚顺话剧团,1992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本科班。直到28岁才参演了个人首部影视剧,这部剧很有意思,下边有说,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算起来于和伟是个晚成之人,或许正因为这样,于和伟精彩的塑造了一个同样大器晚成的刘备新形象。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2)

我从《历史的天空》里的万古碑知道他,从《大宅门》里的白占安关注他,然后怎么都没想到他能演刘备。其实刘备是一个并不好演、并且已经有绝对经典的这么一个角色,很难。然而,于和伟演绎的刘备是成功的。是高希希导演的电视剧《三国》里,大众评价比较高的角色之一。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3)

难度大主要是前边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已成经典、被封为神;再加上大多数人们先入为主的共性;以及孙彦军精彩演绎下的刘备,就是小说原著中那个玄德。怎么破?有人说:翻拍的三国在玩游戏,你说他不符合原著,他说自己是历史剧;你说他和正史不符,他说自己是演绎。其实,翻拍必然不能跟着老版的节奏进行,那还拍什么劲,且是自寻死路,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没毛病。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4)

所以,《三国》的刘备没有走原著的套路,这样一来,反而体现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大耳贼。尽管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家道没落,只能摆地摊卖拖鞋谋生;尽管大树楼桑出贵人,其实没人认为是他刘备。你就想吧,但凡史册记载“少有大志,年少有志”,等等,大多数是马后炮,就和皇帝登基之后,尤其开国皇帝,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不一样了,有天象神迹相伴,去你的吧,忽悠二傻子呢。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5)

所以说一开始的刘备就应该是个比较自卑但是不死心、不甘心、有野心的主儿,你看于和伟演绎的早期刘备,一般是拘束着手,低着头,瞅着地,这样的神态多,眼珠子几乎不乱转,我觉着是故作镇静。心里没底,手里没兵,脚下没城,还装的帝王之后,他也装的没底啊,索性低调。从他爹往上就越来越没落,也没什么高贵气质沉淀了吧,毕竟吃穿都难,要不能“织席贩履”?就好比我身价一共两千块人民币,就算带着个一百万的表,也撑不起那个范儿啊。但是,偶尔会泛起精光,那是野心。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6)

刘备身上的特点就是不抛弃、不放弃,所以他的队伍叫:钢七连,不是,就是不放弃。反正我人在,我就有机会折腾,我折腾我就可能腾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跃马檀溪之前,蔡瑁要杀他的时候,公子刘琦暗中报信让其逃跑,刘备说:公子,我能不能不逃了?感觉这是比较真实的一个人,一个马上征战半生却无立锥之地、东投西靠却不能站住脚跟的人的肺腑之言,几乎就是要放弃的节奏:投降了,我投降了!爱咋咋地,崩溃了!但是,刘备最终没有带上对方球队队长递过来的三角裤头套头上去看医生。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7)

后期的刘备就大变样了,一个主要表现是在对诸葛亮的态度上。一般情况下,人们心中的情景应该是这样的: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从无相悖,就算最后伐吴,也是比较柔和的独断。但是,于和伟的刘备直接打破这个固有模式,从汉中之战开始,就已经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了。而且表情坚毅甚至有点骄狂,这是压抑大半生之后,突然得志后常人都会有的嘚瑟,这和以前的情况大不一样了,有兵、有将、有文、有武、有城、有地,我怕谁?谁都不放眼里了。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8)

到后来,汉献帝驾崩,关云长败亡,登基称帝的刘备上朝议政,站立不稳,有人上去搀扶。刘备甩开搀扶之手,说:没有你们,朕就不能自立了吗?!这明显是针对诸葛亮的,也是在告诉诸葛亮等反对伐吴的人:朕意已决,必先伐吴,朕不是当年那个啥都没有的逃亡之人了,我当得了家,做的了主。这才是个马上开国皇帝的王霸形象,对得起那个谥号:昭烈。他都称王称帝了,怎么会没有自己的乾纲独断、帝王之气。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9)

古人说: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忘志。刘备占了后半句,一个大龄男青年白手起家做到公司上市的很励志的故事。其实也不能说刘备得意忘形,他只是心急了点,一般认为正史上的刘备伐吴,就是打着报仇的幌子,去捏软柿子而已,因为曹魏这个榴莲太硬了。这点在《三国》剧中,刘备也直接有台词说出来。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0)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路下西川,得汉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顺境结束,大军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逃回白帝城,马上就托孤诸葛亮:下边的事你来弄吧,我放弃了,我去曹魏那边看看,能不能当个曹操。然后,就有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去演曹操”嘛。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1)

其实,于和伟个人首部电视剧就是三国题材的,不知道于老师是不是也有三国情节,或者是一种缘分?那部剧就叫《曹操》,于和伟饰演的荀彧,不是,是苟或?不对,就是:荀彧。可能不过瘾,后来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过了把曹操瘾,并且凭曹操这一角色,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2)

因为央视版《三国演义》里鲍国安的曹操比刘备更深入人心,况且还有一个《三国》剧里陈建斌的曹操,也是深受一部分人追捧,那是一个和鲍国安不一样的曹操。如果说鲍国安老师是小说中走出来的曹操,那么陈建斌就是另一个角度解析的曹操,你于和伟要怎么演?还有发挥空间吗?人们能从刚刚立起来的刘备的人设中出来吗?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3)

当我看到定妆照的时候,真的是心头一震:这很符合那个扫平六合、席卷八荒的雄主曹操!这要感谢造型师,其实于和伟是个大长脸,曹操一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圆脸,最次方脸,我当时真不知道这个大长脸怎么破。然而,胡子一粘,视觉上完美的往两边拉宽了于和伟的脸,到位。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4)

曹操这个历史人物被大多数人标签为:奸雄,这和三国演义有很大关系。曹操的“奸雄”头衔,应该是:奸疑权谋,王霸雄杰。鲍国安将曹操的奸狡多疑、权谋诡诈表现的淋漓尽致,“雄”上相对少,这是小说的主框架“褒刘贬曹”导致的,我一定不是说鲍老师的曹操不好,经典粉儿稍安勿躁。于和伟的曹操上来就是中晚期了,经过前期非凡经历沉淀下霸主气质的曹操,大权在握、大兵在手,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胸廓四海、制霸天下的景象,于和伟的演绎符合这个形象。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5)

不要忘了曹操还是一个诗人文豪,我不认为一个能写出《观沧海》大气磅礴、《短歌行》志在天下的人只是一个奸诈权谋之人。一个立志一统天下的雄主,一定不是只有狡诈,必有上九霄之志气,临天下之豪情,灭群英之雄霸,于和伟的曹操,真的很棒。我总认为真实的曹操,应该是个让人敬佩的帝王级人物,毛爷爷都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的句子。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6)

最经典的应该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于和伟的曹操高台祭酒的那一段,把征战一生、俯瞰天下的王者之风抖擞的满屏炸裂。这样的曹操才是那个能吟诵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曹操。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7)

然后,曹操也死了,曹丕称帝。于和伟抽着雪茄蹦着迪,一脸的消沉放浪,或许是心有不甘?广大网友也是有心愿,希望于老师有朝一日一统三国。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8)

我相信,三国题材的影视剧以后一定会有,看看于和伟老师能不能完成广大网友的心愿,成功的染上紫头发,戴上绿美瞳,坐领江东群雄,给我们展现一个不一样的孙权,非常期待。不过,于和伟老师主演的《人民的正义》,有望在2020年和大家见面,但是并未确定具体定档时间。看名字我猜测这部剧和《人民的名义》应该是兄弟篇,并且《人民的名义》里的演员吴刚、许亚军、侯勇、丁海峰、李学政、许文广、冯雷、黄俊鹏、张晞临、赵子琪、纪帅、侯天来、赵龙豪、徐光宇、王丽云等将回归《人民的正义》,这简直是高手云集、大拿扎堆、星光灿烂啊。

于和伟刘备与曹操对比(心在曹营身在汉)(19)

《人民的正义》还获得2019今日头条年度盛典年度最受期待的电视剧,看来此剧呼声很高啊。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人民的正义》早日上映,看于和伟老师的精彩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