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今天的文章,是为您推荐润米造物的第七款产品:茶鉴时光(3.0版)。

为什么说是3.0版本?

因为今年是我们做茶叶的第四年了,在这期间,每做一回,我们就迭代一回。

2019年12月25日圣诞节,我们润米造物上线了第一款产品,小洞茶。

很幸运,上线不到1小时,便全线售罄。从12月底开卖,到2020春节之前,不到一个月,“小洞茶”已经卖掉了一吨。

2021年9月,我们上线了一款2000年的好茶,21年的时间,它和我们一起,见证了时光。

所以我们给它取名,叫做“茶鉴时光”。

今天推荐的新版茶鉴时光,是我们做的第三款茶了。2002年的熟普,算一算,也有20年了。

做茶的这四年,我常常反思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怎么样还能做得更好,也有很多感悟。今天想和你聊聊。

一步一步迭代(我们迭代了三次)(1)

一步一步迭代(我们迭代了三次)(2)

我们为什么选择做茶?

是因为茶叶“暴利”吗?

茶行业是“低信任行业”,就像古董一样,这东西是不是真的?你这茶叶真的是在云南那棵千年古树上采摘下来的吗?你这饼普洱茶、老白茶,真的储藏了10年吗?

这些问题,消费者统统不知道。水太深了吧。

因为信息不对称,那么一个做茶叶的商人,就可以跑到云南的茶园,找茶农批发。这饼茶195行不行?196行不行?再加一块钱,197,不能再多了。

他们为了省几块钱成本,一块钱一块钱地讨价还价,却转头拿回去加个包装就卖,直接在价格后面加个0,甚至更高。

卖10倍、几十倍甚至百倍,这是“暴利”。

但是,这些茶商真的发财了吗?未必。

200块钱的普洱卖到2000块,中间的1800块,茶商未必都赚走了。

因为他要让消费者相信自己,贵的有道理,所以他要让自己显得贵。

为了让自己显得贵,他就拼命要包装自己,宣传自己。

开很多线下门店,装修得非常高级,请大师来品鉴茶,讲茶叶的故事,或者装修一个古色古香的茶室,在茶叶包装上贴金箔,等等。

包装、宣传、销售,这些都是他的交易成本。

获取信任太贵,中间环节太多,所以茶商也未必真的获得了暴利。

正因为茶叶行业的特性,正因为它是“低信任行业”,我们也才有重新做产品的机会。

但也正因为这样,我们也才有机会进到行业里,去挤掉里面的一些水分,砍掉低效的部分,为用户创造价值。

而我们自己,因为为用户创造了价值,而赚到自己应得的这部分钱。

李嘉诚做生意有个理念,他说:

“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我拿六分。”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想要十全十美。如果你能赚十分,全拿了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当你创造了十分的价值,却只取六分,甚至五分的时候,那些看似“舍”掉的,其实都是你向这个世界的存款。

舍满取半,也是我们润米这家小公司,一直坚守的价值观。

所以,一定要让信任我们的用户,能买到真正便宜的好茶。

▲点击购买新款茶鉴时光

我们为什么能做到低价?

今天的渠道越来越广,销售的方式越来越多,信息也越来越透明化了。

如何做到品质好、低价,还能有利润,这就需要看自身的能力了。

价格,由什么决定?

价格会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但受什么因素影响呢?我们以前讲过有四点,我再概括一下。

第一,是成本。

这个很好理解,成本越高的东西,价格就会越高。

18世纪的汽车,或许只有王公贵族买得起,直到20世纪,美国人亨利福特,短短19年里,生产销售了1500万辆。

据世界汽车工业协会(OICA)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总产量,大约8015万辆。

成本影响价格,但因为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改变成本。

第二,是供需关系。

一场笑果文化脱口秀的门票,假设只有100张,票面价280元。

但是,想要去看笑果脱口秀的人,有1000人,那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

或许是主办方未来再卖票的时候,考虑涨价。

或者是100张票被一抢而光,然后流入市场再次交易。

需求旺盛,但供给稀缺的商品,定价权就更大。

第三个因素,是效率。

像汽车成本的降低,是因为产量加大促进了标准化,提升了效率。同时,科技进步,也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厂商生产出来,卖给省代理、市代理,再到门店,层层往下,每一层都有渠道成本。

如果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路径,直接从厂家拿货,效率也变高了。

网上有些商品为什么比实体店卖得更便宜?

也是因为效率提升,租金少了,也更节约人工。

第四个因素,就是信息。

卖家知道自己的成本价,你也有自己的心理价位。

你和卖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于是你们俩开始讨价还价,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在哪儿,最终确定成交价格。

信息,就这样影响着价格,上下波动。

一步一步迭代(我们迭代了三次)(3)

▲点击购买“好而不贵”的茶鉴时光

那,为什么我们做茶叶能做到低价?

因为效率高,因为没有信息差。

润米造物的团队,走了一整遍茶叶的设计、制造、营销的全流程,试着去掉每一个环节的泡沫。

然后因为我们很幸运,有一批愿意相信我们的读者,所以我们可以不开线下门店,不用过度包装和装修,不用讲故事,也不用投广告。

在各个环节提高效率,最后,我们才有可能定下只要大概20%的市场价格,就能让用户买到真正“便宜的好茶”。

未来,如果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多,那我们就能带着这么多读者,一起找上游的原材料生产者,去谈价格,我们可能拿到更便宜的进货价。

成本再降低,价格也才能跟着降低。

我们的目标是

让用户买到好而不贵的茶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用户买到真正便宜的好茶,那么便宜只是其中一点。

在便宜的基础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保证品质。

如何保证?

首先,茶一定要好。

其次,既要节省中间各环节的成本,但包装依然得有品质感,物流服务、售后服务得好。

我们具体是怎么选品、设计的?

润米造物的团队,基于过往和供应商合作的经验,以及这三年收集到的用户反馈,还是选择了做普洱茶这个品类。

因为普洱茶的价格,跟茶叶原料的等级、产区、还有年份密切相关。

等级产区越好,价格越高;仓储时间越长,茶叶成本也越高。

所以,今年的茶鉴时光,茶叶原料选自云南勐海核心产区——布朗山脉。

布朗山脉的特点是,海拔高。平均海拔有1216米,北部最高点的海拔有2082米。

高海拔的茶树又有一个特点,因为有云雾遮挡,阳光照射稀疏,茶树合成的氨基酸含量更高。这样生长出来的茶叶,更不容易苦涩。

然后,我们选了2002年的普洱茶。沉淀了20年的时光。

▲点击购买来自布朗山的茶鉴时光

另外,包装设计上,我们依然坚持简装,不能因为包装成本贵,而做高总成本,最终又推高定价。

包装,要简约而不简单,怎么办?

设计团队的伙伴说,市场上有些老茶的包装,常常特意用特别古色古香,甚至过于复杂花哨的包装来彰显茶很贵,既然要打破这一点,那我们就要跳脱出这个风格,就做简洁现代感的。

所以包装盒最后选择用书型装,抽拉盒式,这类包装我们常在数码产品上看到,但很少见到用来装茶叶。

颜色也选择用蓝白撞色,白色清新纯净,蓝色活泼大气,和“20岁”的普洱茶配在一起,有一种新鲜的反差感。

为了减少耗材,我们尽力把每个空间都用好,紧凑布局,把整个尺寸压缩下来,压缩到比一本书还要小。

一步一步迭代(我们迭代了三次)(4)

▲点击购买“简约而不简单”的茶鉴时光

这样一饼茶,摆放在书架上,非常和谐,自用很方便,打开即可。送礼也不失高级感。

一步一步迭代(我们迭代了三次)(5)

▲点击购买“20岁”的茶鉴时光

最后的话

有的人一辈子,只为做好一坛酸菜,一条鱼。

有的人一辈子,只想做好一罐茶叶,一饼茶。

以10年为标准,来审视一件事的价值,和以“一时的标准”来看事情,可能会做出全然不同的选择,走上不同的道路。

我们相信专注的力量,坚持的力量。

这款迭代过3次的“茶鉴时光”,希望你能喜欢。

也欢迎犒劳自己,奖励员工,温暖客户。

这个季节来一杯20年的熟普,金汤加回甘,一切都刚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