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四月天,春暖花开,风光正好的季节,如此美好的季节和风景,怎能少得了经典的唐诗呢?

盘点10首经典春日唐诗,排名不重要,不喜可忽略。诗人写诗均为有感而发,主要是体会诗人诗作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10】

《春行即兴》(唐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宜阳城外的草长得非常茂盛,山涧的水向东又转向西流去。芬芳的花儿无人欣赏自开自落,在春光满山的小路上,鸟儿在空旷的山林中孤独地鸣唱。

诗人写春草、涧水、落花、啼鸟,动静结合,都是宜人之景,仿佛把读者也带到了这种意境之中,但是这些景色却仅仅是为了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途经宜阳所作,“花开无人赏,鸟鸣无人听”,作者的失意和不遇知音的心情也豁然显现。

【9】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雨后天晴,被细雨冲刷过的柳树颜色翠绿,枝头上的残花凋谢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黄莺。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梦,在梦中我随着春风回到了故乡洛阳。

诗人触景生情,状春日景物,寄思乡之情。

【8】

《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人在诗中热情地讴歌了早春情景。诗的前两句正面写早春景色,先总写一笔“新春”的特色是“清景”,然后选取典型画面加以补充,“绿柳才黄半未匀”便将“清景”点染得形象、鲜明。后两句则是反衬,待到“花似锦”的晚春,出门踏春的“看花人”便不再是诗人们了,因为诗人爱的是“新春”。

这里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诗人的感觉应该敏锐,只有发人所未见,才能写出新颖的诗篇。

【7】

《山房春事》(其一)(唐)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春风柔、日光暖,满目荡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时乱飞飞进厅房。门前的几枝柳条低拂着衣架,一片山花飘落在了笔床之上。春和日暖,山房书屋都被“乱”飞误入的蝴蝶和蜜蜂侵扰,一个“乱”字形象地表现了春日的勃勃生机,柳枝低拂,花落笔床,诗人用细腻地笔触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韩愈经典古诗(盘点10首经典春日唐诗)(1)

(图片来源于网络)

【6】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到处有欢唱的黄莺,遍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中间;河边的村庄,山下的小城,到处都有酒店的旗子在迎风招展。南朝时候造起的许许多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烟雾和细雨中。

这首诗抓住江南山多、水多、寺院多以及江南春天花红树绿、风和雨细的特点,描绘出江南春色,既有明艳的美,又有朦胧的美,令人神往。诗人在赞赏中也隐含着对南朝统治集团的嘲讽。

【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黄都。

这首诗描写绵绵细雨,草色青嫩的早春景色。长安的街道刚下过一场小雨,仿佛是酥油滋润过似的,远看是一片青嫩的小草,走近时却看不清什么颜色了。早春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远远胜过烟柳笼罩的京城长安。

诗人描写细雨和小草,赞美了初春的美景。语言平实素淡,景象清新可喜。

韩愈经典古诗(盘点10首经典春日唐诗)(2)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一株好像用碧玉打扮起来的柳树,万千柳条像丝带一样低垂着,不知道这细长的叶子是谁巧手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的春风犹如剪刀般锋利呀。

诗人以柳树颂扬春天的活力,诗中充满喜悦之情,立意新巧。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贺知章已经80多岁了,返回家乡后,他仿佛找回了少年时代欣逢早春的愉悦心情!

【3】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山林美丽夜景的诗。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山林,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静静的夜晚,使春天的山林显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里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地鸣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景物,突出地表现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

【2】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一共七首,这首诗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写诗人在浣花溪畔独自漫步时所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春景。

黄四娘家周围小路两旁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繁花把枝条压得低垂。蝴蝶被花儿所吸引,时时在花上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自由自在地在花丛中欢跳鸣唱,各得其乐,生趣盎然。

写此诗时,杜甫已在浣花溪畔定居两年,远去了往日的颠沛流离,诗人春日寻花,一景一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韩愈经典古诗(盘点10首经典春日唐诗)(3)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从孤山寺北面到贾亭西面,湖面春水刚涨与堤相平,白云仿佛和湖面连成一片。几只早出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缤纷的花朵渐次开放,要迷人眼目;嫩绿春草刚刚遮没马蹄。我最爱湖东一带的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柳树成荫的白沙堤。

诗中的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称。唐穆宗长庆二年,50岁的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心念江南的他,一朝夙愿得偿,首先想到的是造福杭州百姓,他在任上做的最多的职务不是诗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带领百姓兴建水利的“水利工程师”。

第一年疏浚六井,解决了百姓吃水难的问题;第二年的春天,诗人兴致勃勃地游览西湖春景,写下此诗;随后他又克服重重阻力,同百姓一起建造拦湖堤坝,使西湖由自然形成的湖泊变成了“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白居易离任时对相送的百姓说得一句诗)的人工盛景!

为了纪念白居易对杭州所做的贡献,后来杭州人民将诗中的白沙堤改称“白堤”。

从艺术造诣上讲,诗人的诗作各有特色,他们都是美妙自然的见证者,但白居易不仅仅是美妙自然的见证者,更是流传后世盛景的缔造者,从这层意义上来讲,他位列榜首实至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