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又叫守丧,是死者的子女、亲友们,晚上围坐或睡卧在灵柩周围守护叫守灵。其用意是,不让死者的亡灵——遗体受冷

晚饭后,堂前灯火通明,歌先生又敲起锣鼓,开歌引唱,在灵堂守丧的人们,又一个接着一个地唱起来。

汉中葬礼(汉中民俗守灵)(1)

图源网络

所唱的孝歌,有儿女哭诉父母养育之恩的《十二月怀胎》和孝儿孝女思念双亲的《十二月想爹娘》、《孝儿孝女哭断肠》等。有亲友哭诉友谊情深的《痛断肠》、《送亡灵归西》等。有传统的《二十四孝图》、《十二贤人》等劝人孝敬父母的,也有训斥孝子们过错的…歌声一断,歌先生又敲锣打鼓,再引导人们唱。总之,一夜灵堂里灯火不熄,锣鼓、歌声不停。

汉中葬礼(汉中民俗守灵)(2)

图源网络

例如歌声中断时,歌先生引唱道:

哎!远看青山松柏齐耶,

莫忘那栽树浇水的,

君子生地一尺五哇,

那一个不是爹娘抱大的罗?(锣鼓)

爹娘费尽了千辛万苦啊,

孝顺的儿女也难报一哎,

人活世上要凭天理喲,

这三十年河东四十也河西啰!

在铿锵的锣鼓声和歌先生悲痛、凄凉的引歌声触动下,又勾起孝儿、孝女们思念亡亲的心怀和情感,睡意消失,歌声又起。

汉中葬礼(汉中民俗守灵)(3)

图源网络

孝儿、孝女和守灵的亲友,除个人唱而外,还有一人唱,大家帮唱、合唱。如孝儿、孝女们合唱的《十二月想爹娘》:

哎!正月新春暖洋洋,

孝子过年想爹娘;

去年过年合家欢,

今年过年没有爹(娘)啊!

二月迎春满坡香,

孝子观花想爹娘;

小时爹娘为儿把花折,

而今花开爹娘却早亡啊!

三月清明雨纷纷,

家户上坟祭亡魂;

往年爹(娘)教儿敬祖先,

今年你也作故人啊!

四月里阳雀催工忙,

儿插秧苗爹(娘)送汤;

一碗茶汤端在手,

父(母)爱深似大海洋啊!

五月初五是端阳,

想起家贫缺米粮

买一个粽子爹娘不吃,

留给儿女来分尝啊!

六月里,热难当,

夏夜院内乘风凉;

儿女熟睡凉床上,

爹娘为儿打蚊又扇凉啊!

七月七日银河明,

鹊鸦搭桥渡双星;

爹娘为儿终身事,

熬干了心血累断了筋啊!

八月中秋桂花香,

儿作长工在外乡,

爹娘倚门望明月,

盼儿回来把月饼尝啊!

九月里,菊花黄,

秋收罢孩儿病倒床

爹娘日夜床前守,

儿病如在爹(娘)身上啊!

十月里,雪花飘

想起爹娘泪水掉;

夏备单衫冬备袄,

儿的热冷娘知道啊!

冬月想爹(娘)心更酸

老爹(娘)临终还嘱言:

“我儿勤奋走正路,

天理良心不可偏啊!”

腊月想爹(娘)痛断肠,

养育之恩实难忘;

若要父(母)子(女)重相会,

除非南柯在梦乡,

坐在灵前哭一场啊!

这种合唱,要求整齐和悲哀、凄凉,有十分痛苦之情感。

来源:孟学范 汉中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