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31日《团结报》载文说,“公私合营”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是同样重大的但知道“精兵简政”是李鼎铭提出来的人很多,而知道“公私合营”是卢作孚提出来的人却寥若晨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公私合营为什么结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公私合营为什么结束(公私合营的由来)

公私合营为什么结束

1988年5月31日《团结报》载文说,“公私合营”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是同样重大的。但知道“精兵简政”是李鼎铭提出来的人很多,而知道“公私合营”是卢作孚提出来的人却寥若晨星。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在革命胜利以后对城乡资本主义要利用、限制、改造。但如何具体地把资产阶级引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中共中央和共产党员们还没定出明确的办法。又是一个党外人士提出了办法,就是四个字一一公私合营。

那是1950年春季,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先后分别向周恩来总理、西南军政委员会、中南交通部、长航局请求,将民生公司改为公私合营。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政策,所以他们接到卢作孚的请求后立即向中共中央汇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过慎重细致的研究,决定接受卢作孚的请求,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将民生公司这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向社会主义,为全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之倡导。

,